分享
  • 收藏
    X
    买食品时请注意这 5 点
    • John&Johnson 2020-01-11 19:15 19:15
    354
    0


    说法一:「含有水果营养」
    这句话,意味着食品里多少加了点水果或果汁。 但是加了多少呢?可就搞不清楚啦。如果你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看包装侧面的那些小字说明,没准会发现「原果汁含量 ≥ 2.5%」,实在可以忽略不计了。
    某香蕉牛奶,香蕉浆含量仅 ≥1.5%还不如吃一口香蕉多▼

    某一袋净重 23 g 的果汁糖果只含有 1.1 g 果汁▼
    图片来源:网络
    即使真的加了水果,大多数产品中使用的是经过高温灭菌的果粒或者果酱,不能和新鲜水果的营养价值相媲美。 所谓「添加水果营养」,往往只是一个营销的借口,并不代表着它更健康。 想要水果营养,不如去买点新鲜水果。

    说法二:「不含防腐剂」
    很多食品,天然就不用添加防腐剂。
    比如罐头,在加工的过程中,既能彻底杀灭细菌,又有着良好的密封性,不需要防腐剂。还有一些极干的食品如方便面、挂面等,没有水细菌没法繁殖,也不用使用防腐剂。 不过,不含防腐剂 ≠ 更健康,有些食物反而要小心。
    例如一些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大量的盐和糖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所以这些食物通常也会宣称自己「不含防腐剂」,但它们其实并不算是健康食物。
    一款宣传不含防腐剂的果脯碳水化合物(糖)含量超级高▼
    图片来源:网络
    一些酱、咸菜、蜜饯果脯等常宣称不含有防腐剂的食物,通常都是那种咸味特浓,甚至再加糖掩盖的产品。 大量糖 / 盐的健康危害,要比百分之零点几的防腐剂厉害得多。
    说法三:「不含蔗糖」
    在糊粉类产品、饼干、点心之类的食品包装上,常常能看到这种说法。很多中老年人、慢病患者,都容易受到这种说法的吸引。 其实这是一大陷阱:不含蔗糖 ≠ 不含糖。 「不含蔗糖」是指不含白砂糖,然而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还有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糊精……个个都比蔗糖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那些声称「无蔗糖」的产品当中,确实没有蔗糖,但可能加了其他糖啊。
    一款声称无蔗糖的豆浆粉中加入了麦芽糖浆▼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还会更贵,常常给那些缺乏营养常识的老人一种「高档」、「滋补」、「健康」的错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点「趁人之危」的嫌疑。

    说法四:「高膳食纤维」
    这种说法,常见于饼干和甜点。
    现代人大多严重缺乏膳食纤维,连推荐数量的一半也吃不到,所以增加一些纤维供应,的确是件大好事。甚至有的产品干脆宣称,「纤维含量 10%」,更让人动心。
    这些纤维的确存在,但是,高纤维的同时可能也有着超高的脂肪。 粮食、豆类中主要含的都是不溶性纤维,吃起来很「粗糙」。3% 的纤维已经能带来扎嗓子的感觉,何况是 10% 呢? 怎样才能让高纤维的产品口感出众,粗而不糙呢? 很简单,纤维吸油后会变软,那就多加点脂肪吧。
    某高纤维粗粮饼干,脂肪含量高达 33%一口下去,三分之一都是油▼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因为饱和脂肪软化纤维的作用更出色,通常都会用含大量饱和脂肪的油,比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
    为了获得一点膳食纤维,吃进去大量脂肪,一点也不健康。

    说法五:「含有维生素 C」
    维生素是好东西,特别是知名度最高的维生素 C(VC)。 不少零食、饮料中,都会宣称添加了 VC,有些人就觉得吃了这些食物,就等同于吃水果了。 可是,水果里除了 VC 还有膳食纤维、矿物质、抗氧化物等很多营养成分,但饮料和零食里除了 VC 外,最多的估计就是糖了。
    一款宣称添加了 VC 的糖果15 mg VC 伴随着 73 g 糖▼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 15 mg VC,吃掉 73 g 糖,真的没必要啊。一个橙子或两片白菜就能超过它: 100 g 白菜含 VC 31 mg;100 g 橙子含 VC 33 mg;100 g 鲜枣含 VC 243 mg;…… 吃点果蔬,VC 的含量随随便便就能超过 15 mg,而且比糖果健康美味多了。 至于喝所谓的 VC 饮料,和吃一粒 VC 小药片再喝杯糖水没多大区别。 还是好好吃点蔬菜水果吧。
    这 5 个食品包装上的猫腻,你中过招吗? 下次去超市,不要轻信包装上的「健康宣传」,仔细看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吧,别让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坑了你。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