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不同治疗时期的肿瘤患者该如何就诊?最全建议看这里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报,截至 2 月 05 日,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已确诊 24388 例。肿瘤患者受疾病或抗肿瘤治疗的影响,机体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之一。
肿瘤患者该如何预防感染?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诊疗和随访计划是否需要调整?怎么调整?与大家分享下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专家们给出的参考建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各方专家的观点,公众预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务必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由于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亦可能受影响,机体免疫力低下,更易受到病原菌微生物的侵袭。除了做好以上几点,还要做到:
✦ 建议患者因病就近就诊,减少长途奔波,尤其尽量避免跨市、跨省等跨地域就诊;✦ 就医尽量乘坐私家车,尽量避免乘坐火车、地铁人员密集交通工具;✦ 就诊尽量减少陪同人员数量,如果家中有感冒、发烧或其他可能感染的家属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和陪同人员在医院期间应全程戴口罩预防飞沫传播,避免咳嗽、讲话、喷嚏的飞沫传播病毒;✦ 减少前来医院探望的人数,尽量留在自己病房,减少与病友的接触与交流;✦ 注重社会公德,不随地吐痰,废弃口罩不随意丢弃。
72 小时内有发热的肿瘤患者,建议前往当地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就诊排查;
确诊为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肿瘤疾病相关问题可经肿瘤专科医生会诊后,综合诊治;
对于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普通发热患者,建议综合医院感染科系统诊治,病情平稳后转入肿瘤专科,进行抗肿瘤治疗。
有研究证实,接受化疗、放疗等免疫抑制治疗的癌症患者易并发流感、侵袭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致死。所以此时此刻,癌症病人更应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针对不同治疗时期的患者,专家们在特殊时期给出这样的指引:
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稍加延缓复查;复查提倡网络会诊,建议门诊复查,尽量避免住院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在院时间。✦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以及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对于身体状态正常的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详细评估化疗风险后进行系统化疗,密切监测血常规,避免骨髓抑制造成免疫力低下,若白细胞降低及时使用升白针对症处理。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肺炎表现,若有这些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并就近就诊。✦ 对于年老体弱、多次化疗免疫状态欠佳的患者,建议在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状态后进行化疗治疗,在不明显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和或延长化疗周期。 ✦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建议可按期在当地医院或者原就诊医院门诊执行化疗,在确保与医生做好沟通对肿瘤预后影响不大的前提下 ,适度延缓化疗。✦ 对于放疗中的患者,建议按照医院的整体安排有序继续接受治疗,同步化疗可适度延缓。建议按预约时间报道放疗,无需提前报道;晚班放疗者注意防寒保暖;放疗期间仍应每周复查血常规。
✦ 对于准备开始放疗的患者,在不影响肿瘤预后的前提下,根据主管医生安排适度延缓放疗。✦ 对于准备进行放疗前定位、扫描的患者,可按预约时间进行,亦可稍推后。以上专家指引建议仅供参考,关于诊疗计划具体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请与主管医生商讨,一切以主管医生最终意见为准!
感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孙颖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王峰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邱海波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丽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罗孔嘉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指导
统筹、编辑:陈鋆、研小茜
审核发布:黄金娟、曹蔚玮
投稿及合作:yanxiaoqian@dxy.cn
题图:站酷海洛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