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颈椎病
    • Wen 2019-12-22 03:34 03:34
    218
    0

    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发病

    最常见,占50~60%

    10%~15%

    -

    -

    临表

    牵拉神经根→颈、肩部疼痛,可向上肢放射,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症状最重,手部麻木不灵,下肢麻木不稳,踩棉花感。Hoffmann征、Babinski征(+)

    A压迫和刺激→基底A供血不足→眩晕,头痛,突然摔倒,视觉障碍,耳鸣,听力↓

    客观体征少,呈神经症的表现(面部和躯干麻木,痛觉迟钝;失眠记忆减退等)

      辅助检查

    X线

    正、侧位显示颈椎生理前凸变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

    CT、MRI

    可见椎间盘突出、神经、脊髓受压情况

    椎动脉造影

    可显示椎动脉局部受压、梗阻、血流不畅

      治疗原则

    非手术

    适应症

    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方法

    理疗、推拿按摩(脊髓型禁用)、药物等

    手术治疗

    适应症

    保守无效,脊髓型应及时手术

    方法

    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经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以解除压迫

    并发症

    喉头水肿,损伤脊髓,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护理问题

    焦虑或恐惧

    与颈椎病影响学习、工作、生活或担心手术预后有关

    疼痛、肢体麻木、眩晕、耳鸣

    与颈椎病发作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

    与颈椎病所致神经根或脊髓损害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防治知识和手术后康复知识

    潜在并发症

    失用性肌萎缩,手术后呼吸困难,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

      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

    同情病人,尊重病人

    颌枕带牵引的护理

    间断牵引

    坐位或卧位,0.5~1h/次,重量2~6kg

    持续牵引

    卧位,6~8h/日,2周为1疗程

    其它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固定同一体位

      2.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术前护理

    常规准备,前路手术者,手术前2~3天练习推移气管训练

    术后护理

    引流条

    保持通畅,一般术后2~3天拔出

    观察呼吸

    尤其前路手术后1~3天需严密观察,当出现憋气、面色发绀报告医生,必要气管切开(术后备气切包

    术后护理

    防治喉头水肿

    术后2~3d予雾化1~2次/日

    防止植骨块脱落移位

    颈部用颈围或颈托制动,头颈两侧垫枕或沙袋。避免头颈过多屈伸,控制旋转活动

    其它

    避免感冒、石膏护理、鼓励早期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主要目的是避免颈椎急、慢性损伤,保持
    颈椎的相对稳定性。
      1.养成良好的坐、站、行及工作姿势:睡眠调整枕高;平时转头动作要轻而慢。
      2.一般在手术后
    2~3周协助病人下床活动,坚持四肢肌肉锻炼;1年内避免负重劳动、便秘、受凉以及颈部的过度活动。
      3.调整心态,遵医嘱定期来医院复查。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