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顺铂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Cisplatin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shunbo
其它名称:氯氨铂、诺欣、施铂锭、顺-二氨二氯络铂、顺氯氨铂、顺-双氯双氨络铂、威力顺铂IA、锡铂、Briplatin、CACP、Cis Platino、Cis-Damminei Chloroplatium、Cis-Diaminodichloroplatin、Cis-Diaminodichloroplatine、Cis-Diaminodichloroplatinum、Cis-Dichlordiammine、Cisplatine、Cisplatin-Faulding、Cisplatinum、Cis-Platinum Diaminodichloride、Cisplatyl、Cis-pt(Ⅱ)、CPDC、DDP、Diaminodichloride、Diaminodichloride Platinol、Lederplatin、Metaplatin、Neoplatin、Neoplatiu、PDD、Plasistin、Plastistil、Platamine、Platiblastin、Platil、Platinex、Platinol、Platinum Diamminodichoride、Platinum Diamminodichoride Platistil、Platistin、Platosin、Randa
本品化学名称为:(Z)-二氨二氯铂。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PtCl2(NH3)2
分子量:300.05
【性状】
本品为亮黄色或橙黄色的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
本品为铂的金属络合物,作用似烷化剂,主要作用靶点为DNA,作用于DNA链间及链内交链,形成DDP~DNA复合物,干扰DNA复制,或与核蛋白及胞浆蛋白结合。属周期非特异性药。
1.药效学 本药为目前常用的金属铂类络合物,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具有抗瘤谱广、对厌氧细胞有效的特点。本药分子中的中心铂原子对其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顺式有效,反式则无效。本药作用与双功能烷化剂相似,能与DNA产生交联,或形成DNA与蛋白质的交联,从而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导致DNA链断裂或误码,使细胞有丝分裂受到抑制。对RNA的影响较小。瘤细胞由于增殖较快而对本药的细胞毒作用较正常细胞更为敏感。
2.药动学 静脉给药后迅速吸收,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其中肾、肝、卵巢、子宫、皮肤、骨等含量较多,而脾、胰、肠、心、肌肉、脑中较少。腹腔给药时,腹腔器官内的药物浓度较静脉给药时高2.5-8倍。大部分和血浆蛋白结合,其代谢呈双相性,半衰期α相为25-49分钟,表示游离铂的血浆清除率;半衰期β相为58-73小时,表示结合铂的排泄率。本药清除缓慢,5日内从尿排泄为给药量的27%-54%,少量经胆道排泄。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动脉给药或腔内注射吸收均极迅速。注射后广泛分布于肝、肾、前列腺、膀胱、卵巢,亦可达胸、腹腔,极少通过血脑屏障。T1/22日以上,若并用利尿剂T1/2可明显缩短。本品主要由肾排泄,通过肾小球过滤或部分由肾小管分泌,用药后96小时内25%~45%由尿排出。腹腔内注射后腔内器官浓度为静脉注药的2.5~8.0倍。
【适应症】
为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与VP-16联合(EP方案)为治疗SCLC或NSCLC一线方案,联合MMC、IFO(IMP方案),或NVB等方案为目前治疗NSCLC常用方案,以DDP为主的联合化疗亦为晚期卵巢癌、骨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与ADM、CTX等联用对多部位鳞状上皮癌、移行细胞癌有效,如头颈部、宫颈、食管及泌尿系肿瘤等。“PVB”(DDP、VLB、BLM)可治疗大部分IV期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缓解率50%~80%。此外,本品为放疗增敏剂,目前国外广泛用于IV期不能手术的NSCLC的局部放疗,可提高疗效及改善生存期。
1.对睾丸癌、卵巢癌、膀胱癌、乳腺癌有良好疗效。
2.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肾上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癌、食管癌、胃癌、肺癌、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肉瘤、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黑色素瘤均有一定的疗效。
3.也常用于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4.与放疗合用,可增加放疗的敏感性。
【用法用量】
1、一般剂量:按体表面积一次20mg/m2,一日1次,连用五天,或一次30mg/m2,连用3天,并需适水化利尿。
2、大剂量:每次80~120mg/m2,静滴,每3~4周一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mg/m2,以100mg/m2为宜。为预防本品的肾脏毒性,需充分水化:顺铂(PDD)用前12小时静滴等渗葡萄糖液2000ml,DDP使用当日输等渗盐水或葡萄糖液3000~3500ml,并用氯化钾、甘露醇及呋塞米(速尿),每日尿量2000~3000ml。治疗过程中注意血钾、血镁变化,必要时需纠正低钾、低镁。
成人
•常规剂量
•静脉滴注 剂量视化疗效果和个体反应而定,用量可参考下表。疗程依临床疗效而定,每3-4周重复一疗程。联合用药时,用量需随疗程作适当调整。
顺铂给药剂量表(适用于成年人及儿童)
化疗次数 一次用量(mg/m2)
单次(每4周1次) 50-120
一周1次,共2次 50
一日1次,连用5日 15-20
•动脉注射 一次80-100mg/m2,一周1次。
•胸腹腔内注射 一次30-60mg,每7-10日1次。
[国外用法用量参考]
成人
•常规剂量
•静脉给药
1.晚期膀胱癌:一次50-70mg/m2,每3-4周1次。已经接受充分治疗者,开始剂量为一次50mg/m2,每4周1次。
2.宫颈癌:(1)Ib期宫颈癌:在一项研究中用法为,一周40mg/m2,共6个疗程。放疗联用本药与单纯放疗相比,患者生存率更高。(2)高危宫颈癌:本药75mg/m2,滴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接着给予氟尿嘧啶4g/m2连续96小时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总量为85格雷(Gy)的放疗。每3周1次,共3次。与单纯放疗相比,患者生存率明显增高。
3.非小细胞性肺癌:
(1)与紫杉醇合用,先使用紫杉醇135mg/m2后,再用本药75mg/m2,两者均每3周1次。
(2)与吉西他滨合用,①4周给药法:4周为1个疗程,第1、8、15日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不少于30分钟;于吉西他滨后的第1日给予本药100mg/m2。②3周给药法:3周为1个疗程,在第1、8日,给予吉西他滨1250mg/m2静脉滴注;于吉西他滨后的第1日给予本药100mg/m2。
(3)与长春碱合用,本药一次100mg/m2,输注30-60分钟,在疗程的第1、29日给药,长春碱一次5mg/m2,在第1、8、15、22和29日弹丸式注射,同时联合放疗(总量60Gy,分30次在6周内照射)。
4.卵巢癌:(1)与环磷酰胺合用,治疗转移性卵巢癌,本药一次75-100mg/m2,环磷酰胺600mg/m2,均每4周1次。(2)单药治疗,一次100mg/m2,每4周1次。(3)与紫杉醇合用,用于未经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本药一次75mg/m2,紫杉醇一次135mg/m2,均每3周1次。
5.转移性睾丸癌:与其它抗肿瘤药合用时,一日20mg/m2,连用5日为1个周期。
•动脉给药 本药一次60-120mg/m2,稀释于0.45%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每侧髂内动脉滴入250ml,时间不少于2小时。
•腹腔给药 本药(一次100mg/m2)联用环磷酰胺(一次600mg/m2)腹腔注射给药,比两者静脉给药耐受性更好。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肾小球滤过率(GFR)为10-50ml/min时,使用常规剂量的75%;GFR小于10ml/min时,给予常规剂量的50%。
•透析时剂量
透析后应给予本药维持剂量。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为主要的限制性毒性。急性呕吐一般发生于给药后1~2小时,可持续一周左右。故用本品时需并用强效止吐剂,如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止吐剂恩丹西酮等,基本可控制急性呕吐;
2、肾毒性:累积性及剂量相关性肾功不良是顺铂的主要限制性毒性,一般剂量每日超过90mg/m2即为肾毒性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肾小管损伤。急性损害一般见于用药后10~15天,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多为可逆性,反复高剂量治疗可致持久性轻至中度肾损害。目前除水化外尚无有效预防本品所致的肾毒性的手段;
3、神经毒性:神经损害如听神经损害所致耳鸣、听力下降较常见。末梢神经毒性与累积剂量增加有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手、脚套样感觉减弱或丧失,有时出现肢端麻痹、躯干肌力下降等,一般难以恢复。癫痫及视神经乳头水肿或球后视神经炎则较少见;
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下降)一般较轻,发生几率与每疗程剂量有关,若≤100mg/m2,发生机率约10~20%,若剂量≥120mg/m2,则约40%,但亦与联合化疗中其它抗癌药骨髓毒性的重叠有关。
5、过敏反应:可出现脸肿、气喘、心动过速、低血压、非特异斑丘疹类皮疹;
6、其它:心脏功能异常、肝功能改变少见。
1.心血管系统 少见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动过缓或过速、心功能不全等。少见血管性病变,如脑缺血、冠状动脉缺血、外周血管病变(类似雷诺综合征)。
2.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毒性多见于总剂量超过300mg/m2的患者,多见周围神经损伤,表现为上下肢麻木、运动失调、肌痛等,偶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出现莱尔米特征(Lhermitte's sign),为脊髓后柱病变,表现为突发麻木感,由颈髓传导至大腿和双足。也可有癫痫、球后视神经炎等。其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剧,也与年龄有关。偶有自主神经病及运动神经病。
3.代谢/内分泌系统 可出现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等。可出现高尿酸血症,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
4.泌尿生殖系统 本药肾毒性与给药剂量有关。单次中、大剂量用药后,偶会出现轻微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单次注射本药50mg/m2,约25%-30%患者出现氮质血症);但也偶有小剂量导致严重肾损害的报道。多次高剂量和短期内重复用药,会出现严重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甚至可因药物蓄积中毒而产生肾衰竭,导致死亡。原有肾功能不全者及曾使用过具有肾毒性的药物者,肾功能损害更为严重(主要损害肾小管)。此外,有可能出现精子卵子形成障碍、男子乳房女性化等。
5.肝脏 可有低蛋白血症。偶见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
6.胃肠道 可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腹泻等。通常在给药后1-6小时出现,最长不超过24-48小时。尚可见牙龈铂金属沉积。
7.血液 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一般与给药剂量有关(剂量低于2.5mg/kg时,发生率为10%-20%;高于3mg/kg时,发生率约为40%)。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8.皮肤 可能出现脱发。
9.耳 本药对耳蜗管及前庭有毒性作用,可导致耳鸣、听力减退(尤其是高频听力)甚至听力丧失及眩晕等,多为可逆性,不需特殊处理。
10.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较少见,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发热等。
11.其它 (1)本药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继发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本药有关。(2)少见胰腺损害而诱发糖尿。(3)罕见视物不清、色觉改变、自发性眼球震颤或体位性震颤。(4)可出现免疫抑制反应。(5)接受动脉或静脉注射,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红斑及皮肤溃疡、局部静脉炎等,但均少见。
【禁忌症】
肾损害患者及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监测末梢血象、肝肾功能、末梢神经毒及听力表现等变化,必要时减少剂量或停药,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采用与本品肾毒性或耳毒性叠加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戊炔喃苯胺酸、利尿酸纳等。静滴时需避光。
1.交叉过敏 对其它铂制剂过敏者,也可能对本药过敏。
2.禁忌症 (1)对本药或其它铂制剂过敏者。(2)肾功能不全者。(3)听力受损者。(4)因本药引起的外周神经病变患者。(5)水痘及带状疱疹患者,或近期有感染者。(6)痛风患者或有高尿酸血症者。(7)脱水患者。(8)孕妇。(9)哺乳期妇女。(10)严重骨髓抑制者。
3.慎用 (1)有肾病史者。(2)造血功能不全者。(3)非顺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炎患者。(4)曾接受过其它化疗或放疗者。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孕妇用药后可导致胎儿损害,故孕妇禁用。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有报道,在人乳汁中检测到本药,故建议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终止哺乳。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治疗前后、治疗期间和每一疗程之前,应做如下检查:肝功能(氨基转移酶、胆红素)及转肽酶、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酸酐)及尿酸、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治疗期间应每周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钙,以及听神经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检查。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浆流量减少,药物排泄率减低,故慎用。如肾功正常,可给予全量的70%~90%。
【药物相互作用】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或头孢噻吩等与本品并用,有肾毒性叠加作用;MTX及BLM主要由肾脏排泄,本品所致的肾损害会延缓上述两种药物的排泄,导致毒性增加。丙磺舒与本品并用时,可致高尿酸血症;氯霉素或其呋喃苯胺酸或利尿酸钠增加本品耳毒性;抗组胺药可掩盖本品所致的耳鸣、眩晕等症状。
1.抗组胺药、酚噻嗪类或噻吨类药物与本药合用,可能掩盖本药的耳毒性症状,如耳鸣、眩晕等。
2.本药诱发的肾功能损害可导致博来霉素(甚至小剂量)毒性反应增加,两者合用时应谨慎。
3.与各种可抑制骨髓的药物合用,可增加毒性反应,合用时应减量。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加重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若必须合用,应密切监测肾功能。
4.与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磷苯妥英、苯妥英)合用,可降低抗惊厥药血药浓度。
5.与多柔比星合用,可能导致白血病,合用时应十分谨慎。
6.青霉胺或其它的蝥合剂,会减弱本药的活性,故不应与本药同时应用。
7.与异环磷酰胺合用,会加重蛋白尿,也可能会增加耳毒性。
8.与锂剂合用,可改变锂的药动学参数,应密切监测锂的血药浓度水平。
9.使用本药后再用紫杉醇,可使紫杉醇的清除率降低33%。
10.与硫辛酸(保肝药)合用可减低本药疗效,若必须合用,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
11.与妥布霉素合用,应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及听力。
12.使用本药时接种活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可增加活疫苗感染的风险。建议使用本药时禁止接种活疫苗,处于缓解期的白血病人,化疗结束后间隔至少3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
【药物过量】
药物剂量超过120mg/m2,其毒性增加,尤其是肾毒性、骨髓毒性。
【给药说明】
1.本药可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必要时应调整秋水仙碱、丙磺舒或磺砒酮等药物剂量,以控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2.本药只能经静脉、动脉或腔内注射给药。通常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3.为预防肾毒性,可在用药前后大量补液(给药前2-16小时和给药后至少6小时之内,必需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以降低本药血药浓度,增加其肾脏清除率;并可加用甘露醇以加速肾脏的排泄,减少药物在肾小管中的聚积,但禁止使用呋塞米以增加尿量。大量补液时需监测出入量。
4.铝与本药会发生反应,产生黑色沉淀及气体,故药物不能接触含铝器具。
5.出现下列任何表现者应停药:(1)周围白细胞低于3.5×109/L或血小板低于80×109/L。(2)持续性严重呕吐。(3)有早期肾脏毒性表现,如血清肌酸酐高于2mg/dl、尿素氮高于20mg/dl,或高倍显微镜检有异常(一个视野白细胞多于10个、红细胞多于5个或管型多于5个)。(4)听力测试分析证明听力不在正常范围内。
6.为减轻胃肠反应,可大剂量给予甲氧氯普胺(1-2mg/kg),并加用氯丙嗪、地塞米松或苯海拉明等。
7.若发生过敏样反应,应迅速给予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等对症处理。
8.本药可能影响注意力集中,驾驶和机械操作机器时应谨慎。
9.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男女病人均需严格避孕。
10.使用剂量过大时,可在给药后3小时内采用透析,以清除本药。
【规格】
每支10mg、20mg 。
【贮藏】
遮光,密闭室温保存。
顺铂
◇用法用量
作为单药治疗成人与儿童常用剂量为50-100mg/
m2,每3-4周静滴一次,或每天静滴15-20mg/
m2,连用5天,3-4周重复用药。
肝功能不良者:在人的研究证明顺铂在肝
内被高度摄取。在一些病例中曾报告谷
草转氨升高,而成人剂量必须小心应
用。
肾功能不良者:顺铂在肾中显示高度组织摄取,出现剂量相关性与积累性肾脏毒性,而主要由肾排泄。此外,血浆消除半衰期在肾脏衰竭者会延长。原存有肾功能不良的病人必须小心用药,血清肌酐水平>0.2mmol/L病人忌用顺铂。反复疗程在血清肌酐未低于0.14mmol/L或血尿素氮未低于9mmol/L前,不赞成使用。
◇不良反应
用顺铂的病人必须小心观察,以防过敏
样反应,支持性设备及药物必须准备以
治疗这种合并症。
积累性及剂量相关性肾功不良是顺铂的
主要限量性毒性。如反复用多疗程的
药,肾毒性会变得更延长及严重。静脉
水化及甘露醇利尿及顺铂输注6-8小时曾
用以减低肾毒性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耳鸣和或高音听力丧失曾见于用顺铂治疗病人中的31%,耳毒性在儿童中可能较严重,而反复用药可更常见而更严重。
神经性毒性以外周神经病,包括感觉与运动
神经作为特征,可在某些病人中发生。
骨髓抑制可发生于用顺铂的病人。白细胞减
少及血小板是剂量依赖性,在剂量>50mg/
m2时,更为显著。白细胞及血小板
最低点一般发生于治疗的第18-23天,大多
数病人在39天恢复。贫血发生于类似的频
率。
顺铂几乎在所有病人引起严重的恶心、呕
吐。恶心及呕吐一般往治疗后1-4小时开
始,并可维持到治疗后一周。
用顺铂的病人可发生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
于药物所致肾毒性所导致。剂量>50mg/
m2者高尿酸血症可较显著,用药后3
-5天可发生峰水平。可用别嘌呤醇以减少血
清尿酸水平。低镁血症及低钙血症可在顺铂
治疗或停药后发生。低镁血症和/或低钙血
症可表现为肌肉刺激性或抽搐、阵痉、震
颤、掌足痉挛或强直抽搐。定期监测血清电
解质水平并给补充是建议必要的。
敏样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喷嚏、心动
过速及低血压,均曾在过去接触过顺铂的病
人中报告过。此反应可被静注肾上腺素、皮
质激素及或抗组胺药等所控制。不常见报告
的顺铂不良反应包括心脏不正常、谷草转氨
升高及肝脏损害。
◇禁忌
顺铂禁忌用于对顺铂或其他含铂化合物有过敏史的病
人、孕妇或哺乳妇,以及肾功能不良的病人。
用于孕妇(D范畴):顺铂在细菌上有致突变作用,在
动物细胞培养中可引起染色体畸变。
用于哺乳期:尚未知道顺铂是否排泄于乳汁中。为了
避免对婴儿的损伤,不赞成在顺铂治疗期间哺乳。
◇注意事项
肾毒性,积累及剂量依赖性是顺铂主要的剂量依赖性毒
性,在肾功能上最常见的改变是肾小球过滤率下降,
这点在血清肌酐上升反映,在给下一剂量之前,肾功
能必须回复到可接受的限度。
耳毒性,耳鸣或偶见对正常会话的听力减低是耳毒性的
指证,这是常可观察到的。听力计试验异常更为常
见,听力丧失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反复用药可使发
生频率及严重性增加,可以是不可逆的,但最常发生
于4000-8000赫兹范围。
骨髓抑制,顺铂治疗的病人可以发生骨髓抑制。血中血
小板及白细胞下降的最低点一般发生于18-32(范围7.3-
45)天,多数病人在第39(范围13-62)天恢复。白细胞
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在剂量>50mg/m2更为显
著,贫血(血红蛋白减少>2g%)发生率约与白细胞减少
及血小板减少相似,但一般发生得较晚。直至血小板
处于>10万/mm2及白细胞>4000/mm3
水平之前,不得开始后一疗程的顺铂治疗。接量含顺
铂的联合化疗的病人中,曾见较高的严重
贫血发生率,要求输入压缩的红细胞。很
罕见的,是可引起溶血性贫血:Coomb
氏直接阳性反应,亦曾在少数这些病例中
报告过。
过敏反应,在过去接触过顺铂的病人,可
能继发于顺铂治疗,亦偶有报告发生过敏
反应。发生过敏反应有特别危险性的病人
是曾有过去历史或家族史者。面部水肿、
喷嚏、心动过速、低血压及荨麻疹样非特
异性斑丘疹型皮疹可在注药后几分钟之内
发生。严重反应看来可用肾上腺素、肾上
皮质激素及抗组胺静注控制。
低镁血症及低钙血症,用顺铂时,低镁血
症相当多发,而低钙血症发生较不频繁。
镁的损失看来常伴随肾小管损害,这种损
害阻止了镁离子的再吸收。当这二种电解
质都缺乏时,可导致抽搐,它看来非剂量
相关性。有必要监测电解质。
神经毒性及惊厥,外周神经病,体位性低
血压及惊厥可发生于应用顺铂时,这种现
象看来在延长用药后较为常见,发生临床
上明显症状者一般应禁忌进一步应用顺
铂。
应用注意,只有对于抗癌治疗有经验者才
可用顺铂。
肾功能,在开始顺铂治疗前或下一疗程
之前,必须测量血中尿素氮(BUN)、
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因为毒性是
积累性的,推荐每3-4周用顺铂一
次。
听力,顺铂的耳毒性是积累性的,应进
行听力计测试,尤其是如果发生了耳
鸣或听力不良等临床症状。
血液学,外周血细胞计数必须在顺铂治
疗期间定期进行。
其他,肝功能必须定期监测,神经学检
查亦必须定期进行。
顺铂(cisplatin)
【简介】 顺铂又名顺氯氨铂,常缩写为DDP、或CDDP,
【临床药理】
溶解度为1mg/ml,属难溶解化合物。抗瘤谱广,但对肾、神经及胰腺有毒性。
静脉注射时在肝、肾、膀胱中分布最多,其次是卵巢、子宫、皮肤、骨等。在血浆中迅速消失,顺铂的清除主要通过和大分子结合,包括蛋白质的疏基,而内部失活。血中消减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41-49min,清除半衰期t1/2=57-73h,静脉注射后1小时血浆含有10%左右,90%中与血浆蛋白结合。排出较慢,给药后6小时排出15%-27%,一天内尿内排出19%-34%,四天内尿中仅排出25%-44%。水化和利尿剂可使半衰期缩短,排出加快.
【临床适应证】
对多数实体瘤均有效.如睾丸肿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顺铂可作为下列癌症的首选药物(联合用药):黑色素瘤(转移).头颈部癌,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肝癌,子宫颈癌,等.
【用法】 避光使用,给药前2~16小时和给药后至少6小时之内,需配合水化,使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必须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
静脉滴注,单次化疗(每四周一次),一次用量50~120mg/m2;化疗每周一次,共2次,一次用量50mg/m2;化疗一日1次,连用5天,一次用量15~20mg/m2。疗效依临床疗效而定,每3~4周重复疗程。
动脉内注射: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每次30-50ml/m2,3-4周一次.
胸.腹内注射:需根据胸腹腔积液和胸膜厚度而定,一般可给全身用药剂量的1/2-1/3.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既往有肾病史、造血系统功能不全、听神经功能障碍,用药前曾接受其他化疗或放射治疗、及非顺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炎等。
(2)治疗前后,治疗期间和每一疗程之前,应作如下检查:肝、肾功能、全血计数、血钙以及听神经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检查。此外,在治疗期间,每周应检查全血计数。通常需待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重复下一疗程。
(3)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男女病人均需严格避孕。治疗后若想怀孕,需事先进行遗传学咨询。
(4)顺铂可能影响注意力集中,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
(5)本品应避免接触铝金属(如铝金属注射针器等)。
(6)在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病人必须饮用足够的水份。
【不良反应】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听神经毒性及肾毒性,菌核所用剂量的大小及总量有关.少数病人并有胰腺毒性可诱发糖尿病.因此,在用本品尤其是高剂量时,应先检查肾功能及听力,并注意多饮水或输液强迫利尿.高剂量顺铂的不良反应可以很严重,包括恶性呕吐.肾小管损伤,耳蜗毛细胞高频听力受损,伴随治疗出现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感觉运动障碍.
肾脏毒性:单次中、大剂量用药后,偶会出现轻微、可逆的肾功能障碍,可出现微量血尿。多次高剂量和短期内重复用药,会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障碍,严重时肾小管坏死,导致无尿和尿毒症者。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和腹泻等,反应常在给药后1~6小时内发生,最长不超过24~48小时。偶见肝功能障碍、血清氨基转移酶增加,停药后可恢复。
造血系统: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一般与用药剂量有关,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耳毒性:耳鸣和高频听力减低,多为可逆性,不须特殊处理。
神经毒性:多见于总量超过300mg/m2的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多见,表现为运动失调、肌痛、上下肢感觉异常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大脑功能障碍,亦可出现癫痫,球后视神经炎等。
过敏反应: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变态性发热反应等。
其他:高尿酸血症:常出现腿肿胀和关节痛。血浆电解质紊乱:低镁血症、低钙血症、肌肉痉挛。心脏毒性:少见心率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动过缓或过速、心功能不全等。免疫系统:会出现免疫抑制反应。牙龈变化:牙龈会有铂金属沉积。患者接受动脉或静脉注射的肢体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红斑及皮肤溃疡、局部静脉炎等少见。也有可能出现脱发、精子、卵子形成障碍和男子乳房女性化等现象。继发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出现与顺铂化疗使用有关。血管性病变,如脑缺血,冠状动脉缺血,外周血管障碍内似Ravnaud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少见,但可能与顺铂使用有关。
【体会】:
1)顺铂是肿瘤化疗中的基本药物之一,肿瘤内科医师应熟悉掌握他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指征.
2)顺铂的毒性大,必需严格掌握.有肾功能损害和听神经损害的病人,包括既往有过有肾功能损害和听神经损害的病人应当尽量不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3)顺铂的剂量与疗效有关,剂量过低会影响疗效,高剂量必须相应水化和应用制呕药,以免引起肾损害和严重呕吐.
4)β 2微球蛋白对肾损害比较敏感的监测指标.
5)最好避免长期应用顺铂,因可导致低血钾,低血钙,并容易引起胰腺和中枢神经损伤.顺铂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但也会加重正常组织的损伤;
6)应用过多的并病人应当长期随诊,特别是对高频听力和肾功能的检测.
【禁忌证】 对顺铂和其他铂化合物制剂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骨髓机能减退、严重肾功能损害、失水过多、水痘、带状疱疹、痛风、高尿酸血症、近期感染及因顺铂而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等患者。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顺铂: (1)10mg;(2)20mg;(3)50mg。
顺铂的毒性 顺铂的临床应用可受到一些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所限制,这些反应的时间过程和频率通常决定于给药的剂量方案。这些毒性可包括肾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损害、听觉损伤、骨髓抑制、视觉障碍和偶有癫痫[9,208-223]这些毒性中,肾损害、神经毒性和耳毒性是最麻烦的,它们可累积,中断治疗通常仅部分可逆。其他罕见报道的不良反应最近也归因于顺铂,包括治疗相关的白血病、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学的改变、急性缺血性血管病、心律失常、影响伤口的愈合、动脉内灌注药物后局部神经毒性、脑组织显微和生化损害、葡萄糖耐量下降和胰腺炎[224-237]。但是,后面这些副作用中,大多数在临床上相当罕见。 在每周期单剂量使用顺铂时,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一致认为是肾毒性[212,213],肾毒性可与血药浓度峰值有关[238]。临床趋化因素可包括高酸血症和低蛋白血症[239]。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在给药24小时内发生,特别是治疗前接受不适当的水化的病人,但在接受传统药物治疗(≤100mg/M2/周期)的大多数病人,肾功能衰竭是轻微的和可逆的[240,242]。在顺铂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后,病人可成功地用顺铂再治疗[242]。从曾经历过肾脏毒性的病人取得的尸解标本来看,组织学上损伤最严重的是肾区域的Henle亨勒氏襻、远曲小管和集合管[210-212]。在给药后头24至48小时中可突发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减少,但许多病人在治疗完成后肾功能可恢复正常。临床上,顺铂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电解质平衡失调(特别是低镁血症)、或直接造成肾功能衰竭。同时用其他有肾毒的药,包括氨基甙类抗生素可加重肾毒性,二性霉素B也可能会加重肾毒性。常规治疗方案每周期使用100mg/m2剂量的治疗,静脉内大量补液、使用高渗盐水、甘露醇、或使用有机磷硫代酸盐(phosphorothioates)也可能使肾脏毒性减轻或完全避免。治疗前先用500ml 生理盐水水化,灌注完后一小时中再给500至1000ml盐水,可防止血清肌酐的显著升高。在较高剂量、200mg/m2/周期的实验方案中,高渗盐水灌注可减轻肾脏毒性[132],应常规使用在这些方案中生理盐水(250ml/小时×12)应在顺铂前给予并在给药后继续用12小时。每次用顺铂都应给予速尿以保证利尿,该药加在3%高渗盐水250ml中给予。这一方法可使顺铂40mg/m2/天用五天而无明显的肌酐清除率下降。 顺铂肾毒性是由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特异性肾刷状缘酶的灭活引起的[43,182-183],现在已明确顺铂肾毒性可分为两期:急性期和慢性期。该药急性毒性的特征是低镁血症、尿酶分泌、肾小球滤过率迅速减少以及在某些病例中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暂时升高。慢性毒性期的特征是稳定的肌酐清除率下降可伴有或不伴有血清肌酐升高[209,210,213]。 最近对顺铂-DNA联结形成的研究提示顺铂肾毒性的这两期可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243,246]。对曾经历过顺铂有关的慢性肾毒性的两个卵巢癌病人的尸解进行研究,九个月没用顺铂,在肾组织中仍能测到药物-DNA联结。这提示这些联结在肾组织的DNA中持续存在于相对稳定的组织中可有长期的功能性后遗症。在大鼠中对肾组织联结清除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一次肠道外给药后,肾组织中顺铂-DNA联结以双相方式清除,分布相(t1/2a)为3至4天,消除相(t1/2b)大于14天[243]。 Saferstein和同事们在大鼠中研究了用顺铂后肾组织再生的过程[208,247],在注射顺铂后的头两天中,肾组织中DNA合成的速度与对照水平相比是下降,接着到第七天又增高至对照的五倍以上。DNA合成降低期间伴有多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原癌基因C-Ha-ras和C-fos表达增加。在药物损伤的那部分肾脏,再生的组织病理学和生化表现出现前已有原癌基因的表达。 神经毒性是顺铂的第二种常见的慢性毒性亦是顺铂引起可能致残的毒性。Ozols和同事们提示:顺铂在治疗周期中每天灌注连用五天,经多个疗程总剂量超过300mg/m2后神经毒性就成为剂量限制性毒性[246]。这类毒性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听觉损害和视觉紊乱。皮质性眼盲,癫痫、乳头水肿和球后神经炎也可发生,但较少见。 顺铂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事实上总是以“穿袜和手套”的分布出现,临床上与维生素B12缺乏的神经病变相似[216,248,249]。有资料提示这种神经病变可能是因顺铂破坏正常钴代谢而引起[9],钴是维生素B12必需的一种辅助因子,但是这在人组织中尚有待证实[248]。听觉损伤通常导致大于2,000HZ高频范围的锐音听力下降,但在10%至15%的病例中,也会影响250~2,000HZ 的正常听力范围[217-219,250-254] ,顺铂引起的耳毒性似乎与耳蜗基底层(basalturn)的外层纤毛细胞损失有关,在组织学上与氨基甙类引起的耳毒性相似。有人推测这一毒性可能与顺铂引起的耳蜗外层纤毛细胞Na+-K+-ATP酶抑制有关。临床上可察觉的听力损伤与所给顺铂总量以及用药过程中所达到的血清药物峰浓度有关。与肾脏毒性不同,临床上尚无确实的方法来消除这一毒性。抗生素fosfomycin(磷霉素)在豚鼠可显著降低顺铂引起的耳毒性[253],可考虑在人的使用。同时用顺铂和作颅脑照射可导致耳毒性增加[253]。 近来以顺铂“高剂量”方案使用时已注意到与视网膜锥体功能失调有关的色觉紊乱[222],其它不常见的视觉副作用包括皮质性盲、乳头水肿和球后神经炎[9]。现在还不清楚这些毒性是否均为一种可选择性影响视觉系统的常见病理生理过程的不同表现。 Reed和同事们报道,在两位患与顺铂有关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的周围神经细胞DNA中,可测到顺铂-DNA联结[245,246],在外周神经中,唯一有DNA的细胞是雪旺氏(Schwann)细胞、雪旺氏细胞构成髓鞘。DNA损伤引起细胞的损失可解释为顺铂有关的周围神经病变时所见到的节段性脱髓鞘。这些资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药物与神经细胞DNA的结合在此药所引起的其它神经毒性中是否会发挥作用。 顺铂最常见和立即引起的毒性是恶心和呕吐,在某些病人中可限制药物的使用[214,215,255-258]。幸运的是,在使用顺铂30分钟之前给予灭吐灵(甲氧氯普胺)3mg/kg随后必要时每2至3小时给药一次,这一副作用相对较易控制。在顽固病例,高剂量地塞米松(decadron)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可消除这一副作用。目前还不清楚顺铂主要是直接作用于第四脑室底的催吐化学感受区还是影响胃肠道的传入神经而间接诱发在脑干体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的附近的呕吐中枢。所以许多病人可在用药后24~120小时有迟发性恶心呕吐[249]。这种迟发性恶心呕吐偶尔用抗呕吐药也难以治疗。最近研究的这种副作用的动物模型一狗[9]和白鼬[259]一可能会使得对恶心呕吐的机制及其控制有更好的理解。 |
顺铂
◇用法用量
作为单药治疗成人与儿童常用剂量为50-100mg/
m2,每3-4周静滴一次,或每天静滴15-20mg/
m2,连用5天,3-4周重复用药。
肝功能不良者:在人的研究证明顺铂在肝
内被高度摄取。在一些病例中曾报告谷
草转氨升高,而成人剂量必须小心应
用。
肾功能不良者:顺铂在肾中显示高度组织摄取,出现剂量相关性与积累性肾脏毒性,而主要由肾排泄。此外,血浆消除半衰期在肾脏衰竭者会延长。原存有肾功能不良的病人必须小心用药,血清肌酐水平>0.2mmol/L病人忌用顺铂。反复疗程在血清肌酐未低于0.14mmol/L或血尿素氮未低于9mmol/L前,不赞成使用。
◇不良反应
用顺铂的病人必须小心观察,以防过敏
样反应,支持性设备及药物必须准备以
治疗这种合并症。
积累性及剂量相关性肾功不良是顺铂的
主要限量性毒性。如反复用多疗程的
药,肾毒性会变得更延长及严重。静脉
水化及甘露醇利尿及顺铂输注6-8小时曾
用以减低肾毒性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耳鸣和或高音听力丧失曾见于用顺铂治疗病人中的31%,耳毒性在儿童中可能较严重,而反复用药可更常见而更严重。
神经性毒性以外周神经病,包括感觉与运动
神经作为特征,可在某些病人中发生。
骨髓抑制可发生于用顺铂的病人。白细胞减
少及血小板是剂量依赖性,在剂量>50mg/
m2时,更为显著。白细胞及血小板
最低点一般发生于治疗的第18-23天,大多
数病人在39天恢复。贫血发生于类似的频
率。
顺铂几乎在所有病人引起严重的恶心、呕
吐。恶心及呕吐一般往治疗后1-4小时开
始,并可维持到治疗后一周。
用顺铂的病人可发生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
于药物所致肾毒性所导致。剂量>50mg/
m2者高尿酸血症可较显著,用药后3
-5天可发生峰水平。可用别嘌呤醇以减少血
清尿酸水平。低镁血症及低钙血症可在顺铂
治疗或停药后发生。低镁血症和/或低钙血
症可表现为肌肉刺激性或抽搐、阵痉、震
颤、掌足痉挛或强直抽搐。定期监测血清电
解质水平并给补充是建议必要的。
敏样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水肿、喷嚏、心动
过速及低血压,均曾在过去接触过顺铂的病
人中报告过。此反应可被静注肾上腺素、皮
质激素及或抗组胺药等所控制。不常见报告
的顺铂不良反应包括心脏不正常、谷草转氨
升高及肝脏损害。
◇禁忌
顺铂禁忌用于对顺铂或其他含铂化合物有过敏史的病
人、孕妇或哺乳妇,以及肾功能不良的病人。
用于孕妇(D范畴):顺铂在细菌上有致突变作用,在
动物细胞培养中可引起染色体畸变。
用于哺乳期:尚未知道顺铂是否排泄于乳汁中。为了
避免对婴儿的损伤,不赞成在顺铂治疗期间哺乳。
◇注意事项
肾毒性,积累及剂量依赖性是顺铂主要的剂量依赖性毒
性,在肾功能上最常见的改变是肾小球过滤率下降,
这点在血清肌酐上升反映,在给下一剂量之前,肾功
能必须回复到可接受的限度。
耳毒性,耳鸣或偶见对正常会话的听力减低是耳毒性的
指证,这是常可观察到的。听力计试验异常更为常
见,听力丧失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反复用药可使发
生频率及严重性增加,可以是不可逆的,但最常发生
于4000-8000赫兹范围。
骨髓抑制,顺铂治疗的病人可以发生骨髓抑制。血中血
小板及白细胞下降的最低点一般发生于18-32(范围7.3-
45)天,多数病人在第39(范围13-62)天恢复。白细胞
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在剂量>50mg/m2更为显
著,贫血(血红蛋白减少>2g%)发生率约与白细胞减少
及血小板减少相似,但一般发生得较晚。直至血小板
处于>10万/mm2及白细胞>4000/mm3
水平之前,不得开始后一疗程的顺铂治疗。接量含顺
铂的联合化疗的病人中,曾见较高的严重
贫血发生率,要求输入压缩的红细胞。很
罕见的,是可引起溶血性贫血:Coomb
氏直接阳性反应,亦曾在少数这些病例中
报告过。
过敏反应,在过去接触过顺铂的病人,可
能继发于顺铂治疗,亦偶有报告发生过敏
反应。发生过敏反应有特别危险性的病人
是曾有过去历史或家族史者。面部水肿、
喷嚏、心动过速、低血压及荨麻疹样非特
异性斑丘疹型皮疹可在注药后几分钟之内
发生。严重反应看来可用肾上腺素、肾上
皮质激素及抗组胺静注控制。
低镁血症及低钙血症,用顺铂时,低镁血
症相当多发,而低钙血症发生较不频繁。
镁的损失看来常伴随肾小管损害,这种损
害阻止了镁离子的再吸收。当这二种电解
质都缺乏时,可导致抽搐,它看来非剂量
相关性。有必要监测电解质。
神经毒性及惊厥,外周神经病,体位性低
血压及惊厥可发生于应用顺铂时,这种现
象看来在延长用药后较为常见,发生临床
上明显症状者一般应禁忌进一步应用顺
铂。
应用注意,只有对于抗癌治疗有经验者才
可用顺铂。
肾功能,在开始顺铂治疗前或下一疗程
之前,必须测量血中尿素氮(BUN)、
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因为毒性是
积累性的,推荐每3-4周用顺铂一
次。
听力,顺铂的耳毒性是积累性的,应进
行听力计测试,尤其是如果发生了耳
鸣或听力不良等临床症状。
血液学,外周血细胞计数必须在顺铂治
疗期间定期进行。
其他,肝功能必须定期监测,神经学检
查亦必须定期进行。
1、抗瘤机制
本药物为铂的金属络合物,作用类似于烷化剂,主要作用靶点为DNA,作用于DNA链之间以及链内的交链,形成DDP-DNA复合物,干扰DNA复制;此外还可以与核蛋白及胞浆蛋白结合。
2、药代动力学
口服无效。静脉注射、动脉给药或腔内注射吸收均极迅速。注射后广泛分布于肝、肾、前列腺、膀胱、卵巢,也可达胸、腹腔,极少通过血脑屏障。T1/2为48h以上,若并用利尿剂T1/2可明显缩短。
本品主要由肾排泄,通过肾小球过滤或部分由肾小管分泌,用药后96小时内25%~45%由尿排出。腹腔内注射后腔内器官浓度为静脉注药的2.5~8.0倍。
3、不良反应
(1) 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多发生于剂量超过每日100mg/m2时,血小板减少相对较轻。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2)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且明显,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发生,持续4~6小时或更长,停药后3~5日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人持续1周以上。
(3) 肾脏毒性:是最常见又严重的毒性反应,也是剂量限制毒性,重复用药可加剧肾毒性。主要损害肾近曲小管,使细胞空泡化、上皮脱落、管腔扩张,出现透明管型,血中尿酸过多,常发生于给药后7~14日之间。DDP肾小管的损伤在一般剂量下多为可逆性的;但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使肾小管损伤为不可逆的,产生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4) 神经毒性:与总量有关,大剂量及反复用药时明显,损伤耳蜗毛细胞,引起高频失听,在一些患者表现的头昏、耳鸣、耳聋、高频听力丧失;少数人表现为球后神经炎、感觉异常,味觉丧失。
(5) 过敏反应:在用药后数分钟可出现颜面水肿、喘气、心动过速、低血压、非特异性丘疹类麻疹。
(6) 电解质紊乱:低血镁较为常见,低血钙亦较常见,二者同时出现时则发生手足抽搐。
(7) 其他反应:少数患者出现心电图ST-T改变,肝功能损害。
4、注意事项
(1)在运用较大剂量(80~120mg/m2)时,必须同时进行水化和利尿。所谓水化疗法即水化、利尿与增加尿中氯量,以降低肾脏毒性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在大剂量DDP给药前先给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解1000ml加氯释后滴注。DDP用生理盐水200ml稀释后滴注。DDP给药前,一次给20%甘露醇125ml,DDP滴完后再用125ml,以达到利尿之目的。一般每日液体总量3000~4000ml,输液从DDP给药前6~12小时开始,持续至DDP滴完后6小时为止;有的大剂量DDP一次给药,则连续输液3日,输液中根据尿量,每次给速尿40mg静脉冲入。
(2)为减轻毒副作用,用药期间应多饮水;用药前宜选用各类止吐药;同时备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抗组织胺药,以备急救使用;用DDP后可肌肉注射安钠咖(咖啡因)以巩固疗效。
(3)在用药前、中、后均应监测血、尿及肝肾功能。其停药指片为:白细胞<3.5x 109/L,血小板<75x 109/L持续性恶心,呕吐;早期肾脏毒性如尿中白细胞10、红细胞10、管型5/高倍视野以上者;血清肌酐>186~351mmol/L者;过敏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发现有肾病史、肾功能不良及患有中耳炎的患者。若血清肌酐、尿素氮、白细胞、血小板等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情况良好,则可重复用药。
(4)本品可减少BLM的肾排泄而增加其肺毒性;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可发生致命的肾衰,并可能加重耳的损害;抗级别织胺药、吩噻嗪类等可能会掩盖DDP的耳毒性。
(5)DDP在生理盐水中溶解较慢,可加温30℃左右振荡助溶,也可选用溶液制剂。
5、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20~30mg,或20mg/m2,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静脉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在第1天和第8天使用为1个周期,一般3~4周重复,可间断用药3~4个周期。
大剂量:80~120mg/m2,每3周1次,同时注意水化,使患者尿量保持在2000~3000ml,也可加用甘露醇利尿。
胸腹腔注射:胸腔7~10日1次,每次30~60mg。腹腔每次100~160mg。
动脉注射:每次20~30mg,由插管推注,连用5日为1周期,间隔3周可重复。动脉灌注主要用于头颈部肿瘤。
作用:和DNA嘌呤碱基形成加合物,启动一系列程序,删除承载加合物的DNA序列,P53基因启动凋亡程序。
副反应:1 急性恶心、呕吐,需要止吐药及激素预处理;2 肾小管损伤,需要含氯化钠的液体水化并利尿;3 渐进性高音听力损失;4 骨髓抑制作用轻,但是重复多次使用会引起贫血,EPO治疗有效;5 低钙、低镁,手足抽搐。
用法用量
1 一般剂量:75mg/m2,分3-4天用;(20mg/m2,qd*5天,或30mg/m2,qd*3天)需适水化利尿。2 大剂量: 75mg/m2,1天用,水化;(每次80~120mg/m2,静滴,每3~4周一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mg/m2,以100mg/m2为宜。)
为预防本品的肾脏毒性,需充分水化:顺铂(PDD)用前12小时静滴等渗葡萄糖液2000ml,DDP使用当日输等渗盐水或葡萄糖液3000~3500ml,并用氯化钾、甘露醇及速尿,每日尿量2000~3000ml。治疗过程中注意血钾、血镁变化,必要时需纠正低钾、低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