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积聚在胸膜腔内,称为血胸,是胸部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与气胸同时存在。胸部损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血胸,胸内大出血是损伤早期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病因
心脏和大血管受损破裂 | 包括主动脉及其分支,上、下腔静脉和肺动、静脉出血,出血量多而猛,如不及时救治,往往于短期内因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
胸壁血管损伤 | 导致血胸最常见的原因,多来自肋间血管和胸廓内血管,由于是体循环,压力高,出血量大且不易自然停止,往往需要剖胸手术止血 |
肺组织裂伤出血 | 由于循环压力低出血量少且缓慢,多可自行停止 |
(二)临床表现
少量血胸(成人积血<500ml) | 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
中量血胸(积血量500~1000ml)和大量血胸(积血量>1000ml) | 呈现面色苍白、脉搏快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以及胸膜腔大量积血压迫肺和纵隔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等,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胸部叩诊呈浊音,心界向健侧偏移,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
肺裂伤 | 常有咯血 |
进行性出血的判断★
脉搏血压 | 脉搏↑,血压↓机体失血代偿反应 |
输血补液后 | BP升而复降补后又降,必有出血——诊断性治疗 |
实验室检查 | Hb,RBC 和HCT持续降低 |
X线 | 胸穿抽不出血液,但连续 X线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影像学检查 |
闭式引流后 | 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小时 |
(三)辅助检查
胸膜腔穿刺抽液不仅可以确立诊断,并且可以通过计数白细胞和细菌培养来明确有无继发感染。穿刺部位多在腋后线8、9肋间,以抽尽积血为原则。
(四)治疗原则
非进行性血胸可根据积血量多少,行胸膜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考虑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时,应及时开胸探查。
(五)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肺受压萎陷、气道阻塞有关
2.心搏出量减少 与胸膜腔内积血、出血量多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萎陷、循环血量减少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
4.体液不足 与血液丢失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 安静环境,解除紧张,树立信心 |
观察 |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予以吸氧,氧流量2~4L/min,如有进行性出血应作好剖胸止血术的准备工作,持续作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时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 |
感染性血胸 | 尽早抗炎+胸腔闭式引流 |
少量凝固性血胸 | 多数通过理疗可吸收,但中等以上的,应尽早清楚积血和血块,血块机化形成机化性血胸后,可于伤后4~6周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
(七)健康教育(了解)
1.胸部损伤病人需要作胸膜腔穿刺、闭式胸腔引流,操作前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2.向病人说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意义,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
3.肋骨骨折愈合后,损伤恢复期间胸部仍有轻微疼痛,活动不适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但不影响锻炼及活动。
4. 嘱咐病人戒烟并减少或避免刺激物的吸入。
5.心肺损伤严重者,定期来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