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Wen 2019-12-22 04:36 04:36
    142
    1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类型

    最常见多属中央型

    多周围型,女多见

    多中央型,多发大支气管

    多发大支气管

    特点

    老烟鬼+易被纤支镜发现+最常见+放化疗不敏感

    易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对化疗和放疗最不敏感

    高度恶性,预后最差,有内分泌功能,放化疗较敏感

    恶性度高,生长快,预后差,较少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吸烟

    多年每日吸烟达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化学职业因素

    某些工业部门和矿区职工,肺癌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铬、镍、铜、锡、砷、放射性物质等有关

    体内因素

    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等,也对肺癌的发生产生影响

    生物学方面

    p53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mm23-H1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

      (二)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癌肿增大后,常出现
    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

    晚期(肿瘤扩展引起的症状)

    剧烈胸痛

    病变累及胸膜所致

    气促

    侵犯胸膜→胸腔积液(多血性)所致

    膈肌麻痹

    压迫或侵犯膈神经

    声音嘶哑

    肿瘤压迫喉返神经

    吞咽困难

    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肿瘤压迫上腔V致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可伴头痛、头昏等

    非转移性全身症状

    骨关节综合征(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Cushing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原则(手术为主)

    手术治疗

    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及纵隔淋巴结

    化疗

    小细胞癌首选,非小细胞肺癌主张手术后再放化疗

    放射治疗

    局部消除肺癌病灶的一种手段,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

    其它

    局部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

      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等因素有关

    低效性呼吸形态

    与肿瘤阻塞支气管、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有关

    焦虑/恐惧

    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疼痛

    与手术所致组织损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措施(要点)
      (一)术前护理
      1.减轻焦虑
      2.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3.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手术后感染
      4.术前指导
      (二)术后护理
      1.维持呼吸道通畅
      2.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3.体位
      
    病人意识未恢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血压稳定后——半坐卧位
      
    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健侧卧位
      
    全肺切除术者——1/4侧卧位(防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
      4.减轻疼痛。增进舒适
      5.维持液体平衡和补充营养
      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应控制钠盐摄入量,
    24h补液量<2000ml,速度20~30滴/分为宜
      6.活动与休息
      7.伤口护理
      8.维持胸腔引流通畅
      
    引流出多量血液(100~200ml/h)——活动性出血。
      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一般钳闭,以保证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
    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出院返家后数星期内,仍应进行呼吸运动及有效的咳嗽。
      2.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近,戒烟。
      3.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每天有充分的休息与活动。
      4.若有伤口疼痛、剧烈咳嗽及咯血等症状,返院治疗。
      5.化疗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和胃肠道反应,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血象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1
    • 我是医生 SVIP会员 2019-12-22 18:16 18:161楼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咳嗽、咯血、喘鸣、胸闷、气急、体重下降、发热。

      (二)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Horner综合征,横隔升高,运动消失等。

      (三)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四)肺外表现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杵状指、分泌促性激素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分泌肾上腺皮质样激素物引起的症状(Cushing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高血钙症、类癌综合征等。

       二、检查

      (一)X线检查(包括平片、体层摄片等)肺部发现圆形或类圆形阴影,局限性肺不张或胸腔积液。                                                       

      (二)痰或胸腔积液癌细胞阳性。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或刷检,确定病理类型,尤其适用于中央型肺癌。

      (四)胸部CT或磁共振(MRI)检查发现局部阴影或肺不张,了解肺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五)经皮肺穿刺活检,局部淋巴结活检,胸膜活检,胸腔镜活检或纵隔镜活检确定病变及病理类型。

      (六)剖胸活检:

      (七)同位素亲肿瘤扫描此鉴别恶性与良胜肿瘤。

      (八)同位素全身骨扫描排除骨转移情况。

      (九)化验癌胚抗原(CEA),神经无特异性烯酸化酶(NSE)等含量明显增高。

      (十)DNA定量分析活检标本,胸积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DNA含量异常增高

      或出现异倍体、多支持肺癌。

      (十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采用18FDG扫描,局部放射性愈高,愈支持肺癌,同时可以探查全身转移情况。

       三、早期诊断标准

      (一)   40岁以上,吸烟>400/年的患者,出现咳嗽、咯血。

      (二)原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咳嗽频繁,咯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且经治疗34

      周无效者。

      (三)反复同一部位发生肺炎,特别是段性肺炎。

      (四)有咳嗽症状伴局限性哮鸣音而治疗后不消失者。

      (五)原因不明的肺脓肿,中毒症状不明显而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

      (六)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呈进行性增加者。

      (七)出现肺癌的肺外表现者。

      (八)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结核并发疤痕癌)。

        以上为肺癌的可疑者,应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并结合放射治疗,全身化疗,生物治疗,电化学治疗。高热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局部放射介人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措施。

       一、手术治疗

           对较局限的病例,手术应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适应证

                     确诊为1H期肺癌,而无禁忌证者首选手术。经过各种检查仍无法确定为mW期患者,应争取剖胸探查。

                     对临床高疑肺癌但经多方检查无法确诊者,应尽早慎重考虑开胸探查。

                     皿期肺癌经放射治疗或化疗病灶缩小或原有手术禁忌证,经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者。

                     中晚期病例,估计治愈可能性小,但症状严重,经各种姑息治疗方法,仍不能控制者,可考虑行姑息性手术治疗。

          (二)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适应证1期(局限型)或经化疗、放疗后得以控制的非小细胞肺癌。

          (三)禁忌证①已有广泛的胸内或远处转移者。②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患者。③其他严重程度病变如出血倾向或大量胸腔积液者。④隆突固定,增宽,⑤隔肌及声带麻痹。

       二、放射治疗

          (一)适应证①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变比较局限。②配合手术治疗:术前、木后及术中放疗。③缓解压迫症状,出血,减轻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④骨转移局部止痛治疗,⑤小细胞肺癌预防性全脑照射。

          (二)禁忌症①晚期恶液质患者。②合并感染或有大量胸腔积液。③心力衰竭或严重活动性肺结核和肺气肿。④肺癌需作大面积照射而肺功能又严重不全。⑤wBC2030X109、或血小板<35xl012。⑤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

       三、化学治疗

      (一)适应证①病变较晚,不适于手术的病例,特别是有远处转移或播散趋向患者。②手术或放疗后出现转移者或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例。③作为手术后或/和放疗后的辅助治疗,④某些特殊情况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肿瘤压迫呼吸道,心包或胸腔积液。⑤ 小细胞未分化癌首选化疗。

      (二)禁忌证①晚期恶液质患者。②严重并发症及心,肝,肾功能障碍。③WBC2.030Xl09

      (三)肺癌化疗的模式

      1.晚期或播散期肺癌的全身化疗①诱导化疗:一开始就采用化疗。目的是取得症状的缓解。②补救治疗:开始使用的化疗方案治疗失败,需换用其他方案化疗。

      2.辅助化疗:术后或放疗后所采取的化疗。术后化疗应为46个周期,术后1月内开始。

      3.新辅助化疗(起始化疗):指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手术或放疗)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使用化疗。目的:使肿瘤缩小及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

      4.放化疗并用:  ADM  DDP  TAXOL  GEM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目的:改善肿瘤完全消退率及生存率,降低治疗毒性和减少严重的长期后遗症。。

      5.特殊途径化疗:①胸腔内,心包内化疗。②动脉插管化疗: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

      (四)常用化疗药物及化疗方案

          1.常用的化学药物:环磷酞胺(CTX)、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ADM)、足叶乙甙(VPl6)、顺铂(DDP)、卡铂(CBP)、氨甲喋呤(MTX)、长春花碱酰胺(VDS)、长春花碱(VLB)、丝裂霉素(MMC),5一氟脲嘧啶

      5-FU)、环已亚硝脲或甲基环已一亚硝脲(CCNUMeCCNU

          2.肺癌化疗有效的新药物

            异环磷酰胺(IFO):15g/m2/dD1~D5

            吡喃阿霉素(THP):2050mg/m2/dD1~D5

            长春碱酰胺(VDS):253mg/m2D1D8

            足叶乙甙(VP16):  60100m/m2D1~D5

            异长春花碱(NVB): 25mg/m2D1D8

            泰素(TAXOL    135175mg/m2

            泰素蒂(TAXOTERE   60mg/m2

            健择(GEM    8001000mg/m2

            托泊替康(Topotecan):152mgm2D1D5

          3.常用化疗方案

      1)小细胞肺癌:EPVP16+DDP)、CECBPVP16)、ACEADM+CTX+

      VP16)、CAOCTX+ADM+VCR)、VIPVP16IFO+DDP)、Taxol+CBPDDPCOMECTX+ VCR+ MTX)、ICE  IFO+ CBPVP16)、Topotecan

      2)非小细胞肺癌: CAP  CTX+ ADM+DDP)、  CAMP  CTX+ADM+MTX+DDP)、MFPMMC+5Fu+DDP)、MICMMC+IFO+CBP)、CECBP+VP16MVPMMC+VDS+DDP)、MVCMMC+VDS+CBP)、Taxol+CBPGEM+CBPDDPNVB+CBPDDPIVPIFO+VDS+DDP

      四、生物治疗

        指用生物制剂来治疗肿瘤,即应用生物活性因子或活性细胞,通过机体的生物反应,来直接或间接地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目前主要生物治疗方法有:①干扰素(IFN)。②白细胞介素(IL)。③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④肿瘤坏死因子(TNF)。

      五、介入治疗

         通过介人技术局部应用各种化疗药物,主要适应于无法手术而一般清况良好的肺癌患者或配合手术的术前治疗。

      六、中医中药治疗

      七、其他包括电化学治疗,高热治疗及肿瘤基因治疗,  NdYAG激光治疗等。

      [疗效标准】                                              

            一、治愈(完全缓解,  CR)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至少4周。

            二、好转(部分缓解,  PR)病灶缩小50%以上,且无病灶增大和(或)新病灶发生,时间不少于4周。

      三、未愈(无变化,NC或进展PD)病灶缩小不超过50%或增大不超过25%。如为多个病灶,则以各病灶最大垂直直径乘积之和计算,或一个或多个病灶大小之和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的病灶。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