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不过在中国古代,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对疾病缺乏了解,“治未病”和“治欲病”,实际上难以实现。
不过,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认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在疾病发生前或者发生的临界点进行治疗,真正达到“治欲病”的目的。
近期的《自然》上就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科学家发现,在肺鳞癌患者中,那些没有变成真正癌症细胞的癌前突变细胞,便能够触发免疫抑制。并且,当它们发展成为原位癌,而还未成为浸润性的恶性肿瘤时,就已经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逃逸了。
而当发现了癌症的这个秘密后,就可能以此为突破口,找到隐匿的原位癌的踪迹,及时帮助高危患者预防和治疗。此外,这还表明,在肺鳞癌发生的最早期,免疫治疗可能就有发挥的舞台。
该研究由法国科学家领导的多国团队完成,论文的通讯作者是Jérôme Galon和Céline Mascaux,第一作者是Céline Mascaux和 Mihaela Angelova[1]。
Céline Mascaux博士(marseille-immunopole.org)
进入晚期癌症,对于大部分人可以说是陷入绝境。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即使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助力,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
因此,癌症的早治显得极为重要。据评估,在美国,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每年就能拯救7万名肺癌患者的生命[2]。
但是,这还不够,全世界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数超过百万,科学家想帮助更多的人。
目前,CT成像技术已经能让人们在极早期就发现不少癌症,并清晰地分辨不同时期的癌变组织。
一般癌变组织按照形态,大致可以分为:癌前病变期——原位癌期——浸润期——转移期等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情况逐步恶化,也越来越难治,并且,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癌前病变期的组织,细胞出现了改变,但还不是真正的癌细胞;而当形成原位癌,则属于真正的癌症了,不过还局限在上皮内皮中,没有浸润到其他组织中,所以又叫浸润前癌,是癌症的最早期形态;而浸润期、转移期就是真正的恶性肿瘤了。
原位癌实际上处于癌症的临界点上,可以认为是癌症的胚胎,是它最脆弱的时期,也是阻击癌症的最佳窗口。(癌前病变组织不一定能发展成为癌症组织,在这个时期治疗,可能发生过度治疗。)
癌变组织的不同形态(lookfordiagnosis.com)
不过,光凭组织形态,恐怕还是力有未逮,大部分的早期癌变组织还是难以察觉,白白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癌症组织更准确的标准物。
如何才能找到标志物呢?要深入了解疾病,就需要从头到尾知道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人员从77名肺鳞癌患者中取了122份活检组织,这些组织按照形态被清晰地分为9个时期(癌前病变期、原位癌期等又按严重程度进行了细分)。
肺鳞癌分期
他们对这些不同时期组织的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进行多组学分析,检测这期间转录组、代谢组以及免疫反应的变化。
确实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现象,包括:
(1)在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化的最早期,便被免疫系统察觉;
(2)随着带突变的细胞不停积累,会引发越来越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3)而高度的癌前病变组织便已经开始触发固有的免疫抑制。
也就是说,在癌前病变期,免疫系统已经开始发挥免疫监视作用。而这个时期,癌前病变细胞也开始修炼免疫抑制能力。
到了原位癌期,癌变组织已经能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逃逸了!
当然,既然在浸润前的癌变组织中,已经发生的肿瘤免疫和免疫抑制反应。那么我们也可能以此为线索,找到以前难以发现的原位癌组织,从而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此外,由于发生了免疫抑制,理论上这表明,免疫治疗在这个时期就可能用于新辅助治疗,阻止肺鳞癌向恶性浸润性癌症转化。这对于那些对于临界点的高危肺癌患者来说,有重要意义。
虽然该研究是在肺鳞癌中进行的,但是考虑到癌症免疫抑制的普遍性,这个发现或许可以推广到其他癌症浸润前治疗中。
因此,更多隐匿着的原位癌的小尾巴,要被科学家抓住了。这将为真正实现“治未病”和“治欲病”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神叨叨
我们之前报道过的癌前病变组织鉴定和癌细胞成仙之路。癌前治疗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癌前治疗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下一场革命
如果想及时获取第一手科研资讯,那你绝对不能错过瞬息~而瞬息又推出了全新版块——瞬间。瞬间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
只要有那么一瞬间,有一百万种可能。点击瞬间图片,分享你此刻的医学时光吧,朋友们!
对,就这个图,点就行!
参考文献:
[1] Céline Mascaux et al. Immune evasion before tumour invasion in early lung squamous carcinogenesis. Nature, 2019, Doi.org/10.1038/s41586-019-1330-0
[2] Goldberg S W, Mulshine J L, Hagstrom D, et al. An Actuarial Approach to Comparing Early Stage and Late Stage Lung Cancer Mortality and Survival[J].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2010, 13(1): 33-46.
本文作者 | 低温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