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病。
按途径分血源性、创伤性、外来性三种
第一类是血源性骨髓炎,是指病人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病灶的细菌经血行扩散引起;
第二类是创伤后骨髓炎,是指由开放伤或骨骼手术后引起的骨髓炎;
第三类是外来性骨髓炎,是由周围软组织化胺性感染直接蔓延而来。
按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上多见于儿童,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
二、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腔内的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多见于小儿,尤以营养不良的小儿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比较
化脓性骨髓炎 | 化脓性关节炎 | |
致病菌 | 金葡 | 金葡 |
好发人群 | 儿童 | 儿童 |
好发部位 | 长骨干骺端 | 髋、膝关节 |
发热 | 起病急,寒颤高热 | 起病急,寒战高热 |
其它检查 | 血培养在寒战高热时抽血,在抗生素前抽 | 血培养同左,关节腔积液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
中毒症状 | 严重,可休克或昏迷 | 严重,可谵妄昏迷 |
局部症状 | 患处红肿热痛、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患肢活动受限 | 关节红肿痛→功能↓浮髌骨试验+ 关节呈半屈曲位 |
X线 | 早期阴性、晚期可有病骨干骺区骨质破坏 | 早期无改变、第一征象骨质疏松、关节间隙↓ |
保守治疗 | 广谱、联合、大剂量抗炎,退热3周内不停药;支持;局部制动 | ◆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遗留严重并发症 |
手术治疗 | 抗炎48~72h效果不佳手术,方法:钻孔,开窗 | 切开引流:难以灌洗较大化脓者 |
体温过高 | 急性感染 | 关节的化脓性感染 |
疼痛 | 急性感染 | 关节感染 |
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 - | 活动受限有关 |
潜在并发症 | 化脓性关节炎、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肢体畸形等 | - |
化脓性骨髓炎护理措施
一般 | 卧床休息,多饮水,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抬高患肢等 | |
抗感染 | 应用抗生素,注意效果及反应 | |
术后 | 切口观察及引流护理 |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阻塞和扭曲,滴入瓶高于床面60~70cm,引流瓶低于床面50cm,引流速度:术后第1日快速滴入,以后50~60滴/分 |
患肢护理 | 防止疼痛、挛缩、畸形和病理性骨折,患肢制动,未制动肢体功能锻炼 |
灌肠筒距离肛门40~60cm,膀冲冲洗液距床面60cm;阴道灌洗灌洗筒与床沿不超70cm,急性骨髓炎滴入瓶高于床面60~70cm
骨髓炎健康指导
1.讲解疾病的原因、表现、转归及预后,宣讲治疗与护理计划有关措施的方法及意义。
2.教育病人和亲属及时住院治疗,避免转化成慢性骨髓炎。
3.适时指导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步骤。避免各种并发症或病理性骨折。
4.告知出院后用药、功能活动、肢体保护、饮食营养、复诊时间等注意事项。
化脓性关节炎护理措施
维持正常体温 | 降温 | 物理+药物退热 |
控制感染 | 合理抗生素 | |
保持创面清洁和引流通畅 | 更换敷料,观察引流 | |
缓解疼痛 | 休息和制动 | 急性期病人应适当休息、抬高患肢,持患肢于功能位,以预防关节畸形及病理性脱位 |
止痛 | 药物或非药物(音乐、聊天) | |
功能锻炼 | 为防止长期制动导致肌萎缩或减轻关节粘连可行功能锻炼 |
化脓性关节炎健康教育
1.按医嘱继续服药,并坚持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萎缩的发生。
2.定期复查,患有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畸形者更应该注意长期复查,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