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术后如何快速恢复肺功能?
    399
    0

    很多患者术前身子骨非常硬朗,种地、干活、打球一样不落下。这些体力活动需要健全的肺功能来支撑完成。那么做了肺癌手术后,肺功能还能像以前一样“给力”吗?

    先给您吃颗“定心丸”:大部分只做肺叶切除术、或者切除范围小于肺叶切除术(比如只切除肿瘤和少量正常组织)的患者,通过适当的锻炼,肺功能完全有希望恢复到术前水平。不过,要实现这一点,您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早期锻炼有助于恢复肺功能

    术后,剩余的肺组织会像气球一样充满整个胸腔,来代替损失肺组织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剩余的肺组织需要充分膨胀开,不能因为黏连而“蜷缩”着;2)尽量避免发生感染,以免影响肺泡的换气功能;3)胸腔积液尽可能吸收彻底,以免影响肺的活动能力。

    “用进废退”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对剩余肺组织进行锻炼,等它们“黏成一坨”,再去锻炼也很难让它们彻底膨胀开了。此外,适当运动也有利于促进身体吸收胸腔积液。因此术前术后的呼吸功能训练就极为重要了。

    术前呼吸功能训练:1)术前教育:入院后第1天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目的、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重点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全身麻醉插管下开胸术后可能出现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手术后长时间卧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麻醉清醒后早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术前干预:自入院第2天至术前1d进行一对一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要反复示范给患者看,一边示范一边解说,要让患者反复进行训练,直到掌握,每天2次,每次30min。呼吸训练的内容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效的咳嗽训练、松弛疗法。具体方法 如下:1、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全身肌肉放松 ,一只手放于胸部,另一只手放于腹部。吸气时,用鼻吸入,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缓呼深吸,呼吸7~ 8次/分钟,10~15/分钟,每天训练2次,熟练后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患者不自觉的呼吸习惯。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目的通过控制呼吸改善通气、换气,改变低效能呼吸型态。2、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 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或鱼嘴状,持续而缓慢的呼气,同 时收缩腹部。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呼吸7 ~ 8次 /分钟,10 ~ 15分钟/次,每天训练2次。缩唇呼气使呼出的气体流速减慢,延长呼气时间,防止呼气时小气道因塌陷而过早闭合,有利于肺泡气排除,改善肺通气和换气。3、有效咳嗽练习: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卧位或座位,先行5 ~ 6次深而慢的呼吸,于深吸气末屏气1 ~ 2 s,身体前倾 ,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至咽部,再用力将痰咳出。在咳嗽前先轻叩患者胸部和背部,振动痰液,以利排痰。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方法,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4、松弛法:配合呼吸旋转头部,当头从左边转向右边时吸气,头从右边转向左边时呼气。还可配合呼吸旋转 手臂或肩膀,当手臂向上朝后、肩膀向后旋转时吸气,手臂向下朝前、肩膀向前转回时呼气。松弛法能延长呼气时间,减少肺内残气量。

    术后护理干预:1)患者全身麻醉术后6h且麻醉完全清醒时,取半卧位,即开始协助患者进行吹气球呼吸训练。选取容量为800 ~ 1000 mL的合适气球,先深吸气,然后含住气球进气口,尽力呼气,把肺内气体吹入气球,直到吹不出气为止。练习时注意不要漏气,如此反复,3~5次/分钟,3 ~ 4次/天,以5次/分钟为达标。吹气球可有效的排除肺内残留气体,增强肺的顺应性。2)术后第1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鼓励协助其床上活动,配合呼吸行松弛疗法。3)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宜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及餐前30min进行,咳嗽时间不宜过长。每天2次 ,每次训练 15 ~ 20 min。4)经有效咳嗽后,协助患者进行腹式-缩唇呼吸训练。训练量应以患者自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为准。5)指导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胸腔引流管的拔除1 

        关于早期下床活动该选哪些运动方式?多少运动量合适? 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术前活动能力来选择。医生有以下建议:

    首先,活动的方式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所谓有氧运动,并不是“一边吸氧一边运动”,而是指均匀、持久的运动。有氧运动时,吸入的氧气能够在体内充分地使“燃料”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不是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它能够提高肺活量、促进体液循环,让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快走、爬山、爬楼梯、游泳、广场舞等都是不错的有氧活动方式。

    相反,无氧运动主要是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例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举哑铃等。这些活动对于心肺功能的刺激效果不好,因此并不是术后患者最紧迫需要的。

    活动量方面也要讲究“适度”,过大容易造成身体不适;过小则会影响锻炼效果。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评定。建议每天运动1~2个小时,以活动后“微微有些喘”、“微微出汗”为标准(因为“天气热,不运动也出汗”是不算数的)。这样的运动强度不会增加您的心脏负担,还能充分调动身体机能。

    有时,医生也会根据复查情况来调整您的活动量。有些患者明明活动量很充分,但是胸水吸收得还是很慢。这种情况下,鼓励再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或者延长每天活动时间。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术后恢复状态都不尽相同,运动也要灵活调整,不要“硬来”。如果某天身体状态不佳、或者赶上雾霾天、天气过冷或过热等,可以减少活动量,在室内活动活动就好。如果您的身体有特殊状况、主管医生有所嘱咐,就应遵循指示,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肖开阳, 古群英, 洪滔,等. 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术后恢复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5):72-74.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