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细胞因子风暴与新冠病毒
    323
    0

    作者:清衣江


      2017年冬天收了两个病人。一个70多岁,多种疾病。另一个50多岁,发病前

    健康。两个病人呼吸衰竭,上了呼吸机,血氧仍然很低。病人不发烧,白细胞不

    太高,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培养阴性。胸片和CT 好像有点肺炎,并不严重。两

    个病人突然之间,所有器官放弃运行。 病因不明,似乎冥冥之中,厄运突然降

    临,不可抗拒。不知道诊断就只能大包围,抗菌素,抗真菌,抗病毒,皮质激

    素……。 所有治疗都没用,2-3天内病人死亡。病人死亡后,才收到呼吸道病毒

    结果。一个病人流感病毒A(Influenza A) 阳性。另一个病人是人类间质肺炎

    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uman metapneumovirus 是2001 年才发现的

    病毒,我是第一次碰上。


      那段时间刚好读到一篇文章,说流感病毒毒性正在增强。而且因为变异,疫

    苗效果差。当时所在的医院,没有要求每个医护人员必须注射流感疫苗。 我以

    前想起了就打疫苗,没想起就算了。这两个病人让我胆战心惊。从此以后,每到

    季节,注射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也是避免自己成为超级传染源。虽然疫苗不是

    100%有效,但有总比没有好。


      两个死亡病人让我想不通,为什么病毒那么厉害? 为什么上了呼吸机,氧

    分压还是上不去? 现在想到,是不是细胞因子风暴?


      COVID19 使细胞因子风暴(简称风暴)突然时髦起来。是否呼吸道病毒感染,

    严重和致命的病例都是风暴所致? 如何预防? 如何治疗?有没有咋咋呼呼的灵

    丹妙药?


      细胞因子风暴不是新名词。1993年首次出现,见于一篇关于 移植体抗宿主

    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的文章。以后又与感染联系上。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2000)、EB病毒相关的吞噬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2002)、A组肺炎球菌(2003)、流感病毒(2003)、天花病毒(2004)、SARS 

    (2005) 和 H5N1 (2005)。


      风暴相对是新概念。 但是炎症并不是新概念。几十年前当医学生就知道炎

    症。 表现是红肿热痛,全身发烧。 组织学是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向感染,损

    伤处移动。杀死入侵者。风暴则是从分子水平描述炎症而已。


      什么是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正反馈,指数级释放,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

    炎症。


      另外几个概念与风暴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吞噬

    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可以说

    是不同诱因,不同触发过程的风暴。但是临床表现和最终结局都一样。


      细胞因子是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分泌的几大类小蛋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

    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触发细胞内连锁反应。功能繁多。其中重要的功能之

    一,是控制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血管增生、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分5大类:


    表 1:细胞因子种类 功能 其它

    干扰素(Interferons IFN) 调节免疫,激活抗病毒性能,抗增生。 治疗乙肝、甲肝、若干白细胞和淋巴瘤、多发性硬化。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 IL) 白细胞生长、分化, 众多因子促使炎症。 种类、功能繁多。消炎,导致炎症。由白细胞产生,也由其它细胞产生。IL-1α 和IL-1β 促使炎症,调节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包括急性肺脏免疫病变。增强IgM 抗体反应,召集CD4+ T 细胞。

    趋化因子(Chemokines) 控制趋化性能,汇聚白细胞,促使炎症。 召集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 CSF) 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激活细胞毒淋巴细胞,导致炎症。 TNF过度产生导致慢性炎症,自身免疫。TNF抑制剂治疗炎性肠病、银屑病和类风关。用之前检查病人是否有结核。TNF抑制剂使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结核复发。


      TNF, IL-1β 、趋化细胞因子 IL-8 和MCP-1,在感染最初几分钟几小时就

    出现。 以后IL-6 持续上升。抗炎因子IL-10 更晚出现,显示机体试图控制过度

    急性炎性反应。 风暴之后,IL-10 持续上升,中性粒细胞 和单核细胞下降。

    “免疫麻痹”,炎症减轻。 但是,如果持续免疫麻痹,病人虽然免于死于风暴,

    但随后死于免疫麻痹。


      细胞因子风暴发病机理


      大部分细胞因子触发、加重炎症,也有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人体是一个精

    致调节的系统,正常人任何生命指标,都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波动。 心跳是

    60-100 左右,血压是 90-140/60-90 左右,血钠是135-145,动脉血pH 是

    7.35-7.45。 每一个指标都有反馈特别是负反馈机制,把过高过低的指标向反方

    向拉。 炎症是机体防卫机制之一,同样有精细调节。有促使炎症的细胞因子,

    也有抑制炎症的因子。有正反馈,使炎症迅速发生,激化。 也有负反馈,控制

    炎症不至于太急太严重。正负反馈的结果,使炎症既保护机体,消灭异己,又不

    至于眼睛杀红,乱砍乱杀自家人。我们大部分时候生病,发烧,疼痛,但是很快

    恢复。


      是什么原因,使细胞因子分泌正反馈远远大于负反馈,使细胞因子突然奔流

    而出,形成风暴?


      1 单基因缺陷


      仅仅一个基因缺陷,就使病人风骤雨骤。典型代表是家族性吞噬性淋巴细胞

    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FHLH )  。


      钻孔蛋白(Perforin )是细胞毒T 细胞(cytotoxic T-cells)和自然杀手

    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的关键武器。钻孔蛋白在受感染细胞,癌细胞或

    者其它非法细胞/无证细胞上钻孔,T细胞和杀手细胞就往细胞里灌颗粒酶

    (Granzyme),使这些细胞自我了断。


      据《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介绍:钻孔蛋白有10个相应基因。对于成人,只

    要有0.5个基因突变,加上运气不好,就可能导致风暴。基因突变导致钻孔蛋白

    失去钻孔能力。T细胞和杀手细胞,绝望而顽强和这些入侵者细胞纠缠在一起,

    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引起风暴。10-15% 的人有钻孔蛋白基因突变。


      钻孔蛋白(perforin )异常,或者转运/释放钻孔蛋白的因子异常,CD 8+ 

    T 淋巴细胞杀敌不能, 大量分泌干扰素γ(IFNγ ),引发连锁反应。 IFNγ 

    是风暴最初和重要的因子,但不是唯一或者必须的因子。去掉IFNγ ,风暴也可

    以发生。


      除了钻孔蛋白基因外,收费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 family TLR) 

    基因突变 ,  也导致风暴。这是一组位于巨细胞,树枝状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

    专主识别微生物。一旦识别微生物,触发免疫反应。


      TLR1  一个核苷酸变异,导致TLR1功能亢进。对于革兰氏阳性菌过度反应,

    引发败血症、多器官功能异常、死亡。


      TLR4 主要是脂多糖的受体。变异导致对内毒素过度反应。


      2 自身免疫/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MAS)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少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及其成年类似疾病成年斯蒂尔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病人,活检发现巨噬细胞增加,而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JIA病人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失调。临床试验 用Anakinra (IL‐1 

    受体阻断剂)治疗JIA,发现有效。大型临床试验发现阻断白细胞介素-6(IL‐6)

    也有效。不知道是IL‐1β、IL‐6 导致巨噬细胞异常,还是反过来。此外,这

    些病人35% 有钻孔蛋白基因缺陷,因果关系也不清楚。


      NLRC4炎性体(inflammasome) 基因突变,也可引起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NLRC4‐MAS)。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与其他风湿性疾病有关,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川崎病,脊椎关节炎和青少年皮肌炎(DM)。不知道这算细胞因子风

    暴,还是细胞因子雨季。


      3 医源性(Iatrogenic)。治疗疾病也可以引起风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 T cells) 治疗

    CD19+ B 细胞癌,引起风暴。过程需要巨噬细胞和 IL 6。


      其它: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B 细胞CD20抗原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

    慢性淋巴性白细胞,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还用于治疗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所引起的风暴。 但是本身可能引起风暴。


      冠脉搭桥也可能导致风暴。搭桥还是不搭?


      4  流感病毒感染


      致病性特别强的流感病毒是英勇的人肉炸弹。可以异常调节细胞因子转录,

    引起风暴,与宿主同归于尽。


      用1918 和 H5N1流感病毒感染猕猴,发现IL-6, IL-8, CCL2, and CCL5基因

    表达过度、表达时间过长。


      病人本身也不是完全无辜。 人体有几组病原体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脂多糖,病毒RNA 等),感染时过度激活调

    整先天免疫反应。


      猪流感病毒对人严重歧视。 猪感染猪流感病毒后,早期过度表达TNF、TNFR、

    CXCL10、 IFN-β、IL-12α、和IFN,引起严重异常。但是这些因子很快减少,

    猪很快恢复。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大部分病情轻微,但是个别健康年轻人病情严

    重。猕猴研究, 发现IL-6, TNF和 IL-1β过度、过长时间表达。


      能不能根据上述发病机制,识别易感人群?我看不出有什么方法。是不是可

    以检查钻孔蛋白基因?首先得知道钻孔蛋白的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是多少。


      症状、体征、诊断


      也就是炎症、严重炎症,败血症表现。不知道有什么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

    指标、图像可以在炎症病人,区分有没有风暴。风暴可以使铁蛋白(Ferritin)

    大幅度升高。 但是升高到什么程度算风暴,不算一般炎症?


      或者说,轻度炎症是炎症,严重炎症就是风暴?


      预防和治疗


      1 抗感染: 如果是细菌、病毒…… 感染所致,杀菌杀病毒….最根本,前提

    是要有杀死细菌、杀死病毒的药物。


      2骨髓移植:对基因缺陷病人。


      3抑制风暴:  如果你知道风暴正要开始或者已经开始。


      参考【2】作者,微生物学家Jennifer R Tisoncik 写道:“根据2011年的

    研究,抗炎治疗有过大量努尝试,包括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单克隆抗体,抗细

    胞因子,抗趋化因子,血浆交换,它仃。没有一个证明有效,有的还导致病情恶

    化。”

      参考【1】作者,儿童风湿病专家Edward M. Behrens 写道:“90 年代,试

    验阻断TNF 和IL‐1β,并没有改善败血症结果。此后10年,热情降低。”


      他们的看法,和今天国内对几个治疗COVID-19 试验药物的期待,形成反照。


      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进入细胞,与细胞内激素受体结合。结合体进入细胞核,通过促进

    或抑制有关基因转录。

      抑制ILα、 ILβ 产生。

      抑制几乎所有炎性细胞因子。

      促使抗炎因子产生,如IL-10、α2巨球蛋白、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等

    等。

      皮质激素不仅抑制转录。细胞核外,还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分解炎性因子

    mRNA。



      其它药物往往是阻断炎症、风暴一个环节。皮质激素则具有全方位抗炎抗风

    暴作用。而细胞因子风暴,本身就是全面出击。


      其它可能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的药物: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  老化疗药物,也有免疫抑制作用。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治疗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所

    引起的风暴。Rituximab不能直接抑制风暴,而是消灭EBV赖以生存的B 淋巴细胞。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消灭CD 4 T 淋巴细胞。

    可用于预防慢性移植体抗宿主疾病(非FDA批准)。

      阿仑单抗(Alemtuzumab )消灭带CD52 标准的细胞,包括所有淋巴细胞,

    以及单核细胞和星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功能,增加感染危险。

      Anakinra , IL‐1 受体阻断剂。

      托珠单抗(Tocilizumab IL-6) 受体阻断剂

      干扰素抑制剂。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和氯喹(Chloroquine)。抑制中性粒细胞、

    嗜酸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抑制依靠补体的抗原抗体反应。现在寄予很大希望。

      甘草酸: 根据WHO 和美国药学会天然药物实用指南(T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practical guide to natural medicines),甘

    草酸可能通过抑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活性。从而影响皮质醇向可的松的转化。

    用于治疗肾上腺功能低下。(无法查到原文)

      血浆治疗。病人血浆有没有用? 如果真的产生足够的抗体,大概有用。 但

    是要在感染之初使用。到后来风暴已经发生,大概没有什么用,说不定因为抗原

    抗体反应,反而加重风暴。 但是感染之初,症状往往轻,不知道病人会自己恢

    复,还是会发展为风暴。因此不知道该不该用。如果能够预测,早期用于会发生

    风暴的病人,也许可以避免这些病人病情加重、死亡。 可惜,现在没有什么方

    法,可以在病人一到医院,就能预测他/她是否会发生风暴。

      JAMA 最近一篇文章【6】,静脉注射干扰素β-1a (Interferon β-1a),

    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上了呼吸机的病人,与安慰剂没有差别。ARDS 可以看作不同病因导致肺部严重

    炎症、风暴。干扰素β-1a增加细胞外抗炎分子腺苷(Adenosin)浓度。


      上述非皮质激素药物,不少国内在实验。期望很大,最初报道,似乎效果都

    很好。但是没有一个经过大型临床随机双盲试验,治疗严重病毒性肺炎。更没有

    一个是严重病毒性肺炎的常用药物。我认为这些药物,没有一个能取代皮质激素。

    原因很简单。皮质激素是全面抑制风暴,而上述药物只是阻断一两个环节。阻断

    一两个因子,风暴完全可以绕过这些环节。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太多副作用。所以需要长期使用激素的疾病,如类风

    关,红斑狼疮,往往要用其它药物代替。 只是在开始治疗时,使用皮质激素,

    同时服用其它药物。其它药物发挥效果后,停止皮质激素。但是急性疾病如病毒

    /细胞因子风暴,不考虑长期使用的副作用。


      假设细胞因子风暴是严重病毒性肺炎、败血症的发病机制,上述药物有抗风

    暴的作用。谨慎选择上临床试验是可行的。 但是决定上临床试验以前,要仔细

    搜索文献,研究支持和反对临床试验的证据。不要只找有利证据,不要夸大有利

    证据,更不要想当然。微信上有几个人几十个人,说吃了他/她的药,病就好了。

    这不是证据。要读懂文献,要懂有关的基础和临床理论。临床试验,要严格随机

    双盲。双盲是病人不知道服的是试验药物还是安慰剂,治疗病人的医生也不知道。

    此外,对照组可以是安慰剂,皮质激素作对照可能更好。


      网上有一种说法,因为病情太急,不能设对照。这种思路,是还没有经过临

    床试验,就假设这些药物有效,就应该马上用于治疗病人。 照这种思路作“实

    验”,无法知道实验的药物究竟有没有效。浪费钱财甚至生命。


      不要病急乱投医,病急大跃进。


    参考

    【1 】Review: Cytokine Storm Syndrome: Looking Toward the Precision Medicine Era

    Edward M. Behrens  Gary A. Koretzk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rt.40071

    【2 】 Into the Eye of the Cytokine Storm. Jennifer R. Tisoncik,a Marcus J. Korth,a et al.  a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12 Mar; 76(1): 16–32. https://mmbr.asm.org/content/76/1/16

    【3】 Glucocorticoid effects on the immune system uptodate

    【4 】Here’s a playbook for stopping deadly cytokine storm syndrome Written by  Matt Windsor https://www.uab.edu/reporter/know-more/publications/item/8909-here-s-a-playbook-for-stopping-deadly-cytokine-storm-syndrome 

    【5】 Kill or Be Killed Edward M. Behrens and Randy Q. Cron J Immunol June 1, 2015, 194 (11) 5041-5043; DOI: https://doi.org/10.4049/jimmunol.1500774

    【6】Effect of Intravenous Interferon β-1a on Death and Days Free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V. Marco Ranieri, MD1; Ville Pettil?, MD, PhD2; Matti K. Karvonen, MD, PhD3; et al JAMA. 2020;323(8):725-733.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761314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