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心血管病患者的蔬果选择
    • 宁静致远 2019-08-09 00:59 00:59 华为
    267
    0

     点击“粤营养越健康”关注我们

    第五届全民营养周专栏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吃蔬果

    下周我们就迎来第五届“全民营养周”,本届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上期“粤营养”和大家分享了孕产妇如何吃蔬果,本期和大家聊聊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吃蔬果。

    循证科学数据分析显示增加蔬菜摄入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表1  蔬菜与心血管病风险关系证据分析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植物化学物,包括类胡萝卜素、酚类化合物、植物固醇、蛋白酶抑制剂、萜类、含硫化物和植酸等,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包括抗氧化、调脂、抗血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过程、影响血压等。

    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点击:同型半胱氨酸,一项可能被忽视的健康指标)很可能是一个独立冠心病危险因素,补充叶酸(点击:【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叶酸、B12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通过饮食摄入较高的叶酸可以是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下降16%。

    类黄酮(点击:【食物营养含量表】多酚-原花青素、檞皮素多酚-大豆异黄酮、绿原酸、白藜芦醇多酚-儿茶素、花色苷是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茶叶等食物中。前瞻性研究显示增加膳食类黄酮摄入可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研究显示,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每天多食用1份蔬菜或水果(约100克)可减少4%冠心病的风险。


    蔬菜水果每天吃多少?

    总原则:

    1、心血管疾病患者适当增加钾摄入,使钾/钠=1,每天摄入大量蔬菜水果获得钾盐。

    2、足量摄入膳食纤维:每天摄入25~30克,从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中获取。(点击:膳食纤维含量表

    3、足量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200-400g/d):包括绿叶菜、十字花科蔬菜、豆类、水果,可以减少患冠心病、卒中和高血压的风险。

    高血压

    1、严格控制钠盐:推荐每日食盐用量控制<5克/日,提倡低盐膳食,限制或不食用腌制品。

    2、适当增加钾摄入量:从自然食物中摄取。

    3、足量的钙和镁:推荐饮用牛奶、食用蔬菜和水果

    (点击: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来了!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1、针对目前主要的膳食问题进行干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降低总能量。适当增加植物甾醇补充剂。

    2、保证蔬菜水果摄入新鲜蔬菜400~500克/日,推荐多选择深绿叶菜、红黄色蔬菜、紫色蔬菜。水果建议选择各种新鲜水果,避免加工果汁、加糖果味饮料

    3、中度限制钠盐:盐摄入不超过6克/日,避免腌制品,如腌菜、酱菜等的摄入。

    心肌梗死

    1、注意维持血液钾、钠平衡:对合并有高血压或心衰着应注意限钠摄入。镁对缺血性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膳食中应有一定的镁,建议成人镁的适宜摄入量为300~450毫克/日,主要从富含镁的食物如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水产品、豆制品等中获取。

    2、对于治疗后需要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应注意维生素K与抗凝药物的拮抗作用,保持每天维生素K摄入量稳定。(点击:抗凝药物的饮食禁忌

    慢性心衰

    1、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水钠潴留和血钠水平,适当限钠,使用不超过3克盐的限钠膳食。若有使用利尿剂,则适当放宽。由于摄入不足、丢失增加或利尿剂治疗等可出现低钾血症,应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同时应监测使用利尿剂者镁的缺乏问题,(点击:【矿物质推荐摄入量】磷、镁)并给予治疗。如因肾功能减退,出现高钾高镁血症,则应选择含钾、镁低的食物。另外,给予适量的钙补充在心衰的治疗中有积极意义

    2、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摄入较多的膳食叶酸和维生素B6可降低心衰及卒中死亡风险。

    附表1  常见蔬菜钠、钾、镁含量(100克可食部)

    附表2  常见水果钠、钾、镁含量表(100克可食部)

    总结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推荐每天进食新鲜蔬菜400-500克,水果200-400克,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心血管病患者适当增加蔬果进食量,提高钾、叶酸、膳食纤维摄入量,丰富种类,多选择深绿叶菜、红黄色蔬菜、紫色蔬菜,建议午晚餐至少2种蔬菜。

    推荐阅读:“DASH饮食”和“地中海饮食”(此两种饮食模式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18年最佳饮食总体排行榜中蝉联第一名,均适合心血管病患者)。

    下期预告:炎性肠病患者的蔬果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国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中国内科杂志,2014,53(2):151-158.

    温馨提示:

    如果您需营养相关指导,住院患者可由营养科会诊,出院可于营养科门诊就诊。专业的营养医师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如下关键字,免费查

    您感兴趣的话题:

    平衡膳食  孕期/怀孕 哺乳 儿童 老年人 

    营养不良  高脂血症 痛风  脂肪肝 癌症

    补钙  补碘  补铁 维生素D 大豆蛋白 低蛋白

    牛奶 酸奶 坚果 全谷物 保健食品

    .....

    公众号ID:gdsrmyyyyk

    广东省人民医院营养科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8:00-12:00

    周二、三下午14:00-17:00

    撰稿:李真

    编辑:宋佳音

    校对:粤营养团队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