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更知道心惊!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31700
武汉新冠状病毒肺炎来势凶猛
在武汉卫健委12月30日的紧急通知中
就提及到该市华南海鲜市场
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
钟南山教授推测病毒来源
很可能是来源野生动物
而疫情爆发初期
病患也多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由于华南海鲜市场距离汉口火车站
只有数百米的距离
这使得本次风波从一开始就显出了险恶的一面
虽然已被当地政府关闭
但随着新型肺炎病例增加
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
商贩暗售野味的事实
也逐渐进入公众视线
以下就是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
疾病爆发前的内部照片:
疑似新冠状病毒肺炎始发地的
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本身
更类似于“有海鲜卖的农贸市场”
环境脏乱,下水道恶臭扑鼻
动物皮毛、尸体、内脏
被丢弃在巷子尽头
市场中“海鲜”并没有多少
反而更像是一处售卖野味的场所
其贩卖的动物制品大多为猎捕而来
从该市场一个档口流出的
一张价目表可见
有相当多种类的疑似野生动物
在该市场贩售
这里的“野味”品种繁多
活孔雀、活蝎子、活狐狸
活果子狸、活梅花鹿、活狼仔
活鳄鱼、活鸿雁、活竹鼠等
大部分明码标价,四周配有动物图片
最贵的是小活鹿
售价6000元
活鸵鸟4000元一只
活孔雀和活狐狸500元一只
最便宜的蜈蚣,5元一条
还有部分野味未标明价格
价目表上还标注可以:
活杀现宰, 速冻冰鲜
送货上门, 代办长途托运
在候鸟迁徙的鸟道上
捕鸟者用网捕捉野生鸟类
在运到该市场贩售
“一丘之貉”的貉
豪猪
下图中
上方笼子里是土拨鼠
下面笼子中是黄麂(小型的鹿)
因为善于跳跃
关起来之前要挑断脚筋
十分残忍
豹猫
果子狸
03年非典时病毒的中间宿主
非典病毒源头是云南的一种
中华菊头蝠(一种蝙蝠)
王锦蛇
据称,很多摊贩合法持证
售卖各种“特种养殖”的动物
群众反复举报却拿他们没办法
披露出来贩售的动物
孔雀、骆驼、珍珠鸡等是正经特种养殖
狐狸、貉、海狸鼠等是皮毛淘汰动物
鸿雁、狍、小麂、竹鼠和野猪等
偷猎洗白的可能性很高
旱獭、狗獾、猪獾和东北刺猬
压根就不可能是养殖的
这些动物很可能在秋季被捕获
集中在卫生条件极差的环境中
圈养填食催肥
依赖各种兽药苟延残喘
待到过年之时上市销售
几年前网民还举报过该市场
将被盗而来的宠物狗
充当肉狗进行屠宰贩卖
拉布拉多,哈士奇,萨摩耶等
都一度被送上餐桌
武汉卫健委12月30紧急通报后隔天的12月31日记者去华南海鲜市场暗访一家卖野味的商铺仍在偷偷贩卖刚宰杀的野兔
当年非典病毒的宿主后来被认为是“中华菊头蝠”
据报道
与本次新冠状病毒最近缘的病毒
(近缘,并不是一致)
来自舟山的一种菊头蝠
新型冠状病毒与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发布的菊头蝠(分于2017年、2015年在舟山捕获)所携带的病毒有12%的序列差异;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在中华菊头蝠(于2013年在云南捕获)所携带的病毒有20%左右的序列差异;与2003年的SARS病毒也有20%左右的序列差异
而武汉这道“福寿汤”用的食材也是一种蝙蝠
虽然无法直接判定与新冠状病毒有关但风险高于普通食品恐怕是显而易见的
希望当这次风波过去之后
更多的人能知道
吃野生动物并不能怎么滋补
只能带来病毒和寄生虫!
这两日,知名科普期刊《科学人》(Scientific )网站23日转载一项研究显示,引发武汉肺炎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寄生在蛇身上再传给人,包括雨伞节及眼镜蛇。 《科学人》转载的研究,来自发布新研究的网站“对话”(The Conversation)。上述雨伞节又名中国环蛇或台湾环蛇,是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常见的毒蛇。 科学家最早怀疑,武汉肺炎病毒来自当地华南海鲜市场出售的野生动物,这一点已在22日获得中国官方证实。
而发表在《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进一步指出,有证据显示,引发武汉肺炎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传到人类之前,很可能寄生在蛇身上。 研究人员比对了这种新病毒和其他所有已知的冠状病毒,发现新病毒与来自中国的两只蝙蝠的类SARS冠状病毒样本关系密切,但在蝠蝙传染到人体之前,可能已突变。
后来,研究人员再次进行新病毒基因序列的更详细生物资讯分析,显示这种新病毒可能来自蛇。 在野外,蛇经常捕食蝙蝠。 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与蝙蝠冠状病毒的同源性为96%,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源于蝙蝠。
石正丽,1987年武汉大学遗传学本科毕业,1990年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病毒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2017年11月,石正丽团队曾在PLos Pathgens杂志上发表文章,通过对云南某一山洞中马蹄蝠连续五年的样品搜集,他们发现了蝙蝠中的SARS相关病毒(SARSr virus)是人SARS病毒祖先的更直接的证据。
2019年1月8日,石正丽团队的中国蝙蝠携带重要病毒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0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报道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 2003年,SARS爆发之后,很多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的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related coronaviruses (SARSr-CoV))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被发现。 以往研究表明其中一些SARSr-CoV具有感染人的潜力。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与当年的SARS病毒一样,其自然宿主都来自蝙蝠。 对于该病毒如何传染给人类,她介绍,还存在一个中间宿主,但该中间宿主是什么,目前还不知道。 “因为蝙蝠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容易接触的,这么大面积传播是不可能的,一定是通过一个高密度养殖的动物传播的。”石正丽解释道。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人卖蛇,这使得这种新病毒从蝠蝙传给蛇、再由蛇传给人的可能性升高。 但目前关于新病毒如何能同时适应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宿主,还是个谜。 过去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和MERS(中东呼吸症候群)都被归类为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表示首批病患是直接从动物身上感染到此病。 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病毒寄生在动物身上时,可能有一连串基因突变,致使病毒可传给人,且在人体内繁殖。 由于华南海鲜市场目前已关闭,研究人员无法取得当地出售野味的样本,确认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 但上述发现已提供洞见,可据此研发初步的预防及治疗办法。 武汉肺炎再次提醒世人,应该限制食用野生动物,以免感染人畜共通疾病。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检测结果: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存在大量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日报中文网
2020-01-26
两批华南海鲜城的样本共计585份,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33份标本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经调查发现,华南海鲜市场名义上是海鲜市场,但实际上却是个综合市场。
中国日报1月26日电(记者 王晓东)记者今天从中国疾控中心了解到,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该中心病毒病所持续攻坚,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该所首次从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早期确诊的病例,大多来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2019年12月31日,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要求,该所选派专家组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于2020年1月1日凌晨,起草《环境溯源工作方案》。1月1日上午8时赴华南海鲜城,针对病例相关商户及相关街区集中采集环境样本515份,运送至病毒病所进行检测。1月12日,病毒病所专家再次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野生动物贩卖商铺相关标本70份,并转运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两批华南海鲜城的样本共计585份,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33份标本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这些阳性样本分布在市场上的22个摊位和1个垃圾车,其中93.9%(31/33)阳性标本分布在华南海鲜市场的西区。经调查发现,华南海鲜市场名义上是海鲜市场,但实际上却是个综合市场。华南海鲜市场西区存在野生动物交易,尤其是西区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场内部的区域存在多家野生动物交易商铺,而这一区域的阳性标本也比较集中,占全部阳性样本的42.4%(14/33)。综上所述,高度怀疑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对核酸检测阳性的样本,病毒病所采用冠状病毒敏感细胞系开展了病毒分离工作,从电镜观察、PCR和深度测序结果均提示,成功从环境样本中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证实在华南海鲜城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