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116
    2
    益比奥
    制造商: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
    性状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pH6.9±0.3
    规格
    1U/1ml,每瓶装量1.0ml,含有红细胞生成素200030004000IU
    成份
    每支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含有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蛋白活性稳定剂和缓冲盐溶液等。

    适应症
    肾性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剂量与用法
    本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以下方案供参考:
    外科动员:150IU/kg3/周,ih,术前10天至术后4天。


    化疗贫血:150IU/kg/次,3/周,ih



    治疗期:起始剂量血液或腹膜透析患者每周100-150国际单位(IU/公斤体重,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一般不宜超过36vol%
    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对血液透析病人,多采用静脉给药。对腹膜透析或非透析病人,皮下给药较好一些、

    副作用
    红细胞生成素耐受性良好,副反应多较轻微。
    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痛、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可以自行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对症处理或停药。
    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时,建议先注射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
    3.心脑血管系统: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因此治疗期间应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相对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并适当给予抗凝剂治疗。
    5.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情况发生。

    禁忌症
    高血压失控病人,对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及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一次,维持期每两星期一次),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确认红细胞压积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胞生成,应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2.应用本品可能会引起高血钾症,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高血钾症,应遵医嘱调整剂量。 3. 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者,及有药物过敏病史的患者应慎重给药。
    4.高龄者应用本品时,因其生理机能低下,多患有高血压和循环系统疾病并发症,要注意监测血压及红细胞压积,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与次数。
    5.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1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
    6.对孕妇、哺乳妇女及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7.如病人对本品治疗4-8周后,没有反应或未能维持反应,则须考虑和评估如下因素:
    缺铁、潜在感染、炎症或某些恶性病变、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隐性失血如胃肠出血、血透析及透析相关的失血、铝中毒、溶血性疾病、甲状旁腺素增高。

    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技术,打开药瓶,将消毒针连接消毒注射器,吸入适量药液,静脉或皮下注射。

    规格
    每瓶装量1.0ml,含有红细胞生成素200030004000IU

    贮存
    本品贮存于2-8℃,勿冻,勿热,勿振摇。

    有效期
    2-8℃条件下,有效期2年。




    贮存
    本品贮存于2-8℃,勿冻,勿热,勿振摇。

    有效期
    2-8℃条件下,有效期2年。

    批准文号
    2000
    国际单位,国药准字(1998)沈三生S-01号。
    3000
    国际单位,国药准字(1998)沈三生S-02
    4000
    国际单位,国药准字(1998)沈三生S-03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2
    • elung VIP会员 2019-10-15 21:36 21:361楼

      益比奥EPO
      概述

        1906年,Carnot等人将贫血动物的血清注射给兔子,2天后发现兔子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了2040%,根据这一现象,Carnot等人提出存在一种体液因子,它可以调节红细胞的生成。1953Etslev等人的工作为这种因子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实验中,发现给予贫血动物的血清后,动物体内有网织细胞生成现象,同时造血机能增强。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BonsdorffJalavisto1948年提出了"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的概念,以表明该因子对红细胞生成的特异性刺激作用。
        现在研究表明,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在胎儿体内由肾脏及肝脏产生,而在成人体内主要由肾脏产生。肾功能受到损害,如在慢性肾衰竭的病人中,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受到妨碍,可导致贫血的产生。正常人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为1018毫单位/毫升。当体内缺氧时,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可提高到1000倍以上。红细胞生成素与靶细胞如骨髓细胞、脾细胞、胎儿肝细胞上特定位点结合,从而促进红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成熟为红细胞,增加骨髓向循环血中红细胞的释放量。由此可见,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对体内红细胞的生成起着不可缺少的调控作用。由于该体液因子能刺激红细胞的生成,同时其作用限于红细胞系,故将其命名为红细胞生成素是很恰当的。


       红细胞生成素的分类

        1.天然红细胞生成素
        天然红细胞生成素是以人或动物的尿、血等为原料,经生物化学方法纯化得到的红细胞生成素。接种属不同可分为人红细胞生成素、小鼠红细胞生成素、猴红细胞生成素等。目前已知人红细胞生成素以两种形式存在,即人红细胞生成素-α(EPO-α)及人红细胞生成素子-β(EPO-β),二者氨基酸组成及顺序相同,都含有16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等电点及生物活性也都类似,差别在于二者的糖型组成不同,EPO-α含有较多的N-乙酰葡糖胺,总的含糖量也较EPO-β高。
        2.非天然红细胞生成素
        非天然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是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即以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红细胞生成素,将红细胞生成素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上,用以转化CHO细胞,从细胞的培养上清中纯化得到EPO。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与天然人红细胞生成素具有相同的体内、体外活性,比活则更高些。同天然人红细胞生成素一样,基因工程人红细胞生成素依据糖基结构的差异也可分为αβ两种,即rHEPO-αrHEPO-β


        红细胞生成素的特性

        1EPO的化学特征

        EPO是一种精蛋白,分子量约为3039KD。天然和重组EPO脱糖基后在体外仍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但在体内却没有活性。
        纯化的人尿EPO有两个链内二硫键,这两个键在变性EPO复性时折叠成有生物活性构型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
      的,直接测定的人尿EPO的氨基酸顺序与从编码EPO的基因推测的氨基酸顺序相同。重组人EPO3N糖基化位点
      243883位的天冬酰胺残基),126位的丝氨酸残基为O糖基化位点。
        天然和重组的人EPO分子结构并无差别,用沉淀平衡法测定EPO分子量为30400D,其中肽键部分从其氨基酸组成序列推算为18398D,则糖链占分子量的39%。圆二色谱表明人EPO肽链骨架50%为α-螺旋,其余的为无规线团结构,两个反平行的α一螺旋组成类似于生长激素的结构。EPO分子中的糖键结构也已明确。126O糖链的主要组成为NNeuNACα-2→3Gal β1→3 (NeuNAC α-6) Gal NAcOH-丝氨酸。各种N连接寡糖链结构占总含糖量的百分率分别为:双末梢糖链1.4%,三末梢糖链10%,带有一个N-乙酰氨基半乳糖重复单位的三末梢糖链35%,四末梢糖链31.8%,带有一个、两个和三个N-乙酰氢基半乳糖重复单位的四末梢糖链分别为32.1% 16.5%

    • elung VIP会员 2019-10-15 21:36 21:362楼

      其它内容

        1.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技术,打开药瓶,将消毒针连接消毒注射器,吸入适量药液,静脉或皮下注射。
        2.规格
         每瓶装量l.0ml,含有红细胞生成素2000300040001U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