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
    • Wen 2020-05-05 01:55 01:55
    179
    0

    一、概述
    营养不良:指营养状态的紊乱,包括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代谢障碍、营养过度。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30%-55%
    营养不良发生相关因素:病人发病前状况、营养摄入不足的程度和时间、伴发的其它疾病。
    营养不良的后果:患病率、死亡率升高;创口愈合延缓;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再住院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升高。
    二、危重病病人的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危重病病人,无论用什么方法评估,都可看作存在营养不良。
    机械通气病人当然属危重病病人,但由于呼吸衰竭是其主要严重临床表现之一,所以,在准备采取营养支持时,不仅要考虑原发病,还应兼顾有些特殊疾病(如COPDARDS)导致的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真正做到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据此,我们拟将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分为二类:其一为一般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其二为特殊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
    (一)危重病人代谢特点
    危重病人常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血症(伴感染的SIRS,即SEPSIS)。这类病人表现有:高代谢、胰岛素抵抗伴高血糖、脂肪分解加速、净蛋白分解代谢(net protein catabolism)。这些代谢改变加上卧床以及营养摄入不足可导致lean body mass快速、大量消耗。尽管此时给予营养并不能完全防止或逆转这些代谢改变,即非治疗性的,但是,这是支持性的,因为它能够降低净蛋白分解代谢率。
    (二)营养支持途径
    一般有三种方式:经口、经胃肠、经胃肠外。经胃肠途径(EN)即置胃或肠管道给予营养。经胃肠外途径(PN)即通常所说静脉内营养。
    1、途径选择条件及优缺点
    1.1EN
    条件:胃肠道功能存在--胃肠道足够长、吸收功能良好。
    优点:省钱、更好维持肠道完整性、减少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禁忌症:弥漫性腹膜炎、肠道梗阻、顽固性呕吐、麻痹性肠梗阻、顽固性腹泻、胃肠道缺血。
    并发症:胃潴留--可接受的潴留量200ml;误吸(aspiration
    1.2PN
    指征:EN禁忌或EN不能耐受。
    血管路径选择应考虑:患者血管病史、血管解剖、凝血状态、PN使用时间、场所(医院或其它)、原发病情况、机械通气。选择顺序依次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另一为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适用于非住院病人长期营养支持。
    注意预防并发症:血肿、气胸、感染(CAI)。
    1.3ENPN
    一般认为,病人胃肠道由于废用而萎缩,肠内细菌或其代谢产物易位进入循环中,从而导致危重病人发病和死亡。
    但空腹肠道萎缩、细菌易位以及SIRSSEPSIS的发生之间联系的途径还未有明晰依据。PN导致肠萎缩-细菌易位之假设至今还未证实,而且有关EN病人出现肠异常结构和功能的几个报告对EN假想的“保护”效用提出了质疑。在预防脓毒血症病人的MOF发生中,EN并不比PN佳。EN也不能预防上消化道手术后胃肠通透性的增加(胃肠通透性可作为细菌易位的替代监测方法)。
    有关PN与标准治疗(iv glucose)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入选时有营养不良的病人经PN支持后,其死亡率不变,但其并发症减少。
    (三) 营养支持时机
    研究:大手术后PN与输注糖水2w比较,后者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更重要的是,输注糖水2w后再启用PN并不能改善结果。
    建议:饥饿5-10天后,估计未来一周或更长时间内还不能进食者,可考虑使用营养支持。
    (四) 营养能量需求
    许多研究表明:危重病病人(脓毒症或创伤后)的静息能量消耗明显增加,而且有关能量消耗评估预计公式都不能准确反映。有研究表明脓毒血症病人:第一周热卡总消耗量为25±5 kcal/kg/d;第二周为47±6kcal/kg/d(补充 >25-30 kcal/kg/d是否有益,有待研究)。
    至今没有标准的ENPN的配方。调查表明患者常常接受了提供多余能量的标准配方。能量需求是患者特异性的。补充的热卡应适当满足基础的能量消耗,并提供满足一定水平的体力活动,从而维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正常:18.5-25kg/m2)。
    正常成人能量需求:20-35kcal/kg/d85-145kj/kg/d)。其中:糖 <7g/kg/d;脂肪 2.5g/kg/d(危重病病人:≤1g/kg/d iv);蛋白质 无应激且器官功能适当者,0.8g/kg/d;危重病病人在开始二周内,可提供1g/kg/d,主要是为了减少人体蛋白质的进一步丢失;随着代谢需求的增加,可增至2g/kg/d(罕有更高);蛋白质需求随年龄升高而下降。
    水需求:应个体化,需根据体液平衡和溶质负荷。一般成人:30-40ml/kg 1-1.5ml/kcal
    (五) 营养制剂
    免疫强化EN制剂(immune-enhancing EN formulas):含精氨酸、谷氨酰胺、核酸、ω-3脂肪酸。22个随机试验的临床荟萃结果:免疫强化EN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围手术期患者感染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但对死亡率无影响。
    PN中谷氨酰胺的补充能改善6个月生存率。但在EN中未能证实。重度创伤病人EN中补充谷氨酰胺能降低肺炎、菌血症和脓毒症的发生率。
    支链氨基酸:最近一篇综述表明,给危重病病人补充支链氨基酸并无益处。
    三、 特殊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支持
    (一)     肺部疾病(COPDARDS
    1. 背景
    营养与肺部疾病、肺功能紧密相关已被承认多年。营养状态的改变将影响肺功能,反之亦然。
    COPD病人营养不良很常见,达19%-74%。因急性呼吸衰竭而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这些病人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均低。其中体重减轻多见,原因: 1、静息能量消耗增加(即高代谢状态);2、营养摄入减少;3、能量代谢无效。50%COPD住院病人可有体重减轻。体重减轻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在这里,高代谢状态意味着病人很难适应体重减轻改变,而其它疾病患者,在体重减轻后,其静息能量消耗也随之降低。
    COPD营养不良影响肺功能,表现为病人呼吸力量受损;呼吸驱动力和对低氧的反应性都减弱;免疫功能减退,可影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ARDS病人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营养状态改变,此时若有外源性营养摄入不足,则显著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可导致呼吸肌功能障碍、内脏蛋白减少,从而影响撤机。
    常说:“Death from starvation isdeath from pneumonia。”显然,蛋白质-热卡型营养不良病人其肺炎、呼吸衰竭及ARDS发病率增高。所以,COPDARDS和呼吸衰竭病人需要积极的营养支持。
    2. 营养支持
    2.1  营养评估具有挑战性。COPD病人过多补充能量会引起CO2产生过多,这是主要担忧之处。有许多这些疾病能量消耗预测公式,但临床应用均无效。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CO2产生量/O2耗量(代谢某底物时)。营养大分子均有RQ:糖1.0,蛋白质0.8,脂肪0.7
    糖和蛋白质分别能刺激呼吸驱动。但过度补充热卡(2倍于基础能量消耗量)或输注糖>5mg/kg/min432g/d可产生过多CO2,使撤机困难。蛋白质过量理论上使呼吸驱动疲劳。快速输注脂肪乳(3mg/kg/min)可导致ARDS病人肺血管阻力明显增加。
    2.2特殊制剂
    2.2.1高脂-低糖EN制剂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应用有效:明显降低PaCO2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COPD临床应用并无疗效改善。
    2.2.2免疫调节EN制剂
    n-3脂肪酸(鱼油)和抗氧化剂的高脂肪制剂。其中,脂肪酸能下调炎症反应。应用后,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降低器官衰竭发生率。
    2.3
    磷是ATP 2,3-DPG 合成所需的主要底物,后两者对维持理想的肺功能状态至关重要。正常的膈肌收缩依赖于磷的合理补充。
    低磷血症病人其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故需特别注意有肺部疾病或呼吸衰竭病人的磷的平衡。
    2.4液体限制
    ARDS患者体液积聚和肺水肿与预后差有关,最好能使用液体限制型营养制剂。
    (二)神经损伤
    包括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脑血管意外(CVA)、感染和慢性退行性变。
    1. 背景
    1.1  TBIGCS<8
    有一系列代谢、生理、功能改变如高代谢、高分解代谢和氮的消耗。1、非镇静TBI平均静息代谢能量消耗较预计高140%-200%2、急性损伤期:氮丢失与20%-40%面积烧伤病人类似,平均氮分泌20g/d3、激素治疗加重氮丢失,并与剂量、疗程有关。4、早期补充外源性蛋白质不能替代丢失;丢失高峰为伤后7-10d5、尽管有足量的营养支持,但直至伤后2-3w才能达到氮平衡。6、代谢内环境稳定性随严重的高血糖、胃肠功能改变和免疫状态抑制而变化。7、高血糖程度与损伤严重度及预后不良有关。8、胃排空减慢妨碍早期肠内营养。前者机制不详,可能与颅内压高、细胞因子及药物有关。胃肠减压同时经小肠饲养可增加EN的耐受性。9、锌丢失常见于头部外伤急性期。低锌血症和尿锌排出可抑制免疫功能,从而影响或减慢神经功能的恢复。头部外伤病人补锌可能有益。
    1.2脊髓损伤
    病人处低代谢状态,其能量消耗为预计值的94%,与lean body mass丢失程度有关;一般体重减轻10%;容易受到胃肠道并发症和代谢并发症的侵扰,引起营养障碍。
    常见并发症:胃炎、肠麻痹、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制动、骨质疏松、神经源性小肠和膀胱(与便秘和尿路感染有关)、褥疮、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1.3退行性神经性疾病(巴金森氏病和CVA
    这类病人的代谢和生理变化主要发生在慢性阶段而非急性期。
    CVA与吞咽困难密切相关,当然大部分都能恢复吞咽。喂食前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的临床结果表明,此法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巴金森氏病常见厌食、吞咽困难、唾液分泌过多、流涎、便秘及胃排空延迟。
    喂食困难是引起这类病人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营养支持,原因有:吞咽困难;气道保护功能丧失易致误吸;呼吸肌衰弱;胃瘫和/或胃肠反流;大脑食欲中枢受损。
    2. 证据
    急性神经损伤病人早期(48h)营养支持提示:感染危险性降低;生存率改善;致残率降低。CVA病人72h内予EN可缩短住院时间。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