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组织类型中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
血尿 | 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血尿间歇出现 |
尿路刺激征 | 尿频、尿痛属晚期症状 |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 肿瘤较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 |
其他 | 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可引起肾积水,贫血、水肿、腹部肿块等 |
辅助检查
影像学 | B超 | 可发现直径>0.5cm的肿瘤(首选,筛查) |
X线 | 排泄性尿路造影可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 | |
CT、MRI | 了解肿瘤浸润深度及局部转移病灶 | |
实验室 | 尿 | 尿脱落细胞检查可找到肿瘤细胞 |
内镜检查 | 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确诊,金标准) |
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护理问题
焦虑/恐惧 | 担心术后排尿方式改变有关 |
排尿异常 | 术后膀胱造瘘(留置引流管)有关 |
知识缺乏 | 缺乏膀胱癌的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有关 |
疼痛 | 手术所致的组织损伤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 | 膀胱癌手术后所致尿流改道有关 |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观察血尿程度
(3)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
(4)饮食:多饮水可稀释尿液,以免血块堵塞尿道
(5)行膀胱全切肠道代膀胱术的病人,按肠切除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
(2)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冲洗1~3天,应密切观察膀胱冲洗引流液的颜色,根据引流液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整冲洗速度,防止血块堵塞尿管。
(3)膀胱肿瘤电切术后6小时,病人即可进食,以营养丰富、粗纤维饮食为主,忌辛辣。
(4)持续胃肠减压,排气后从糖水、米汤开始,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直至普食。
(5)回肠膀胱术后正常造瘘口肿胀、鲜红、潮湿,如果灰暗且发绀,则可能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碍造成的。术后第7天即可测量造瘘的大小,但在6~8周内造瘘口仍会持续地收缩。
(6)预防感染
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叩背、咳痰,适当运动等。
(7)引流管的护理
1)回肠膀胱或可控膀胱因肠黏膜分泌粘液,易堵塞引流管,注意及时挤压将粘液排出,有贮尿囊者可用生理盐水每4小时冲洗1次。
2)拔管时间:回肠膀胱术后10~12天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为佩戴皮肤造口袋;可控膀胱术后8~10天拔除肾盂输尿管引流管,12~14天拔除贮尿囊引流管,2~3周拔除输出道引流管,训练自行排尿。
健康教育
1.术后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禁止吸烟,对密切接触致癌物质者加强劳动保护。
3.用药指导。若病情允许,术后半个月行放疗和化疗膀胱保留术后病人能憋尿者,即行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是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的措施。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两年。
4.定期复查
5.自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