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T3、T4过多综合征
高代谢症状 | 紧张兴奋、多语好动、烦躁易怒、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低热、易饿多食、体重↓ |
精神神经S | 双手、舌和上眼睑有细颤 |
心血管S | 舒张压降低致脉压差↑、心率↑;甲亢心=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房早最多)+心衰 |
消化S | 肠蠕动快、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 |
运动S | 低血钾性周期性软瘫,可伴重症肌无力 |
血液S | WBC低,血小板寿命短,可出现紫癜 |
生殖S | 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乳腺增生 |
临床表现——体征
甲状腺肿大 | 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质软、无压痛。有震颤及杂音 | |
眼征 | 单纯性突眼(良性突眼)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突眼度≤18mm |
浸润性突眼(恶性突眼) | 与自身免疫有关(淋巴细胞侵润),突眼度>18mm |
临床表现——甲状腺危象
机制 | 即甲亢症状加重,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大量T3、T4入血等有关 |
诱因 | 应激、感染、131I治疗反应、手术准备不充分等 |
表现 | ①T≥39℃;②心率≥140次/分;③恶心、厌食、呕吐、腹泻、大汗、休克;④神情焦虑、烦躁、嗜睡或谵妄、昏迷;⑤可合并心衰、肺水肿等 |
辅助检查
项目 | 意义 | 备注 |
BMR | BMR%=脉压+脉率-111(禁食12h、睡眠>8h、静卧空腹) | 正常-10%~+15% |
摄131I率 | 正常2h为5~25%,24h为20~45% | 甲亢升高 |
总T3、T4 | 甲功基本筛选试验 | 甲亢升高 |
FT3、FT4 | 诊断甲亢首选检查 | 甲亢升高 |
TSH | 反应甲功最敏感指标 | 甲亢时降低 |
TRH兴奋试验 | TRH给药后TSH增高可排除甲亢 | 用于老人及心脏病人 |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略
(二)抗甲状腺药物
(三)放射性碘
(四)外科治疗
(五)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药物治疗
代表药物 | 硫脲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及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
作用原理 |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 |
适应症 | ①病情轻、中度患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 |
禁忌症 | 不良反应:粒细胞↓,当WBC<3×109/L或NC<1.5×109/L停药 |
放射性碘治疗
原理 | 射出β射线,查甲状腺131Ⅰ摄取率高时用 |
适应症 | ①中度甲亢; |
并发症 | 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 |
手术治疗
原理 | 直接切除 |
适应症 | 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 |
禁忌证 | ①伴严重浸润性突眼; |
并发症 | 甲状旁腺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 |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一般治疗 | 密切观察,安静环境 | |
对症治疗 | 退热(禁用阿司匹林)、补液、吸氧、抗炎、预防并发症 | |
药物 | 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T4→T3 | 首选丙硫氧嘧啶 |
抑制已合成激素释放入血 | 碘化钠或卢格碘液 |
护理问题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与机体高代谢致代谢需求超过能量摄入有关 |
活动无耐力 | 与蛋白质分解增加、甲亢性心脏病、肌无力等有关 |
组织完整性受损 | 与浸润性突眼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 | 突眼和甲状腺肿大引起的身体外观改变 |
焦虑 | 与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甲亢所致全身不适等因素有关 |
潜在并发症 | 甲状腺危象 |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病室安静,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限制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常常腹泻有关),注意补充水分。
(二)症状护理
多汗者,保持清洁,腹泻者保护肛周皮肤,加强眼部护理。
(三)药物护理
定期复查血象,肝功,必要时停药。
(四)外科手术前后护理
术前准备 | 心理 | 略 | |
药物 | 复方碘溶液可使甲状腺变小变硬 | ||
术后护理 | 一般护理 | 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引流液常<100ml,术后24~48h拔除;术后6h改流食 | |
并发症 | 呼困和窒息 | 最危急的并发症 | |
喉返N损伤 | 单侧声音嘶哑;双侧失声、窒息 | ||
喉上N损伤 | 内支-呛咳,误咽;外支-声调变低 | ||
手足抽搐 | 损伤甲状旁腺所致 | ||
甲功低下 | 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 | ||
甲状腺危象 | 预防关键在于充分术前准备 |
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保持身心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2.提供有关甲亢的疾病知识,教会病人自我监护和自我护理的方法。
3.坚持长期服药,按时按量服用,不随意减量和停药。
4.定期复查、体重增加是治疗有效的标志。警惕甲状腺危象的可能,及时就诊。
5.对妊娠期甲亢病人,禁用131Ⅰ治疗,慎用普萘洛尔,产后如需继续服药,则不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