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
一、病因
1.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病因以婴幼儿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2.肺结核、重症肺炎、COPD等也可引起。
3.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
4.其他全身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和大量脓痰 | 咳嗽咳痰 | 晨起及晚上临睡时咳嗽和咳痰尤 多,每日痰量可达数百毫升,将痰放置数小时后可分三层 |
痰液气味 | 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呼气具有臭味 | |
咯血 | 特点 | 反复咯血 |
少量咯血 | <100ml/d | |
中量咯血 | 100~500ml/d | |
大量咯血 | >500ml/d或1次咯血量>300ml |
反复肺部感染 | 特点是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 |
慢性感染中毒 | 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 |
体征 | 病变部位可闻及湿啰音,慢性者可见发绀、杵状指(趾) |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可见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典型者可见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有液平面。高分辨率CT检查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性改变。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有助于鉴别管腔内异物、肿瘤或其他阻塞性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还可进行活检、局部灌洗等,进而作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四、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 控制感染,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手术 | |
控制感染 | 选用合适抗生素 | |
痰液引流 | 祛痰剂 | 痰液黏稠时加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3次/日 |
体位引流 | 根据病变部位以不同体位进行引流 | |
纤支镜吸痰 | 体位引流痰液仍难排出可用 | |
咯血处理 | 对症 | |
手术治疗 | 病灶局限,内科治疗无效者 | |
其他 | 加强营养,纠正贫血等 |
五、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大量脓痰滞留呼吸道有关
2.焦虑/恐惧 与反复咯血有关;恐惧与大咯血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 与大咯血有关
4.营养失调 与机体需要量与消耗增多、摄入不足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营养不良、贫血等有关
6.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个人) 与不会做体位引流有关
六、护理措施★
痰液护理 | 祛痰、指导咳嗽、叩背,痰液黏稠可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帮助稀释痰液 | |
体位引流★ | 时间 | 饭前进行 |
体位 | 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利于分泌物随重力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 |
时间 | 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10分钟加到每次15~30分钟 | |
记录 | 引流出痰液的量及性质 | |
注意事项 | 痰量较多的病人引流时,应将痰液逐渐咳出,以防发生痰大量同时涌出过多而窒息;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
续表:
活动情况 | 急性感染期病人要卧床休息,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 |
饮食 | 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饮食,鼓励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助痰液稀释,利于排痰 |
观察病情 | 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咳嗽、咳痰、咯血情况 |
用药护理 | 注意不良反应 |
七、健康教育(了解)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阻塞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避免受凉及刺激性气体吸入,戒烟,注意口腔卫生等。
3.培养病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的方法,以及抗菌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
4.指导病人学会自我监测病情,知道咯血时要保持镇静,尽量将血咯出,以免导致窒息。
5.说明营养的补充对机体康复的重要意义,使病人能主动摄取必需的营养素,保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摄入,以增加抗病能力。
6.对并发肺气肿者,应鼓励及指导其坚持进行适当的呼吸运动锻炼,促进呼吸功能的改善,保存和恢复肺功能。戒烟,避免到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和有烟雾的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