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基于肿瘤标志物预测IB期肺腺癌的预后和辅助化疗
    • 杨学宁医师 2019-11-13 21:51 21:51
    634
    0


    来自上海复旦肿瘤医院的陈海泉教授等在近期的A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肿瘤标志物对IB期肺腺癌预后和辅助化疗预测的文章。研究者旨在根据围手术期肿瘤标志物(TMs:CEA, Cyfra21-1, SCC-Ag, CA125 and NSE,尤其是癌胚抗原(CEA)来预测IB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探索TMs是否可以指导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


    研究者纳入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的两个医疗中心(Shanghai Chest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的IB期肺腺癌患者。围手术期TM包括术前和术后TM分别分为正常水平,CEA正常和升高。倾向性匹配分析,以消除化疗组和观察组之间的差异。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以发现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通过对数秩检验进行分析。根据术后TMs进行亚组分析以研究化疗是否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研究者发现,相比术后TM正常组,术后TM升高组中的CEA升高(HR=6.783,95%CI 2.534-18.162,p<0.001)和CEA正常(HR=3.332,95%CI 1.553-7.147,p=0.002)以及年龄较大与术后复发相关。此外,只有术后CEA升高(HR=11.546,95%CI 3.854-34.588,p<0.001)和CEA正常(HR=4.389,95%CI 1.566-12.300,p=0.005)相比相比术后术后TM正常组,才是IB期肺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化疗在这部分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获益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在亚组分析中,当术后TM正常时,化疗甚至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HR=8.870,95%CI 1.134-69.381,p=0.038)。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术后而不是术前CEA正常和CEA升高是IB期肺腺癌临床结果较差的两个独立危险指标。术后TMs升高时,化疗不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更重要的是,术后TMs正常时应不建议化疗。这些发现表明,在IB期IADC患者中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辅助干预措施。


    原文题目:Survival prediction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y based on tumor marker for stage IB lung adenocarcinoma

    3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