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肺癌筛查:最新进展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 音乐人生 2019-11-22 22:05 22:05
    127
    1

    大量的假阳性结果及潜在的过度诊疗,让肺癌筛查的获益与风险,成为研究者们仍存争议的问题。部分研究者指出,获益与风险的比例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尽管如此,肺癌筛查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将着重讲述肺癌筛查的最新进展及对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予以阐述。
    依据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的系列研究显示,与接受常规胸部放射检查的人群相比,接受低剂量CT检查的人群,其肺癌相关死亡的风险要低20%。在文献回顾及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美国疾病预防机构建议对于55–80岁之间,每年吸烟30包以上并持续吸烟或在过去15年已戒烟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的筛查。
    肺癌是全世界与烟草相关性最大的健康问题。每年约有130万的患者死于烟草,其中28%的患者为癌症患者。仅有15%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5年,这主要是由于在诊断时,患者往往已处于晚期。大约有90%的癌症,都是由吸烟引起的,戒烟是目前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式。尽管在某些发达国家,烟草已不那么盛行,然而,减少因烟草带来的癌症死亡仍需要数十年时间的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吸烟仍十分风靡,现如今,大约有一半的肺癌,都是在烟民中检测出来的。因此,在癌症的一二级预防中,仍需要加大力度。
    肺癌筛查的现状
    肺癌筛查,旨在通过早期发现及治疗减少肺癌相关的死亡。在肺癌形成及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时,往往间隔了数年的时间,而等到有明显身体不适时,患者的肺癌分期往往已经为晚期。之前的研究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联合痰液细胞学检查的胸部影像学筛查是否能降低肺癌相关的死亡率,然而,没有有力的统计学数据支撑这一猜想。然而,胸部低剂量CT的引入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肺癌筛查的看法:一项单臂的临床研究显示由于48–85% 的肺癌在筛查时常常处于 I期,因此相比在临床上只有30–35% 早期肺癌检出率的患者,他们拥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可供选择。
    因此,一系列的随机对照研究,开始研究低剂量CT给患者所带来的获益和风险的情况。2011年11月,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 (NLST) 显示相比传统的胸部影像学手段,胸部低剂量CT降低了20%肺癌相关的死亡及6.7%的全因死亡。
    一系列的医学指南都采用了NLST研究的建议,其中包括对于胸部低剂量CT高危患者的筛查。 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服务机构(USPSTF) 则对胸部低剂量CT给患者所带来的长期获益与风险进行了研究,2013年12月,USPSTF推荐将胸部低剂量CT纳入肺癌筛查,对于55–80岁之间,每年至少吸烟30包以上及已戒烟15年的患者,推荐进行每年一次的肺癌筛查。这项建议发出后,美国将有1000万患者符合肺癌筛查人群特点的要求。
    肺癌筛查所带来的好处及风险
    在许多国家,尽管肺癌发生的风险仍将持续数十年,但是低剂量CT的引入,将降低肺癌所带来的死亡风险。在美国及欧洲,依据大宗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研究者们评估了肺癌筛查给患者所带来的益处、风险及花费,也制定出了相应的的肺癌筛查指南(见表1)。
    表1:低剂量CT纳入肺癌筛查的近期研究

    风险预测模型将对能从肺癌筛查中获益的人群,进行优化选择,以使得患者的获益最大化,同时减少过度诊疗的风险。然而,最重要,也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何减少筛查中因良性肺部结节而造成的假阳性率?尽管少部分欧洲的研究提供了这一问题的答案,然而他们的数据可信度不够高。NELSON研究从其他各项研究中汇总了高质量的研究数据,试图在接下来的数年中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
    与此同时,通过不同方式与手段正在进行的试点研究,也在探索面向大量人群推广筛查项目的可行性。一些有限的证据正在探讨如何基于风险分层进行个体化筛查方案的完善。对于筛查方案其他方面的补充则主要是如何为筛查的参与者,准确提供整个筛查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危害及筛查者的获益。同时,筛查指南也指出,对于其他潜在的风险,也应该进行仔细监控,这些潜在风险包括:对于肺癌低危人群进行了筛查、筛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风险感知。总之,在加强对风险的监控及管理下,应用于肺癌筛查的低剂量CT,应成为全球控制肺癌的重要手段。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评论
    在美国,由于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 (NLST)的推荐,低剂量CT已经引入了肺癌的筛查,而在欧洲,在国家健康服务机构决议将肺癌筛查计划进行更新以前,研究者们依旧在等待NELSON的研究结果。在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中, Carlijn van der Aalst 及其同事,回顾了目前我们对于CT 应用于肺癌筛查的认知情况。他们指出了目前尚未回答的关键性的问题,同时对肺癌筛查的系列问题进行了简要补充。这一回顾被纳入了至少7个国家关于肺癌CT筛查的指南当中。
    目前,在国家健康服务的框架内,尚无肺癌CT筛查的相关指南。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由于我们对肺癌发生风险的评估还不够精确,因此,肺癌筛查的补充内容,将和乳腺癌及结肠癌完全不同,将不仅仅对筛查对象进行年龄及性别分层。风险预测模型在实际使用中并未应用于肺癌筛查。原因如下:
    1. 不能获得充足而又精确的数据来运行模型。这些数据,也是作为主要风险影响的因素,包括筛查对象准确且最新的吸烟状况。想要获取数据,也许可以通过初级医疗保健系统或在国家层面上对所有个体分年龄进行干预。初级保健系统数据的不完整及参与者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差异等,都造成了风险预测模型运行的困难。
    2. 造成肺癌筛查风险标准难以确定的另一因素,也是 Carlijn van der Aalst 及其同事在其回顾中没有进行细节阐述的内容是筛查对象。如果肺癌筛查是肺癌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大量具备肺癌风险的患者将需要进行筛查。有一个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具备肺癌风险的患者,将低于乳腺癌及肠癌筛查的患者,这是由于肺癌患者更多的集中于贫困的社会经济体当中,因此,参与健康干预的人数,比如戒烟及肺癌筛查的人数,就会相对较低,所以,想要增加肺癌筛查参与者的人数,就需要提高肺癌筛查的整体功效。
    3. CT的使用及放射服务机构的压力。英国大部分的CT检查仪器主要在繁忙的二线健康服务机构。选择合适的CT检查仪进行筛查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偏远的社区,是否能选择移动CT检查仪?这都需要进行调研后给出答案。
    4. 能否将戒烟整合进入肺癌筛查的干预中。如果进行每年的筛查是首选的干预办法,那么,是否可以在每次进行筛查时,及时记录及更新患者的吸烟情况,如果患者同意戒烟,那么提供给其必要的帮助戒烟的干预措施。目前,如何将戒烟整合进入肺癌筛查的干预中,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     Dr Carlijn M van der Aalst, PhD, Kevin ten Haaf, MSc, Prof Harry J de Koning, PhD.Lung cancer screening: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Volume 4, No. 9, p749–761, September 2016.2.     John K Fielde, Stephen W Duffy, Anand Devaraj, David R Baldwin.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for lung cancer screening: five major challenges.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Volume 4, No. 9, p685–687, September 2016.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1
    • luca 管理员 2020-06-17 16:39 16:391楼

      肺癌是中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采用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 LDCT)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有益于早期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2006年,一项由美国、日本、欧洲、以色列、中国在内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的“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I-ELCAP)”的结果发布在NEJM杂志上,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I期周围型肺癌,这类患者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该研究高度肯定了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作用,并提出对于肺癌高危人群,I-ELCAP这一筛查模式可以减少80%的肺癌死亡风险。2011年6月29日,NEJM发表了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起的“国家肺部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结果,这一研究可谓奠定了采用LDCT进行肺癌筛查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这一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组了53,454研究对象,入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基线和随后2次年度的LDCT或标准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与标准胸部X线检查相比,采用LDCT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根据NLST的结果,NCCN更新了肺癌筛查指南,以Ⅰ类证据级别推荐对于高危人群,应进行每年1次的LDCT筛查。
      NLST开始于2002年8月,同期,在欧洲,荷兰-比利时的大型肺癌筛查项目(the Dutch-Belgian Randomized Lung Cancer Screening Trial, NELSON)也于2003年9月开始,该研究假设对比不筛查患者,LDCT可以降低至少25%的肺癌死亡率。LDCT组分别在1,2,4和6.5年接受LDCT检查,目前所有受试者已经完成了最后一轮LDCT检查,肺癌检出率为3.2%, 正在进行后续的随访和生存数据分析,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可以说,LDCT用于高危人群肺癌筛查的地位和价值已不可动摇,但是在提倡“肿瘤治疗价值”的当下,如何合理、准确地选择筛查对象,如何权衡过度诊断,以及如何制定最合理的筛查间期和随访模式,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 1.     筛查对象的确立

      NLST NELSON研究都是基于年龄和吸烟史来确立高危人群,虽然不尽相同。显然,单纯以年龄和吸烟状态作为危险因素定义的依据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这一高危患者定义不够精确,NLST研究中,在所有接受初筛的受试者人群中,初筛出肺癌的比例为1.0%267/26231);NELSON研究中,肺癌整体检出率为3.2%。能否更准确的定义高危人群,尽量降低“无效筛查”的比例?采用多变量风险预测模型来挑选真正能从肺癌筛查中获益的高危人群,将有利于提高筛查的性价比。目前相关的风险预测模型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2个:the Tammemagi 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PLCO) model  the Hoggart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model。回顾性研究显示,PLCO2012模型相比于NLST定义的高危人群,在肺癌检出上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仅依据年龄和吸烟史,无法覆盖所有“高危人群”,目前临床上,腺癌比例已经超过鳞癌,很大比例的腺癌是非吸烟女性患者,导致这些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尚难以界定和量化,期待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认识,可以将这类“高危人群”纳入到筛查范围中。
      2. 权衡LDCT过度诊断的问题
      NLST研究中,在初步筛查为阳性的病例中,LDCT的假阳性率高达96.4%,绝大多数假阳性结果是因为存在良性肺内淋巴结或非钙化肉芽肿病变。在对LDCT筛查的阳性患者,NELSON 研究采取了更为科学的判断模式。该方案包括了体积评估、结节生长(定义为体积改变量≥25%)、体积倍增时间(VDT)。基于以上3个参数,LDCT 阳性发现可分为下列3类:(1)阴性,继续下一个时间点筛查(新检出结节体积<50mm3,或之前检出的结节增长<25%,或增长≥25%VDT>600 天);(2)阳性,应进一步确诊(新检出结节体积>500mm3,或之前检出结节增长≥25%VDT<400 天);(3)不确定,应短期内接受 CT复查(新检出结节体积50-500mm3,或之前检出结节增长≥25%VDT 400-600天)。相比NLST研究,这一结节管理策略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40.6% vs. 3.6%)和更低的假阳性率(59.4% vs. 96.4%)。此外,2013NEJM发表了McWilliams提出的肺部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纳入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节的特征。
      3.筛查间隔的确立
      目前NCCN指南推荐高危人群应该进行每年1次低剂量CT筛查,这一筛查模式是否合理一直争议不断。基于NLST试验CT队列的回顾性分析,今年3月份发表在Lancet Oncology上研究显示,初次LDCT筛查阴性的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较低,提示LDCT检查频率的或可适当减少。LDCT筛查是肺癌高风险个体的推荐检查方法,但检查时间是否必需为一年一次仍值得商榷。该研究牵头者Edward F Patz Jr评论说,不按照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LDCT筛查将节约数百万美元的医保支出,同时也减少了个体的辐射暴露和假阳性。我们的研究表明LDCT初筛阴性的肺癌高危人群没必要每年都检查,未来将这些研究数据纳入到风险预测和成本效益模型有助于修订筛查指南。再回顾NELSON 研究,其LDCT组受试者分别在1246.5年接受LDCT检查,这一模式是否更优?

      最后作者认为,采用风险预测模型来确立筛查人群、联合应用McWilliams和结节体积、生长速度参数来判断CT结节的恶性概率,从而分配进行干预或短期复查抑或继续随访将是未来肺癌筛查项目的研究方向。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