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的脏器梗阻是临床的一个重要问题,除了原发肿瘤/转移性肿瘤可以引起梗阻外,一些非肿瘤因素(如放化疗、手术引起的炎症,粘连,甚至内疝)也可以引起脏器梗阻。呼吸道、尿路、消化道、胆道甚至脑脊液通道梗阻,在肿瘤病人都可以发生。由于梗阻引起各种临床疾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所以需要肿瘤医师了解和掌握有关的诊断和处理的知识。
1. 消化道梗阻:可以发生于腹腔原发肿瘤的复发或腹腔内转移(如胃癌、胰腺癌、肠癌、胆管癌、卵巢癌和宫颈癌,小肠平滑肌肉瘤),腹腔外肿瘤的腹腔转移也可以见到。梗阻可以发生于食道、胃、小肠和结肠多个不同部位,因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伴痉挛性腹痛,肠型,肠鸣音活跃,腹部X线平片有气液平面是胃肠道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来自胃和空肠的高位梗阻,常见大量呕吐和上腹账,并由此导致水电解质丢失,以及胃酸丢失,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碱中毒。回肠和结肠病变引起低位梗阻,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出粪便样物。严重梗阻时可能导致肠穿孔。腹部X线平片可以根据肠充气的部位(如小肠还是结肠)判断梗阻的部位。由于肿瘤引起的腹腔病变通常比较复杂,有时可以有多个梗阻平面。
肠梗阻病人的处理:立即胃管引流减压,部分病人可以因此解除梗阻,不能解除梗阻的病人通常需要外科处理。胃管引流可以使病人有足够的术前准备时间,以便明确梗阻部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状况。外科治疗方式很多,梗阻部位切除,造瘘术。多发病变难以解除时,可以行短路术以越过梗阻部位。结肠梗阻容易发生肠穿孔,要尽快手术解除梗阻。应该注意发生梗阻时,许多肿瘤病人都是晚期阶段,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治疗,避免过于大范围的切除手术。
2. 尿路梗阻多见于晚期肿瘤病人,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高钾,低钠,高血容量。尿路梗阻可发生于肾小球,肾盂,输尿管。肾盂或双侧输尿管外的肿瘤压迫是常见原因,敏感性肿瘤有效化疗引起的高尿酸堵塞肾小管导致少尿或无尿。尿路梗阻的诊断,除了有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异常,腹部CT、静脉肾盂造影和双侧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可以帮助梗阻定位。肾脏超声波可以发现肾盂输尿管积液。膀胱镜可以发现输尿管开口的肿瘤引起的梗阻。
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和阻塞的部位进行。肿瘤引起的机械性压迫,要看肿瘤能否切除,不能切除的压迫,要采用姑息性造瘘或引流,以解除梗阻保护肾脏功能。肿瘤溶解,高尿酸血症重在预防性水化、碱化尿液和服用别嘌呤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