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
    • 杨学宁医师 2020-01-20 17:51 17:51
    2028
    19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pdf


    ▶ 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鼻病毒
    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人偏肺病毒
    副流感病毒1/2/3/4
    人博卡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肠道病毒
    EB病毒
    人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麻疹病毒
    …………


    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普通冠状病毒(229E、OC43、NL63HK和HKU1)在世界各地极为普遍,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潜伏期一般为2至5天,平均为3天。SARS、MERS潜伏期为2-14天,武汉新发冠状病毒未有新的资料补充前潜伏期暂参考2-14天。

    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0.2%过氧乙酸及含氯消毒剂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MERS患者在血液和粪便均能检出病毒核酸,需做好防护。

    预防措施
    特异性预防——疫苗,疫苗的研制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间较长,解决病毒繁殖问题是其难题。
    非特异性预防——保暖、洗手、通风、勿过度疲劳及勿接触病人,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
    同时具备以下4条病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1)发热(>38℃);
    (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d,病情无明显改善。

    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指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发热(体温≥38℃);
          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重症不明原因肺炎需在满足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情况下,同时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

    (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分;

    (2)氧合指数≤250mmHg(1 mmHg=0.133kPa);

    (3)多肺叶浸润;

    (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5)血尿素氮≥7.14mmol/L;

    (6)收缩压<90 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3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19
    • 我是医生 SVIP会员 2020-01-21 00:51 00:511楼

      1.目前针对冠状病毒,或者其他亚属病毒,没有确切有效药物治疗,包括奥司他韦(达菲)这类药对冠状病毒是无效的;
      2.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病程及演变部分与SARS相似,部分患者(25%左右)是会在第五六天出现进展快速的肺损伤,而且进展很快,不及时治疗(激素抑制免疫)会有严重后果。病情进展来自于自身免疫对肺组织的攻击,目前没有特定触发因素,治疗上就是尽早使用激素抑制免疫避免进一步肺组织损害,但这样同时压制了免疫应答使得免疫系统难以完成病毒感染病程中关键的自身抗体形成,治疗主要是支持对症和适度的压制免疫(针对肺部有病损患者)。

    • 我是医生 SVIP会员 2020-01-21 01:00 01:002楼

      目前看最主要的症状是难以理解的浑身不适,部分患者甚至不发烧,多数患者发热不明显,低热。

    • 我是医生 SVIP会员 2020-01-21 01:06 01:063楼

      病例定义:
      (一)观察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条: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旅行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甚至“白肺”,胸腔积液少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规范(2016年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规范(2019年版)》),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二)确诊病例
      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三)危重症病例
      符合下列任一条:
      1、呼吸衰竭
      2、脓毒症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 我是医生 SVIP会员 2020-01-21 04:14 04:144楼

      ▶有关传染性:
      1.存在人传人的传播方式;
      2.很大比例患者没有严重症状,筛查和鉴别诊断困难,这些患者可能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3.可能潜伏期较长,这也可能是传播高危因素;
      4.发烧时可能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需要高度警惕;

      应对措施:
      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外出,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在人群聚集地的暴露;
      无论症状是否严重,一旦发热自我隔离;
      发热者要注意血氧饱和度,一旦持续走低,马上到医院做RT_PCR,有影像证实肺部感染(一般会是双侧,这个是区分和普通肺炎最普遍的现象),尽早使用激素控制肺部损害。因此需要准备个指夹式血氧饱和度仪在身边。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1 08:29 08:295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本月公布的临时指南,考虑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还没有完全明确,主动预防仍然是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 对于医务人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N95级别的口罩,并做好眼部防护(如护目镜或面罩),并穿着有防水性能的长袖衣服。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应避免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接触;日常生活中,也鼓励勤洗手;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也呼吁,要避免接触农场或野生动物。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4 14:20 14:206楼

      患病者平均年龄较大

      并非每一份公示都会披露新增患病者的基本情况。在有限的44份数据中,我们发现,患病者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男女患病者的数量并无明显差异。这与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的“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的情况基本相符。

      不过,病毒是否会适应突变,依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比如,1月21日北京确诊的五份新增病例中,除了一位18岁的女性患病,其他四位患病者年龄也在40岁以下,这在1月20日之前披露的病例情况中极少出现。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4 14:21 14:217楼

      发病时间多在3-5天

      再次结合公开报道,我们获得了27份患病者的时间线数据,包括他们抵达/离开湖北,直至确诊的时间。

      下图可见,在排除媒体报道/患者披露时间有误的情况下,新型肺炎的发病时间较短,集中在3-5天间。从抵达/离开湖北、发病到确诊的时间线来看,部分患病者仅在武汉停留了较短时间便患病,可见其传播风险——如,北京卫健委披露的一份病例:海淀区39岁男性患者,1月3日抵达武汉,1月4日回京,1月9日出现了发热症状。

      同时,根据已知的这些时间线,我们会发现,目前所确诊的病例,其感染场景基本还在1月5日至20日之间。因此,考虑到疾病的潜伏期,20日之后的新型肺炎,是否出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还有待关注。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4 14:23 14:238楼

      死亡案例多伴随基础疾病

      面对不断上升的患病者数量,公众一直在担心的问题,是疾病的“凶险”性。即,它目前具有怎样的致死率?

      前文已经谈到,全国死亡病例已累计17例。我们收集了第一批9份死亡病例的详细情况,如图所示:


      可以看到,已有死亡案例的典型特征,是患病者整体年龄较大,目前集中于武汉爆发的病例中。而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除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还与他们本身带有的基础疾病有关。

      因此,与我们关于性别和年龄的发现相符,面对当前的新型肺炎,体质相对较弱、带有各类基础疾病的人群有更大风险。在年轻人纷纷带上口罩、采取防护措施的同时,中老年人同样应该重点预防。毕竟,没有人希望“死亡案例”这一指标会继续上升。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4 14:37 14:379楼

       Q1 记者:近期我们也采访了很多一线医护人员,有说法认为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对自己、对他人都更好,您是医生,也是一个被确诊的患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劲农:发热低于38℃,可自行退热,无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

      不建议轻症患者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


       Q2  记者:现在也是流感高发季,很多症状很相似,有没有相对特别的症状能帮助我们鉴别是否受到了感染?

      张劲农:这个无法自行判断。发热(也有部分患者起病之初无发热症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表现,另伴有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到医院就诊,做甲、乙流核酸检测。


       Q3 记者:您对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建议?

      张劲农:有多套房的患者,最好独居。无多套房患者要独居一室,关门,不要与其他人共享卫生间,粪便也会传染。独居时无需长时间开窗,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建议多喝鸡汤,喝到发汗,体温升高有利于抗病毒。


       Q4 记者:有市民担心,居家隔离会加剧病毒扩散,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张劲农:市民有这样的担心完全理解。现在最危险的不是病人,是健康带毒者和到处乱跑的轻病人。居家隔离患者要发动社会力量管理,居委会专人负责饮食问题,社区医生经过培训进行家庭管理。


       Q5 记者:是否一发热就要去医院?

      张劲农:在这场防疫战里,要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力量。尽快培训社区医生,患者可以居家打电话或通过微信群联系社区医生,轻症患者由社区医生(最佳防护)先到家庭看,再决定患者是否去定点医院,以免被交叉感染。


       Q6 记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痊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解除隔离?这个时间一般是多久?

      张劲农: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精神恢复就是好了。当然最后的判断还得依靠医生,要以化验指标和症状是否彻底消失决定是否痊愈。

      目前定义连续2次冠状病毒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在可以检测病毒之前,尽可能延长隔离期以防万一,一般是两周。

       

       Q7 记者:很多人现在在大量囤积奥司他韦、板蓝根、三九感冒灵等抗病毒药物,将这些药物作为预防药物,到底有没有意义?

      张劲农:不懂医,胡乱囤积药品,有病不找内行治,有可能反而害了自己。


       Q8 记者:您如何看待武汉的封城措施?

      张劲农:防止疫情全球蔓延,封城和禁止乘坐公共交通都是有效的措施,但需要配套措施。如鼓励私家车和电动自行车出行。对无车一族来说,电动自行车恐怕是广大市民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特殊时期,包括武汉城中心的几座桥,要划出电动自行车车道,允许过桥。

      对滞留武汉的外地居民,可以采取投亲靠友和政府免费提供住处,防止他们找机会逃出城外。



      轻症病人在家隔离

      “轻症患者我们建议在家隔离服药治疗,治疗效果和到医院打针是一样的,而且在家治疗休息好、伙食好,更利于这个病的康复!”

      “我们劝导轻症病人居家隔离治疗,因为治疗上没有必要住院,完全是出于对病人的安全考虑,避免医院交叉感染!”

      孙国兵告诉记者,轻症病人在家隔离治疗比住院治疗要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没有特效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休息和营养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家里伙食和休息都会比医院好。”孙国兵还说,居家隔离也是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可以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

      孙国兵所说的轻症病人是指仅有咳嗽、低烧、不喘气。每一个在湖北省新华医院就诊后被判断为轻症的病人,这里的医生都劝导他们居家隔离服药治疗。听从他们医嘱的病人都会建一个档,并在隔离期间电话随访指导。目前这家医院收治的病人有80%是在居家隔离服药治疗。


      在家 怎么隔离呢? 

      分房居住,病人单独住一间,吃饭送到房间单独吃。包括病人房间在内的所有房间和客厅、厕所均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晚上睡觉时窗户要留缝。

      症状完全消失两周后,病人就可以走出隔离房间了。

      “一天吃四个鸡蛋,蒸成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蛋羹。”四个鸡蛋是孙国兵开给居家隔离治疗病人的营养处方重头戏,他还要求病人正常平衡饮食外,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我们对疾病的判断和作出的处置一定是严谨的,是从治疗和病人安全出发的。”孙国兵呼吁正在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而焦虑的病人:“请相信我们,听从我们的医嘱!我们一起来抗击!”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4 17:27 17:27
      红米
      10楼
      转:“钟南山:“这些疫情其实在近30年都有出现,但是以前没这么重视”。
      类似这样的病以前其实都应该有,但是那时检测方法没那么先进,所以没有特别的提出来,天气热了后,它自然消失。其实SARS那时感染总人数在全世界也只有8273人,死亡总人数775人。这跟患流感的人的数量简直不好比,美国从2019年10月1日到2020年1月11日,三个月患流感的人数就达1300万-1800万,死亡人数6600-17000,简直就不是一个数量级,流感的死亡人数都超过了当年SARS的感染总人数。会不会是人类对SARS的反应过激了?到目前为止,武汉肺炎也不过就是感染了500多人,死了十几个人,还都是老年人,我们是不是对这个病反应过激了?如果致死率不高,该病毒对热又敏感,那么等天气热了的时候,就会自然消失,这样就没那么可怕,这是相对于其它病来说。致死率更高、传染性更强的已知病还有很多。但是请大家不要误会,我这里不是说不要重视,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做好隔离,做好防范就可以。”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5 09:18 09:1811楼

      社会的恐慌也是发热门诊工作量大的重要原因。

      网上问诊的,有担心家里狗感冒传染人的,有15分钟量一次体温最后也没量出所以然的,然后反复觉得自己是潜伏期,各种担心,包括一些医务人员,被谣言己经弄得失去了判断力。

      建议,先网上问诊,别轻易去发热门诊,退一万步讲,就是得了新冠肺,80%也是隔离或居家隔离,休息自愈。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5 09:37 09:3712楼

      1除了勤洗手外 还要勤洗脸 特别是接触了可疑病例 

      2 口鼻保护了 眼睛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染部位 这期间尽量不要带隐形眼镜 如果有可疑接触 用人工眼泪水冲洗一下 平时可以带上眼睛为好 作为一个初级阻隔。

      3 理论上酒精是杀不死多数病毒的 最好用10% 的bleach也就是漂白粉消毒 杀病毒比酒精好多了还经济 但要注意漂白剂的副作用及腐蚀作用 不要弄到眼睛上和接触小孩子 配制 九份水一份bleach即可 

      4 如果从国内到加拿大或在国内有可疑接触 先自我隔离14天 如果有症状又在14天之内从国内来直接去医院急诊 不要到家庭医生诊所 因为家庭医生诊所没有任何检测治疗及隔离办法 也要送急诊 还增加了其它人感染机会。

      5 现在还没有人说也没有研究证明但 我个人认为家中动物也应管好尽量减少与其它动物接触 动物可以传染人已经知道 但是人传动物 动物传动物这些还有待研究 总之小心为好 但是不要恐慌 从现在的数据看 新型病毒的死亡率远低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 SARS  


      谷世安

      呼吸专业 硕士 

      博士主要是病毒研究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5 12:10 12:1013楼

      不要吃野味。目前高度怀疑nCoV来自市场的野味。既往的多次冠状病毒流行也多与野生动物有关。我国的很多野生动物被吃到灭绝,与国人爱吃野味有关。国人已是吃出国门,吃到全世界,危及世界很多的野生生物的生存了。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1980年代甚至更久远,那个年代,我们几乎是天天接触这类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病毒,平时其实相关的死亡率也较高。现在是偶然接触,出现身体的过度反应的机会自然是增加和集中流行发热的机会也高。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5 12:23 12:2314楼

      大家可以看看香港的历史,当年英国人到了香港,因为与中国人混居,结果,3000英国兵在一年里因为各种疾病死亡和无法战斗的达到三分之一,调查发现是卫生问题:中国人是人畜混居,什么鸡猪牛之类的,排污都是没有系统等等。不知大清国是否有生物战的概念!

      英国人于驱赶华人,并禁止华人进入英国人居住地(不知这是否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由来。但我们这里只讲卫生层面的),加强卫生等,很快英国人的损失就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虽然比英国本土和印度高,但还能够接受了。


    • 杨学宁医师 管理员 2020-01-25 12:25 12:2515楼

      还将看到各种消息,以好消息的名义,增加各种恐慌也会出现。

      例如,各种所谓的药品特效药的出现,各种中药方等,总之所谓的特效药在近期肯定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各种类似寻求点击量的信息。

      有些人和组织就是如此恶心。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