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COPD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咳痰喘+进行性呼吸困难
COPD病程分期
(1)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
(2)稳定期 则指病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
三、辅助检查
项目 | 临床意义 | |
血象 | 细菌感染 | WBC、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 |
喘息型病人 |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
血气分析 | 阻塞性肺气肿感染加重时,还可有PaO2↓、PaCO2↑ | |
X线检查 | 早期 | 无变化 |
肺气肿 | 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 | |
肺功能 | 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残气容积、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百分比↑ | |
痰检 | 可确定病原菌,涂片可见破坏的杯状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
四、治疗原则★
急性期 | 稳定期 | |
氧疗 | 鼻导管、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8~30% | 低流量吸氧1~2L/min,吸氧时间>15h/d |
抗炎 | 最重要 | 一般不用 |
支气管舒张剂 | 糖皮质激素 | 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对抗迷走神经)等;茶碱类;糖皮质激素 |
其他 | 机械通气、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 | 戒烟,脱离污染环境;祛痰药,康复治疗锻炼 |
镇咳 | 老人,体弱多痰者禁用中枢性镇咳剂(可待因增加气道分泌物)→加重阻塞 | 必要时可用 |
五、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 与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
活动无耐力 | 与肺功能下降引起慢性缺氧、活动时供氧不足有关 |
清理呼吸道无效 |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黏稠及支气管痉挛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与呼吸道感染致消耗增加而摄入不足有关 |
潜在并发症 | 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
六、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 | 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程度,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 |
药物治疗 | 感染 | 遵医嘱正确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 |
雾化 | 痰液较多或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 | |
吸氧 | 持续低流量给氧,流量1~2L/min。每天氧疗时间不少于15h | |
饮食 |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少吃产气食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痰液的稀释 | |
缓解期 | 注意全身运动锻炼 |
协助病人呼吸训练,改善呼吸状态 | 缩唇呼气 | 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 | |
腹式呼吸 | 体位 | 立位、平卧位、半卧位最适宜 | |
方法 | 鼻吸气,口呼气,呼吸缓慢而均匀,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病人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 | ||
呼/吸比 | 2:1~3:1,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min | ||
心理 | 沟通,疏导其心理压力 |
七、健康教育(了解)
1.介绍COPD情况,积极预防
2.治疗和锻炼必须持之以恒,避免诱因
3.向病人及家属宣传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原则
4.教会病人呼吸运动锻炼技术、家庭氧疗技术等
5.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家庭氧疗的方法
6.教会病人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
(一) 典型表现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吸烟(通常用吸烟指数表示,即吸烟支数/天、吸烟年数, >300)的基础上,出现了逐渐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
(二) 早期体检仅有气促、呼气延长。明显肺气肿时,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弱且呼气相延长等肺气肿征;可见杵状指:有时两肺底可闻干/湿性罗音,或可闻哮鸣音;心率加快。心前区心音远弱而剑突下心音较强,P2亢进。
(一) X线检查 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隔肌低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外带肺纹理纤细、稀疏、直行;而内带肺纹理增粗,紊乱。心影常垂直、狭长。
(二) 心电图可见肢导联低电压。
(三) 肺功能检查
① 第一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之百分率(即FEV1/FVC%)<60%。②
② 残气量(RV)增加,RV占肺总量(TLC)之百分率(RV/TLC%)增加(36%~45%为轻度,46%~55%为中度,>56%为重度)。
③ 最大通气量(MVV)低干预计值的80%。
(四)血气分析重症患者可见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
(一)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和/或吸烟指数>300。
(二) 临床表现有劳力性气促,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及肺气肿征。
(三) 具有上述X线和/或肺功能检查表现者。
(一) 临床缓解期
1. 戒烟。
2. 长期氧疗:鼻导管法1.5~2.5L/m,15h/d。
3. 因人而异地坚持体力,耐寒能力(洗脸/脚或淋浴,坚持先冷水后热水,逐步延长冷水浴时间,最后过渡到常年完全冷水浴)及呼吸肌功能(即胸腹联合缓慢深大吸气后,缩唇并用力吹气)锻炼。
4. 中西医结合调理治疗(包括必要时使用流感和域肺炎球菌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肺部感染。
(二) 急性加重期
1. 抗生素:原则上仅用于急性加重者。一线抗生素为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第一、二代头抱菌素。喹诺酮类等。
2. 祛痰剂: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合剂,氯化铵合剂;溴己新(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α-糜蛋自酶;或中药。
3. 支气管扩张剂:口服氨茶碱和/或特布他林(博利康尼);或吸人溴化异丙托品(爱喘乐)与喘乐宁,2喷/次,交替使用,根据症状决定间隔时间。
4. 糖皮质激素:仅在急性加重期,对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
5. 呼吸兴奋剂仅用于重症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未能机械通气的患者。
6. 长期家庭氧疗:鼻导管法1.5~2.5L/m, 12~15h/d。
(三) 外科疗法如有适应证可接受肺减容术或肺移植术。
主要用于急性加重期及迁延期一、治愈 主要症状体征完全缓解。二、好转 主要症状明显缓解。三、未愈 主要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