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又称恶性葡萄胎,是指病变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近处或远处器官。肉眼可见水泡状物或血块。显微镜下可见葡萄胎组织的滋养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并有出血和坏死,但仍可见变形的或完好的绒毛结构。
(一)病因
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有5%~20%的葡萄胎可发展成侵蚀性葡萄胎,大多数侵蚀性葡萄胎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
(二)临床表现
1.病史 侵蚀性葡萄胎大多继发于良性葡萄胎,病人均有葡萄胎病史,多发生在葡萄胎清除术后6个月以内。
2.阴道出血 是侵蚀性葡萄胎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葡萄胎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合并有阴道转移结节破溃时可发生反复大出血。
3.转移灶表现 侵蚀性葡萄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较少见。出现肺转移时,病人往往有咯血。
(三)辅助检查
1.血和尿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2.胸部X线摄片。
3.超声波检查。“落雪状”“蜂窝状”
4.组织学诊断。
(四)治疗原则
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年轻未生育者可保留子宫,需手术治疗者主张先化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五)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化疗副作用有关
2.潜在自尊低下 与长时间住院和接受化疗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转移
4.营养低下 与使用化疗药物有关
5.恐惧/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及对未来妊娠担心有关
(六)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了解病人既往面对应激情况的反应、方式,并指导病人此次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2)对病人做好病室环境、病友及医护人员的介绍,减轻病人的陌生恐惧感。
(3)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病人和家属树立信心。
(4)让病人诉说心理痛苦及失落感,接受事实。
(5)介绍化疗方案及药物的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的常识,以减少顾虑。
2.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记录出血量。流血多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阴道排出物,有水泡样组织及时送检并保留纸垫,以便评估出血量及排出物的性质。
3.做好术前准备 配血备用,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催产素、抢救物品及药品。
4.转移病人的护理
(1)阴道转移
1)禁止做不必要的检查和使用窥阴器,尽量卧床休息,密切观察阴道有无破溃出血。
2)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物品、配血。
3)如发生转移灶破溃大出血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可用长纱条压迫止血,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严密观察出现情况和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有无感染及休克。
纱条必须于24至48小时内取出,取出时必须做好输液、输血及抢救的准备。若出血未止可重新填塞,记录取出和再次填塞的数量的同时给予输血、输液、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肺转移
1)卧床休息,减轻病人消耗,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并吸氧。
2)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及化疗药。
3)大量咯血时有窒息、休克甚至死亡的危险,给予头低侧卧位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轻击背部,排除积血。
(3)脑转移
1)严密观察病情。
2)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止血剂、脱水剂、吸氧、化疗等。
3)预防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防跌倒、吸入性肺炎、角膜炎、压疮等情况的发生。
4)做好hCG测定、腰穿的配合。
5)昏迷、偏瘫者按相应的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5.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病人化疗的副作用及疼痛等不适症状。
(七)健康教育
1.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进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注意休息,不过分劳累,阴道转移者应卧床休息,以免引起破溃大出血。
3.注意外阴清洁,以防感染。
4.恢复期节制性生活,做好避孕。
5.出院后严密随访,警惕复发。第1年每月随访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持续至3年后改为每年1次至5年。随访内容同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