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为什么要锻炼肢体功能?
手术过程中,您是侧卧位,手臂充分上举,暴露手术部位,一直到手术结束。这个姿势很累,清醒状态下通常很难坚持,但术中您没有意识,术后才慢慢感觉出来。所以,术后很多患者,尤其有肩周炎的患者,会抱怨肩膀比伤口还疼。
除此以外,手术切口大多在肋骨间隙,会破坏胸壁的肌肉、血管、神经,导致术后肩部酸痛僵硬、肌肉萎缩无力、伤口周围皮肤麻木。
“用则进,不用则废”,术后尽早开始循序渐进地锻炼肢体功能,能够缓解肌肉紧张痉挛、减少肌肉黏连、避免“冻肩”,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简单地说,为了您以后打招呼时,能高高挥起手术那侧的胳膊大声说“嗨”,那么就一定要锻炼,而且还要把锻炼做到位。
您可能会害怕,怕疼、怕抻拉伤口出血,不敢运动。其实,正常的活动有益无害,不必担心会撕裂伤口。
肢体锻炼怎么做?
以下是术后五日锻炼方案,您可以试着做做。(请启达根据内容重点配图)
手术当天返回病房,等您完全清醒后,就可以在不影响输液等治疗的情况下,试着握握拳头,扭扭手腕,轻轻地手心手背翻转。
手术后第一天早上,护士会协助您坐起来,可以用术侧的胳膊轻轻撑床挪动身体,增加肘部屈伸运动,用术侧的手刷牙、洗脸、吃饭。
第二天就可以抬高术侧肘部,早、中、晚练习用术侧的手为自己梳梳头发,要求保持姿势自然,不要歪头,以免让身体下意识地“偷懒”,因为怕疼而减少手臂的锻炼。
第三天,可以用健侧的手臂托住术侧的肘部,做上臂上抬运动,上肢尽量举过头顶。还可以前后抬抬胳膊,做做缓慢的侧平举。
第四天,有意识地活动肩膀,用健侧的手扶着术侧的肘部,试着用术侧的手去摸后脑,然后逐渐可以跨头顶去触摸对侧的耳朵。
第五天,就可以更自如了,用术侧的胳膊自行跨过头顶摸对侧的耳朵。术侧肢体向墙壁站立,用手扶着墙逐渐上举。也可以面向墙壁,双手交替爬墙运动,观察术侧肢体是否可以做到和健侧肢体一样协调。之后每日锻炼,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使术侧和健侧的区别逐渐缩小。
锻炼期间,护士可能也会“监督”您是否“偷懒”。她们会盯着您吃饭、洗脸时,是不是只用没做手术那侧的手臂;在楼道散步时,如果发现您两个肩膀“一高一低”,可能还会“批评教育”一番。遇到这样“多管闲事”的护士,您要积极配合,把动作做到位,争取尽早康复。
当然,在伤口完全长好以前(通常在两个月内),不要提重物(比如满水的暖壶)和突然上举,乒乓球之类的剧烈运动也要避免。乘坐公交车拉扶手时要特别小心,一旦遇到刹车时,要保护手臂避免受到猛烈的牵拉。
少数患者伤口可能会发生感染。一旦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出血化脓等特殊情况,首先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处理,医生会为您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或者保持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