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经常锻炼有哪些好处
    • 张力有爱 2019-11-06 20:10 20:10
    181
    0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范建高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缺乏运动或久坐少动可以对机体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缺乏运动的危害主要包括:(1)心脑血管系统: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变慢,血粘度增加,引起心脑血管疾病。(2)缺乏运动可引起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增加了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3)骨骼关节系统:缺乏运动可导致长骨的骺部和干骺端的松质骨的钙丢失引起骨质疏松,而血钙增高又可引起尿路结石,缺乏运动又可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病变及骨关节病等。(4)消化系统:缺乏运动和精神紧张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肠粘膜及腺体萎缩,易诱发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5)代谢系统:运动加上饮食过量,常导致机体能量过剩,引起肥胖症。长期的肥胖,尤其是内脏性肥胖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出现糖耐量低减、一些有遗传背景者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症等慢病。(6)免疫系统:身体活动量减少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抵抗力减弱,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避免久坐、适当活动和参加体育锻炼则可以及时纠正运动不足的危害。运动疗法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机体内各系统、脏器之间相互协调和功能改善的结果。对体重超重、腹型肥胖、肌少性肥胖以及成年后体重逐渐增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来说,运动具有消耗热量、降脂减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生活质量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1)通过有效的运动,促进脂肪组织分解。运动时,肌肉对血液内游离的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其结果一方面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游离的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缩小,另一方面使多余的血糖消耗而不能转变为脂肪,结果使体内的脂肪减少,体重下降。(2)运动降低血脂,纠正代谢紊乱。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多余甘油三脂的乳糜化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降低血脂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后者可减少血脂在血管中的沉积,纠正脂代谢紊乱,防止动脉硬化。(3)通过有效的运动锻炼,增强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糖代谢异常,使血糖水平降低,这种变化在内脏性肥胖患者中更明显,从而使肥胖病患者体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有益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胰岛素抵抗改善后机体分泌的胰岛素的绝对值下降,而胰岛素具有较强的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胰岛素减少伴有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的升高,结果加快了游离脂肪酸的利用。(4)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活动能力,促进健康,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各种感染的发生。(5)此外,适当的运动锻炼,还可减轻精神紧张,消除焦虑,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运动锻炼可以维持和促进成人患者正常的体力和工作能力,保持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
       常用的运动治疗方法有三大类:(1)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原理,用以发展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耐力及全身耐力(在发展肌耐力的同时必然影响心肺功能)的技术与方法。这类方法临床应用最多,根据其治疗目的的不同有:①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包括各种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方法;②发展肌力:是以主动运动为主的锻炼方法;③有氧训练(耐力训练):是一种低、中等强度的全身性主动运动,主要由人体的大肌肉群如:下肢、肩、臀、腰背部肌群参加的持续性运动。(2)根据神经生长、发育原理,采用促进、易化方法,用以促使损伤后的神经、肌肉功能得到恢复的技术和方法。(3)根据补偿的原理,借助各种辅助具或支具(如拐杖、轮椅、假肢、拾物器等),当肢体或功能残缺而不能恢复时,以节约能量的形式,帮助使用者完成所必须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方法。肥胖性脂肪肝病人适宜的运动方式是持之以恒的、低中等强度、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并根据兴趣爱好适当做了阻抗锻炼。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