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
2018年第四届“全民营养周”将在5月13-19日举行,营养周口号:“慧吃慧动,健康体重”,倡导科学食物选择和合理运动。so这一期,“粤营养”带您科学的认识在外就餐,以及在外就餐的一些小技巧,让大家在饱口福的同时尽量的远离肥胖。
在现代社会,各种外出聚会应酬必不可少,有的单纯为了应酬,有的是调节胃口,有的想偷偷懒不下厨。俗话说的好,没有啥是一顿火锅/烧烤/等等等不能解决的事儿,要是一顿不能解决,就两顿!吃之前还习惯性的先深夜“报复社会"一下,多欢爽的生活(o゚ω゚o) 可是,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过度就餐带来的隐患哦---例如,吃成个胖纸。
在外就餐和肥胖紧密相连
新发布的“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显示,和过去十年比,广东省居民在外就餐率(2009-2012年与2002年比较)大幅度增加。
我国研究者报道,男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8.9%,在外就餐者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在家就餐者。
可能原因是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及其他食物的能量比例高于在家就餐,摄入脂肪和盐是正常摄入量的2~3倍,特别是吃自助餐时更容易暴饮暴食。而蔬菜类反而摄入很少,造成纤维摄入远少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25~35 g/天,并且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在外就餐时饮料的摄入是引起肥胖症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另外,现代人生活舒适度增加、体力支出变低,看电视、玩电脑或者手机等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摄入的热量消耗不掉,肥胖在所难免,肥胖相关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也手挽着手向您走来。
即使不考虑营养平衡问题,由于成本、食材品质、蔬菜新鲜度、油脂质量、调味品质量等原因,外餐食品想当然的没有家里自己做的原料品质那么高。在如今社会,有人做饭是一种幸福,在家吃饭是一种奢华,天天在外就餐却未必是福分,烧钱伤身,大家且行且珍惜啊~
在外就餐小技巧
注意烹饪方式
干锅、爆炒、香酥之类的菜肴,烹调时都需要大量油和盐,并且煎炸之后的油很可能会重复使用,所以要想避免吃到旧油,最好不点需要油炸和过油的菜,以凉拌、蒸煮、清炒、烤等烹调方式为主。如果喜欢重口味,不妨点酸汤、红烧、焖炖类作为主菜,再配些清爽少油的蔬菜。
合理食物搭配
具体可参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食物多样化。鱼、肉、蛋、豆制品都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一餐中挑1~2种就可以了。一份鱼或肉,要搭配三倍量的蔬菜比较合理。
点菜时控制好每份食物的量,如果两个人点菜,要一条烤鱼或者一锅炖肉,能量肯定会超标。人少时可以选择分量较少的荤凉菜,比如一份酱牛肉或一份白斩鸡,配一份深绿色叶菜和一份其他蔬菜类就可以了。
在饮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天然鲜榨果汁来代替含糖饮料,多喝奶及奶制品,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
慎重选择主食
在有丰盛菜肴时,尽量不要再点加油、盐、糖的主食,比如酥油饼、炒粉、豆沙包之类的,避免能量摄入过多。可以选择蒸煮的杂粮类,包括红薯、玉米、芋头、南瓜、小米粥等,不仅无油无盐,对控制血糖和血脂也很有帮助。如果去面食店,可以点肉菜混合馅的饺子或包子类,再加些凉拌蔬菜来搭配。
粤营养
如果您需要营养相关指导,住院期间可由营养科会诊,出院可于营养科门诊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永慧,马文军 主编《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十年变化分析》2016版.
2.曹可珂,等.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状况的关系.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 (12):1088-1091.
3.周金花,等.上海城镇居民在外就餐膳食结构对肥胖症发病的影响.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3;35 (2):64-68.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如下关键字,免费查
您感兴趣的话题:
平衡膳食 孕期/怀孕 哺乳 儿童 老年人
营养不良 高脂血症 痛风 脂肪肝 癌症
补钙 补碘 补铁 维生素D 大豆蛋白 低蛋白
牛奶 酸奶 坚果 全谷物 保健食品
.....
公众号ID:gdsrmyyyyk
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8:00-12:00
周二、三下午14: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