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袁云锋教授:LS 1+2肺段切除详解
    • John&Johnson 2020-04-26 18:15 18:15
    407
    0

    如果叶间裂发育不全,先打开后斜裂。打开后纵隔胸膜,最靠近斜裂处,往往有一分支较细,是A1+2c,如图2所示。该分支不离断,会导致无法游离后方的支气管;如果你发现保留该动脉也不影响后面支气管的游离,则该支动脉可能是A3a或A4a,需要保留。

        

    图2:A1+2c,常常单独分支。


    —————————(    1    )————————

    沿肺动脉总干往肺尖走,一般有一分支,较刚才的A1+2c略粗,常常是A1+2a+b,它的深面是A3,如图3所示,如果分支较多,又无法马上确定哪些是全部的A1+2a+b,可以先只离断一支,剩余分支待支气管离断后再判断。

     

    图3:A1+2 a+b。


    —————————(    2    )————————


    在支气管旁,往往可以看到第12组淋巴结,如图4所示,建议予以摘除,可以有助于支气管的显露。



    图4:第12组淋巴结,摘除后有助于支气管的解剖显露。


    —————————(    3    )————————

    在A1+2c近端残端处,往往是尖后段或固有段支气管的起始部。不要再往更加根部游离,这样可以避免误伤舌段支气管。在游离支气管的过程中,有时可以看到深面,向腹侧走行的前段支气管B3,如图5所示,有时无法区分尖后段支气管和固有段支气管,可以用下面四种方法鉴别:1)找到B3;或2)从上述的起始部以远0.5-1.0cm游离支气管,一般可以避开B3;或3)用支气管镜在腔内确认;或4)先离断确认无误的支气管分支,再慢慢游离和确认


    图5:B3位于B1+2深面和腹侧,找到B3可以确认B1+2。


    —————————(    4    )————————

    大部分病人的尖后段a、b亚段的支气管和动脉共干,c亚段单独。如图6所示。


    图6:a、b亚段的支气管和动脉共干较多。

    —————————(    5    )————————


    游离出支气管后,在离断前,气管镜验证后使用Jet喷射通气,显示段间平面,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离断静脉后,采用膨胀-萎陷方法。如果操作正确,可以看到上面方法所得到的段间平面与段间静脉在同一条线上,如图8所示。


    向远端牵拉B1+2远端残端,如果有未离断的A1+2分支,则会被远端段门带起,予以分离离断,有时A1+2a的个别分支会从A3根部发出。



    图7:气管镜验证尖后段支气管后,Jet喷射通气。



    图8:段间平面与段间静脉在同一条线上。


    —————————(    6    )————————

    静脉的游离有两种方法:1)继续在上面的视野中,向远端牵拉B1+2远端残端,在支气管深面,会有一支静脉分支被牵起,其主要是V1+2b,予以游离后切断;2)从左上肺的腹侧,打开纵隔胸膜,向远端游离左上肺静脉的分支,往往第一个分支是V1+2或V1+2 + V3c,如图9示,沿V1+2向远端游离,有三个分支,分别是V1+2a(S1+2和S3之间的段间静脉,走行于胸膜下,浅层)、V1+2b(段内静脉,走行于肺组织深部)、V1+2c(S1+2b和S1+2c的亚段间静脉),如图10所示,b和c分支需要离断。


    另一支段间静脉,V1+2d(介于S1+2c和S3a之间),位于尖后段底部,肺组织深部,一般不容易误伤。

    图9:上肺静脉最上一个分支,一般是V1+2或+V3c。


    图10:V1+2有abc三个分支,V1+2a为段间静脉(S1+2和S3之间),走行浅,就位于胸膜下。


    —————————(    7    )————————

    如果之前不使用Jet喷射通气,在这时可以使用纯氧膨胀-萎陷方法显示段间平面。有两种切割方法:1)沿膨胀-萎陷界线,用电凝或超声刀,从多角度精确分离,有肺气肿的病例,不推荐此法;2)用直线切割吻合器。段门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段门结构。

     



    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reJWb8T8pzadjZav12zEg     密码:    y9va (LS 1+2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