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抗代谢药]阿糖胞苷
    • 张力有爱 2020-03-31 00:08 00:08
    2609
    1

    【药品名称】

    【成分】 
    阿糖胞苷 Cytarabine

    【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

    【性状】 
    每盒内含苯甲醇稀释液1支。

    【药理作用】 
    阿糖胞苷为合成之核苷,与一般核苷如胞嘧啶核苷及脱氧胞嘧啶核苷不同点为糖之部分,本药为阿拉伯糖而非核糖或脱氧核糖。在组织培养时,对各种增殖性哺乳动物细胞具细胞毒性。可抑制细胞生长,但在高浓度下对休止的KB细胞无作用。其基本作用为抑制脱氧胞嘧啶核苷之合成,亦能抑制胞嘧啶核苷酸激酶及并入核酸中,从而起到抑制细胞和伤害细胞作用。体内抗肿瘤试验证实本药在3-50 mg/kg/日剂量范围内,抑制不同被移植至老鼠之肿瘤,主要是影响分裂中细胞的DNA合成,联合作用于生殖时间及DNA合成期。本药尚有免疫抑制性,这表现在抑制小鼠血细胞凝集素合成。

    【药代动力学】 
    本药经肝肾酶的脱氨基作用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肝、肾快速代谢。静脉注射后,在12-24小时内有5-8%的给药剂量未经改变由尿液排泄,接近90%以脱氨基产物从尿液排泄。大部分病人经静脉注射单剂量后,在15分钟内血中浓度降至不可被测量之水平,甚至有些病人在注射后5分钟,血中已无药物。

    【适应症】 
    各类急性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骨髓移植预处理,白血病脑转移。

    【用法用量】 
    用量及用法根据不同化疗方案而异,可静脉输注或注射、皮下注射或鞘内注射给药,口服无效。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 一般给予100-200 mg/m2/日,持续静脉滴注,连用7天。缓解后治疗可使用中剂量300-500 mg/m2/日 ;或大剂量1-3 g/m2,每12小时给药一次,用3-5天。
    鞘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5-75 mg/m2体表面积,一般以30 mg/m2为宜。每4日一次,直至脑脊液恢复正常。鞘注时可用无防腐剂的0.9%氯化钠配制,并立即使用。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口腔发炎或溃疡,血栓性静脉炎,发热,偶见腹痛、食欲缺乏、胃肠出血、脓毒病,注射部位之蜂窝组织炎,肺炎,神经炎或神经损害,皮疹、雀斑、皮肤及粘膜出血,胸部疼痛,关节痛,喉咙痛。

    【禁忌症】 
    已存在药物诱发性骨髓抑制之患者。

    【警告】 
    本药为强力骨髓抑制剂。施行诱导期间必须每日作白血球和血小板计数,必须有设备以处理骨髓抑制引起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当药物导致骨髓抑制,血小板数目低于50000/m3或多形核粒细胞低于1000/m3时,必须停药或改变疗法,停药后末梢血液成分可能继续降低,直到停药5-7天后降至最低。当有明确骨髓恢复现象时,可重新开始用药。肝功能不良病人应减量使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尿酸浓度。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药对某些动物具有致畸作用,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用药前应先权衡利弊。哺乳妇女用药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婴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用药须知】 
    本药与肝素、胰岛素、甲氨喋呤、5-氟尿嘧啶、青霉素及甲强龙在物理学上属配伍禁忌。本药可用0.9%苯甲醇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配制好的溶液在室温(15-30°C)下可存放48小时。未用完的药液和发现溶液内有轻微薄雾产生时,应弃之不用。若用于鞘内注射,切勿使用含有苯甲醇的稀释液。

    2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1
    • 张力有爱 VIP会员 2020-03-31 00:09 00:091楼

      阿糖胞苷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阿糖胞苷
      英文通用名称:Cytarabine
      其它名称:阿糖胞嘧啶、爱力生、胞核嘧啶阿拉伯糖苷、胞嘧啶阿拉伯糖苷、赛德萨、赛德威、雅玛山阿糖胞苷、盐酸阿糖胞苷、Arabitin、Aracytin、Cytarabine Hydrochloride、Cytarabinum、Cytarbel、Cytosar、Cytosar-U、Cytosine Arabinoside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治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较好。
      2.也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及恶性淋巴瘤。
      3.鞘内注射可用于治疗脑膜白血病和脑膜转移瘤。
      4.用于眼部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性结膜炎等病毒性眼病。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为嘧啶类抗代谢性抗肿瘤药,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对S期细胞最为敏感,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而干扰细胞的增殖。阿糖胞苷进入人体后经激酶磷酸化后转变为阿糖胞苷三磷酸及阿糖胞苷二磷酸,前者能强有力地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后者能抑制二磷酸胞苷转变为二磷酸脱氧胞苷,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聚合。对RNA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则十分轻微。此外,本药对单纯疱疹病毒、天花病毒的繁殖亦有抑制作用。
      2.药动学 本药口服吸收量少,又极易在胃肠道粘膜及肝脏的胞嘧啶脱氨酶作用下脱氨而失去活性,故不宜口服。可经静脉、皮下、肌内或鞘内注射而吸收。静脉注射后能广泛分布于体液、组织及细胞内。静脉滴注后约有中等量的药物透入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40%。本药在肝、肾等组织内代谢,被胞嘧啶脱氨酶迅速脱氨而形成无活性的尿嘧啶阿拉伯糖苷,在脑脊液内,由于该脱氨酶含量较低,故其脱氨作用较缓慢。静脉给药时,半衰期α相为10-15分钟,β相为2-2.5小时;鞘内给药时,半衰期可延至11小时。在24小时内,所给药物中,约10%以药物原形、90%以尿嘧啶阿糖胞苷形式经肾脏排泄。
      【注意事项】 
      1.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国外资料)。(2)孕妇。(3)哺乳期妇女。
      2.慎用 (1)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者。(2)有胆道疾病者。(3)有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者。(4)近期接受过细胞毒性药物或放疗者。(5)肝、肾功能不全者。
      3.药物对老人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差,用药需减量并根据治疗反应及时调整药量。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本药有增加胎儿死亡及先天畸形的危险,孕妇禁用。美国药品和食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哺乳期妇女禁用本药。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象、血小板计数、肝功能、骨髓涂片。
      【不良反应】 
      1.胃肠道 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有时出现胃炎、口腔和胃肠道溃疡等。
      2.血液 骨髓抑制反应随本药剂量加大而增加,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最低值出现于用药后7-14日,骨髓象可见巨幼变。
      3.肝 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罕见肝细胞坏死。个别患者可有血胆红素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大剂量给药可出现明显肝功能异常及黄疸,可引起肝脏中央静脉及肝小叶静脉闭塞,导致黄疸、肝肿大、腹水及肝性脑病。
      4.神经系统 可有头晕,少见严重嗜睡。大剂量用药可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小脑毒性。鞘内注射可引起头痛、下肢瘫痪等。有报道,少数患者出现小脑性构音障碍伴(或不伴)眼球水平震颤;大多数小脑及大脑的并发症可在几日到几周内完全恢复;若一日给予10mg/kg、总量达40mg/kg时,可发生全身性肌肉强直、言语混乱和较明显的震颤。
      5.呼吸系统 大剂量用药可引起肺水肿、肺功能衰竭。
      6.眼 用于眼科时,本药的细胞毒性较大,最初可造成角膜上皮下的点状混浊,逐渐发展为点状着色,甚至形成角膜溃疡,因而限制了本药在眼科的广泛使用。
      7.泌尿生殖系统 可有血及尿中尿酸量增高。还可导致男性生殖功能异常。
      8.其它 可有发热、脱发、皮疹等。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四氢尿苷、胞苷可抑制脱氨酶,延长本药血浆半衰期,提高血药浓度,有增效作用。
      2.柔红霉素、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及亚硝脲类药物可以使本药增效。
      3.本药能阻止氟胞嘧啶的抗真菌作用,降低氟胞嘧啶的疗效。
      4.用药时接种活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将增加活疫苗感染的风险。接受免疫抑制化疗的病人不能接种活疫苗。缓解期白血病病人,至少要停止化疗3个月,才允许接种活疫苗。
      【给药说明】 
      1.使用本药时,应适当增加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使尿液保持碱性,必要时可合用别嘌醇,以防止血尿酸增高及尿酸性肾病。
      2.快速静脉注射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虽较严重,但对骨髓的抑制较轻,患者一般能耐受。
      3.静脉滴注液应稀释至0.5mg/ml。
      4.配制好的注射液可在4℃(冰箱中)保存7日,室温下仅能保存24小时。
      5.鞘内注射用药,稀释液中应不含防腐剂。
      6.采用中剂量或大剂量的阿糖胞苷治疗时,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溃疡、胃肠囊样积气、坏死性结肠炎、周围神经病变、大脑或小脑功能障碍如性格改变、肌张力减退、癫痫、嗜睡、昏迷、定向力障碍、眼球震颤、构音障碍、步态不稳;尚可发生出血性结膜炎、皮疹、脱发、脱皮、严重心肌病等。
      7.如出现各种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治疗。部分患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减轻中剂量或大剂量阿糖胞苷引起的不良反应。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静脉注射
      1.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一次2mg/kg(1-3mg/kg),一日1次,连用10-14日,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剂量可增大至一次4-6mg/kg。
      2.急性白血病维持治疗:完全缓解后改用维持治疗,一次1mg/kg,一日1-2次,连用7-10日。
      •静脉滴注
      1.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同静脉注射。
      2.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缓解后为延长其缓解期:常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疗法,中剂量是指一次500-1000mg/m2,静脉滴注1-3小时,每12小时1次,2-6日为一个疗程;大剂量是指一次1000-3000mg/m2,用法同中剂量方案。由于阿糖胞苷的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大而加重,大剂量反而影响了疗效,故现多偏向用中剂量方案。
      •皮下注射
      1.原始细胞增多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即一次10mg/m2,每12小时1次,14-21日为一疗程。如不缓解且患者情况允许,可于2-3周后重复一个疗程。
      2.急性白血病维持治疗:同静脉注射。
      •鞘内注射 脑膜白血病:一次25-75mg,加地塞米松5mg,予生理盐水溶解后鞘内注射,每周1-2次,用至脑脊液检查正常。预防性用药则每4-8周1次。
      儿童
      •常规剂量
      •静脉注射 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一日100mg/m2,连用5-7日。
      •肌内注射 同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同静脉注射。
      【制剂与规格】 
      阿糖胞苷注射液 (1)2ml:40mg。(2)5ml:100mg。(3)10ml:500mg。(4)20ml:1000mg。
      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 (1)50mg。(2)100mg。
      贮法:遮光,密闭,在冷处保存。
      注射用阿糖胞苷 (1)50mg。(2)100mg。
      贮法:遮光,密封,冷处保存。
      阿糖胞苷滴眼液 0.1%。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