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在第8版肺癌TNM分期系统中,肺癌的临床T分期根据实性成分的大小确定,但不包括毛玻璃(GGO)成分。GGO成分是肺癌患者有利且可重复的预后因素,来自日本的Aritoshi Hattori 教授等评估了GGO成分在多原发肺癌预后中的作用,以期改善多原发肺癌的临床T分期。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TS杂志上。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272例手术切除,临床淋巴结阴性的多原发肺癌患者资料。基于GGO成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即:GGO肿瘤(0≤CTR<1.0)或纯实性肿瘤(PS;CTR=1.0)。此外,多灶性GGO(MFGGO)被定义为所有病灶均显示出GGO成分。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他们的预后。
研究者发现,153例(56%)MFGGO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明显优于非MFGGO(97.2% vs 68.5%,p<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MFGGO和没有淋巴结转移是多原发肺癌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7,0.012)。
此外,在非MFGGO组的患者中,多因素分析显示,PS+PS模式和淋巴结转移是生存率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8,0.001)。根据结果将肿瘤分为3组,并关注GGO,即MFGGO(n=153),PS+GGO(n=81)和PS+PS(n= 38)。显然,5y-OS在存在显著差异(MFGGO=97.2%,PS+GGO= 82.1%,PS+PS=41.3%,p<0.001)。
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即使在多原发肺癌中GGO成分在也能够区分患者的预后。将来的研究包括多中心临床试验,需要考虑到GGO成分,以解决多原发肺癌T分期参数的修订问题。
原文题目:Pro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 based on a ground glass opacity compon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