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当恐惧凌驾于病毒……对于很多媒体来说,制造恐惧是贩卖热点的重要手段!
    • 胸有朝阳 2020-02-05 16:54 16:54
    152
    0

    作者:王晨光

      来源:科学猫头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本该属于春节的祥和,让亲朋好友相聚

    的日子充满了不安。疫情触发了民众内心的恐惧和脆弱,强化了“生活中仍然有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的意识。恐惧将随着疫情逐渐消退而减轻,但由此留下

    的阴影将会是深远的。每当发生类似事件,生存本能将让人保持高度警惕;与此

    同时,恐惧也会诱发夸大效应,让人从心理到行动均产生超出合理和必要的反应。

    结果是我们被恐惧所控制,恐惧劫持大脑做出各种非理性决定,生活由此失去原

    有的样子,变成一团糟。


      在回答美联社的提问中,世卫组织中国代表高登·加利亚(Gauden Galea)

    表示:据我所知,封锁一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从科学上看属于新事物,以

    前从未尝试将这种手段作为公共卫生措施,因此我们在现阶段尚不能断言它会不

    会发生作用。这样的决定有利有弊,显然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

    面,它表明了(中国)对公共卫生的坚定承诺和采取重大行动的意愿,“封城”

    举措向武汉、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出(这样的)信号,其效果如何尚待观察。


      “封城”举措对遏制疫情是否有效尚待评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一行动

    给武汉及周边疫区乃至全国各地民众带来的恐惧却是实实在在的。如不及时干预

    和扭转,情势还将趋向更加严重。


      人类进化史上,生存本能一直陪伴着我们,但通常是在我们身体面临直接危

    险时,例如饥饿、被野兽攻击或敌人抛来石块时,它才会启动。在当今社会中,

    这类真正的危险很少见,然而与生俱来的恐惧本能却没有随着这些危险的消失而

    消退或减弱。当媒体以煽情的方式描绘和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悲剧,当我们反复

    收看和收听媒体传达的每一个事件细节,尤其当我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

    并主动参与事件本身的讨论甚至付诸行动时,我们已经将自己带入到事件之中,

    而不再是置身事外。换句话说,我们把在媒体上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

    个人经历和经验。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发展至今,民众的大脑每天都在被强迫性地

    接收和加工着各种强制的(如“封城”和各地的交通管制)、指向的(如机构和

    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和暗示的(如外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的各种宣誓和誓师)

    危险信息,不管是否身处疫区,很多民众已经把危机和灾难感填满自己的内心,

    大脑“恐惧中心”被过度激活。如此境况下,生存本能已不能为我们提供生存价

    值,反而使我们处于自己制造的危险之中。


      恐惧从多方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从心理和生理影响着我们

    的健康。恐惧加重焦虑,当空气中充满恐惧和焦虑时,民众变得更加警觉、更加

    敏感,并开始以防御的心态面对周围一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更容易产

    生敌对。在行动决策上,民众更容易做出有利于保护自身不受损失的决定,而不

    是理性的、有利于社会整体的选择和决策。抢购口罩等医用物资、致使武汉疫情

    中心区域出现短缺便是典型的例证;阻断、监视来自武汉疫区的人和物等例证更

    比比皆是。与此同时,我们对异议的容忍度降低,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行事,而

    无视理性建议和行动。


      恐惧和焦虑下,失眠、胃疼、头痛、暴饮暴食和药物滥用等生理性不适也会

    出现。而这些不适的出现又将进一步加重恐惧和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消除内心恐惧?除了控制恐惧别无选择。控制恐惧是解决恐惧问题

    的唯一办法,只要有意识去做,可能比想象的要容易。首先要接受恐惧和恐惧带

    来的心理和生理不适,认识到这是恐惧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有了这种心理准

    备后,可采取一些具体行动去减轻恐惧。可以从源头上切断触发和强化恐惧的那

    些信息,例如不要时时盯着媒体报道的事件进展。那些不厌其烦对细节和进展进

    行循环报道的,通常重点和目的并没有放在对疫情的控制上。一旦人大脑的“恐

    惧中心”被媒体控制,我们便会沉迷其中,任其摆布。


      ——对于很多媒体来说,制造恐惧是贩卖热点的重要手段。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