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将至,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还在增加。
泰国、日本、深圳、北京等都有报告病例出现。
一时间,人心有些惶惶。
后台不断收到读者们的询问:
“到底怎么回事?”
“会不会是第二个SARS?”
“大瘟疫会来吗?”
“你是医学界人士,可否讲讲武汉的病?”
对于这些问题,我不想直接告诉你们。
小鱼惯常喜欢的是“摆事实、讲道理”。
把事实、道理一一摆出来,希望读者看完后,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才能真正让自己信服。
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做,就更加了然于胸了。
1
所谓瘟疫,指的是恶性传染病
它们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一个地区甚至全球,涂炭生灵。
过境后似寸草不生,一片荒芜。
人们对瘟疫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
大家心有余悸的SARS,全球一共感染不到一万人,死亡一千多人,在世界瘟疫榜上,连名都排不进。
上一次真正的大瘟疫,发生在100年前。
1918年,那场名为“西班牙大流感”的瘟疫,狂扫全球,令世人闻风丧胆。
西班牙大流感的威力不仅仅在于消灭了人口,它还改变了历史,直接叫停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书上,有几场著名的瘟疫,大家耳熟能详。
鼠疫,在中世纪席卷整个欧洲,并肆虐数百年,收割数以千万计的人命,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格局。
天花,跟随着欧洲人登陆新大陆后,几乎让印第安人遭遇灭顶之灾。
这里要澄清的是,印第安人并非被欧洲人屠杀殆尽,而是被他们身上所带的天花而灭。
霍乱,伴随着19世纪的工业化而兴起,在两百年间杀死了数千万人。
但是,仅就杀人效率而言,流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对流感最详细的记录始于1580年,当时流感席卷欧洲,夺去万千性命,人们将它称为“闪电般的瘟疫”。
十七世纪,爆发了三次流感大流行。
惊慌的人们,以为这是上帝的惩罚,将其命名为“Influenza”,即“魔鬼”之意,而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流感曾经制造的战绩至今没有任何一种瘟疫可比!
在1918至1919年短短10个月的时间内,西班牙流感在世界范围内杀死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
2
什么样的病会成为大瘟疫?
先说说,21世纪以来的几次传染病大流行。
大家心有余悸的非典——SARS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止2003年8月7日,非典全球感染8422例,死亡919人,病死率为11%。
西非的埃博拉疫情
截至2015年6月25日,自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以来,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1万人,感染人数超过2.7万人。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
这是另一种冠状病毒传染病。
截至2015年6月29日,韩国确诊的MERS患者为182人,死亡人数32人;全球MERS病例为1353例,其中481例死亡。
这些看似可怕的传染病,其威力都不能跟流感相提并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流感的年度流行造成约300万至500万例严重疾病和约25万至50万例死亡。
看到没有,流感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随随便便就几十万。
怎样判断传染病的威力?
影响传染病爆发严重程度的因素与四个因子有关:
致命性如何?
传染强吗?
感染多久出现症状(潜伏期)?
是否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任何传染病,哪怕只符合上述部分特征,都能在人群中传播肆虐。
如果某个传染病能满足上述大多数特征或者全部因素,那就要非常小心了。
首先说致命性
致命性极高的传染病,扩散未见得特别快,人们谈之色变的埃博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埃博拉致死率极高,近半数感染者死亡。
作为传染源的病人,很快死了,传播“戛然而止”。
因此,致命性太强,反而限制了它的传播范围。
再说传染性和潜伏期
艾滋病除了在人际间传播的概率不太高(通过体液血液传播)外,其另外三个因素的得分都很高。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会出现症状。
而艾滋病病毒的潜伏期却具有传染性,众多无症状的传染源“愉快自在”、不知不觉地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这使得艾滋病在悄无声息中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从发现至今,艾滋病杀死了约3600万人。
如果艾滋病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人类大概已经灭绝了吧。
幸运的是,艾滋病虽然还没有疫苗,却已经有治疗手段。虽然还不能治愈,却已经能通过药物让人体与艾滋病病毒共存,令感染者活到预期寿命。
再说说近年来我们最“恐惧”的传染病——SARS
SARS能够通过空气传播,致死率为10%,传染性高于埃博拉。
因此,在短短几个月内传播到几十个国家,全球感染人数超过8000,死亡人数近1000。
但SARS的潜伏期短,患者在刚出现症状就被隔离,避免了将病毒广泛传播。
所以,当人们发现了SARS,迅速采取了公共卫生措施后,SARS疫情就很快得到了控制
3
谁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瘟疫?
疾病的爆发无法预测,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最有可能进化成符合上述烈性传染病四个条件的病原体是流感。
敲黑板!数一数,这篇文章我提了几次流感?
人类流感病毒极易在人际间传播。
它致命性不强,但致病力不弱,传染性强,人群感染率高。
同时,因为流感病毒在出现明显症状前,就具有了传染性。
而且流感轻症患者多,无症状携带病毒者更多,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隔离。
所以,流感极易广泛传播,每年都在世界造成几次流行。
至于治疗,没有特效药治疗流感。
又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突变率,导致研发的疫苗效果不佳。
因此流感疫苗的保护力,远远弱于其他疾病疫苗。
流感还有一个最厉害的绝招——重配。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不同的流感病毒,可能感染同一个动物,然后在它的身体细胞中组装成一种新病毒。
比如,甲型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人流感和禽流感可能同时感染猪,猪就可能成为一个“病毒混合器”,而出现一种新亚型病毒。

新流感病毒产生,可能因为基因突变,也可能因为重配,也可能二者都有。
到底怎么形成的?可能不知道。
如果这种新的流感病毒能传染人,就会非常危险。
因为人类免疫系统对新来的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新病毒得以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从而引起全球大流行。
这就是为什么欧洲人登陆美洲大地,其携带的天花,比枪炮的威力还大,令印第安原住民几近灭绝。
就是因为美洲从没出现过天花,印第安人对天花没有普遍的免疫力。
4
如果发生大瘟疫
公共卫生体系是否能控制爆发?
世界公共卫生体系是怎么建立的?
世界公共卫生体系正是从西班牙流感后开始建立起来的。
人类由西班牙流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国际卫生合作计划。
从费城到新墨西哥,全新的公共卫生服务部门被建立起来,大量临时医院被改建为永久医院,现代医疗制度正式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被固定下来。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成为公共卫生研究的主流方法论。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从SARS开始持续加强
2003年后,我国疾控系统一直以SARS为假想敌,进行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人员培养、能力训练……
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这十多年来,在各级疾控机构里从未停止过。
小鱼为什么这么清楚?
因为小鱼正是从200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疾控中心工作。
这些年来,经历过SARS,禽流感,猪流感,MERS……
比如这次,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深圳马上就制定了应急预案,进行物资储备,培训演练,人员调配,安排了一二线值班等等……
各部门快速反应,迅速联动,全国各地皆如此。
我国的疾控系统,与SARS前不可同日而语。
5
为什么SARS好似一夜之间突然消失?
这是很多人问过我的问题。
一直有传言说SARS是生化武器,要不怎么可能转眼间就销声匿迹。
其实,SARS如很多大瘟疫一样,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后,就阻断了传播。
同时,因为病毒广泛感染人类群体,人类免疫系统在于病毒的对抗中获得了免疫力,再出现这种病毒时,就不那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重症病例了。
所以,瘟疫常常如飓风般来去匆匆。
当年的西班牙流感亦是如此,十个月传遍全球。
但随着全球协作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在第二年迅速下降。

西班牙流感疫情
扑灭传染病的公共卫生措施,无非三点: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只要做到这三点,就能控制传染病大爆发。
因此,再发生西班牙流感那样恐怖的“末日瘟疫”,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6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会成为第二个SARS吗?
1、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
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2、目前来看,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按照传染病爆发性的四个因子推测,其威力不如SARS。
从国内外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情况看,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冠状病毒温和。
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在感染人体后,再演化出更强的传染性和致病力?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毕竟它的基因序列接近SARS冠状病毒,而且变异又是生命的必然现象。
通常来说,病原体是一种生命,在跨种属传播后 ,前期适应较慢 ,后期加速适应宿主后,其毒力在适应过程中降低的可能较大 。
因为,生命体以延续为己任,就如前面所说,如果毒力太强,其实是阻碍了它的生存和传播。
但部分烈性传染病例外, 比如埃博拉。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特征。
因为目前已被识别,全国公共卫生系统已经开始对其进行监控,并在各地启动应急预案。
所以,它成为“第二个SARS”的可能性不太大了。
比如武汉采取了以下措施:
发现“华南海鲜城”这个疫源地之后,马上关停市场进行清洁消毒
发现患者之后,开展隔离治疗,并且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之后,各国陆续开展入境筛查,武汉也启动了出境筛查
再次出现新病例之后,武汉对贩售活体野生动物的市场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各地也在加强监控,发现病例及时送医隔离,并广泛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民众预防意识。
因此,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就算能在初期造成局部流行,却极难在中国甚至全球大面积地区掀起巨大波澜。
7
普通民众如何预防武汉新型流感病毒?
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传染病爆发的三要素之一。
哪怕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成为“第二个SARS”,造成全国大面积的流行。
但是任何人感染上,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所以,我们一定都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免受感染。
下面是WHO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方法,请大家认真阅读、收藏、做到!




除了上述预防贴士,小鱼还要提醒两点:
1、勤洗手:按正确的方法洗手!
外出就餐、旅游等,可随身携带快速易干手部消毒剂,饭前进行手部消毒。(此处应有消毒剂广告,呵呵,可惜没有,大家自行购买大品牌)

2、必要时候,戴口罩!
哪些情况下,要带口罩?
首先要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实在要去,比如去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医院、商场、电影院、车站、机场等),就应该使用医用外科口罩进行防护,且尽量不要逗留过久。
如何选择口罩?
一定要选择“医用外科口罩”!
不是所有的无纺布口罩都是医用外科口罩!
棉布口罩、新材料口罩、凡是带呼气阀的防护口罩因其孔隙过大或存在呼气阀,是不能用于防止呼吸道感染的。(此处也应有口罩广告,呵呵,可惜还是没有,大家按我的提示购买,依然要大品牌!)
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如下图所示:

戴口罩“3个要点”
必须要进行鼻夹塑型,并使口罩始终贴合鼻面部。
必须要在使用中避免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戴前、摘前后、接触外面(污染面)后要洗手。
必须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佩戴已使用过的口罩。

建议转发此文给亲朋好友。
不恐慌,不担忧,按Dr小鱼的要求做,预防胜于治疗,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
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过大年!

END
备注:
流感变异因为原理比较专业,就不在正文赘述了。
流感病毒的变异分两种,一种是抗原漂移,一种是抗原转换。是由于编码HA和NA的RNA基因点突变积累,并导致新的变异株的出现,因人群对新毒株没有抵抗力,于是出现新的流行。而后者是短期内出现一种在人群中未曾流行的HA或HA-NA的甲型流感病毒,当它具备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的能力的时候,就会迅速传遍全球,导致全球大流行。
参考资料
[1]WHO. History of influenza Pandemics[EB/OL].http://www.euro.who.int/influenza/20080702_9,2010-09-01
[2]Kilboume ED .Influenza pandemics of the 20th century [J]. Emerg Infect Dis ,2006,12(1):9-14
[3]《预防流感,来医院看病应如何戴口罩?》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Dr 小鱼 ,主任医师,两个孩子的妈妈,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