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链球菌感染是诱发风湿热的病因。
小儿急性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有关;
小儿风湿热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 发病前2~5周上感表现 | |
典型临表 | 发热 | 多数病人发热,高热多见儿童 |
关节炎 | 占病例66%,呈游走性、多发性,膝、踝、肘、腕、肩大关节常见 | |
心脏炎 | 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杂音 | |
环形红斑 | 淡红色多躯干、肢体近端分布,压之褪色 | |
皮下结节 | 常在心脏炎时出现,无红肿、痛小结节 | |
舞蹈病 | 儿童多发,风湿热后期出现 |
三、辅助检查
急性炎症测定 | CRP(+);血沉↑;血清糖蛋白(敏感的急性活动期指标)或粘蛋白↑ |
链球菌检查 | 抗O试验,咽拭子培养 |
免疫学 | 球蛋白、补体、循环免疫复合物↑ |
超声心动 | 可见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瓣膜增厚水肿及二尖瓣脱垂改变 |
四、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 生活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急性期关节炎卧床休息 |
抗炎 | 青霉素是最有效的杀菌剂,80万~160万单位/日,bid,疗程10~14d | |
抗风湿 | 首选药物 | 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阿司匹林,剂量4~6g/d,分3~4次口服 |
心脏炎 | 糖皮质激素治疗 |
五、护理问题
1.疼痛 与关节炎症有关
2.自理能力受限 与发热、关节炎症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心脏病变、激素副作用
六、护理措施
心脏炎的护理 | 观察 | 注意心率、心律及心音、心衰表现等 | |||
绝对卧床休息 | 无心脏炎 | 2周 | |||
有心脏炎 | 轻4周,重6~12周,伴心衰心功能恢复再3~4周,血沉正常方可活动 | ||||
饮食护理 | 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心衰者限水和盐,少食多餐 | ||||
其它 | 药物、生活护理 | ||||
关节炎的护理 | 舒适体位,做好皮护 | ||||
心理护理 | 略 | ||||
药物护理 | 阿司匹林 | 饭后服用或同服氢氧化铝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加用VK防止出血 | |||
泼尼松 | 满月脸、肥胖、消化道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精神症状、血压增高、电解质紊乱、抑制免疫等 | ||||
洋地黄 | 易中毒,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并应注意补钾 | ||||
七、健康教育
1.注意卫生,居室要通风、防潮、避免链球菌的传播。
2.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3.对咽喉部链球菌感染情况应积极控制。
4.预防风湿热复发,首选卡星青霉素120万单位/月,肌注。如过敏可用红霉素或磺胺嘧啶,儿童最少预防至18岁,成人病人预防不短于5年。
5.局部病灶处理:慢性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应积极处理,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