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化疗药物多数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它们的缺点是不会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一但进入人体便对所有细胞“格杀勿论”。其中最容易被“殃及”的就是我们人体的造血系统,从而导致医生常说的“骨髓抑制”。出现“骨髓抑制”后,血液里的几种主要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有时候是一种减少,有时候是全部减少(也就是医生常说的“三系降低”)。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抗感染的“战士”,它的数量减少了,可能会导致各种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那么,化疗一定会引起白细胞降低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还有哪些表现?怎么能尽早发现苗头?下面就来聊一聊。
化疗一定会影响白细胞吗?
其实,不同的化疗药物对于造血系统各个成分的影响不同,与每种药物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关。通常白细胞下降的程度与化疗药物的品种和剂量有关。环磷酰胺、顺铂、氟尿嘧啶会引起轻-中度的白细胞下降。而蒽环类、紫杉醇、多西他赛、卡铂会引起中-重度的白细胞下降。比如多西他赛对白细胞影响就较大。有研究表明,使用这种药物的肺癌患者,大约27%以上会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组分)下降[1]。此外化疗剂量对白细胞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使用的化疗药剂量越大,白细胞下降越明显。
当然,不同的人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体能状况好、初次治疗的患者,往往骨髓功能比较好,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也较小。而反复化疗的患者,往往骨髓功能变差,药物影响也更大。
骨髓抑制有哪些“蛛丝马迹”?
化疗后骨髓抑制出现外周血细胞成分减少的先后顺序与细胞的生命周期相关。中性粒细胞寿命短,因而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则稍晚于中性粒细胞。而红细胞寿命较长,其减少出现更晚,多见于长期化疗情况下。
骨髓抑制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我们通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化疗后骨髓抑制分为0 ~Ⅳ度,0度为未发生骨髓抑制,Ⅰ ~Ⅱ度为轻度骨髓抑制,Ⅲ ~ Ⅳ为重度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成分,它的减少比白细胞减少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中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1周, 至停药10~ 14 日达到最低点。一般情况下,轻度的白细胞减少,往往不会引起症状,减少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感到乏力、头晕等。严重者(通常III-IV度)出现免疫力下降、发热和感染。
骨髓抑制还有一个常见的“信号”是血小板数量减少。一般来讲,血小板减少的出现略晚于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常在化疗后2周左右降到最低。它也与某些特定的化疗方案密切相关,例如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50%左右的肺癌患者会出现中重度的血小板减少[3]。血小板是我们身体止血的“前哨兵”,血小板不足会导致出血,可以表现为皮肤上的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者甚至有呕血、便血(大便发黑、像柏油)等症状。
除了白细胞、血小板,血液中还有一个“主力成分”——红细胞,骨髓抑制时它们的数量也会减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贫血”。2012年中国肿瘤相关性贫血调查研究显示超过60%的肿瘤患者出现贫血[4],这与患者的营养、体能、接受的放化疗等都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营养状况差、反复化疗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贫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休息后也不能缓解,严重者可能会心慌、呼吸困难、晕厥等。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能避免和补救吗?
在化疗开始前和整个化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也就是定期抽血看各种血液成分的含量是否正常。如果发现骨髓抑制的“苗头”,一方面如果某种血液成分含量过低,也会考虑“缺啥补啥”,及时输注血液成分(血小板、红细胞等)补充,同时也会联合某些“刺激因子”刺激骨髓加速造血,另一方面可能会依据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化疗方案,尽量避免继续使用对骨髓抑制作用强的化疗药物;
总而言之,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并不少见, 严重时可引发致死性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限制化疗的进程, 直接影响预后。因此对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我们需要做到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尽力使患者转危为安。
共同审稿: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孙月丽 张明凤
参考文献
[1] Fidias P M, Dakhil S R, Lyss A P, et al. Phase III study of immediate compared with delayed docetaxel after front-line 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plus carboplatin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J Clin Oncol,2009,27(4):591-598.
[2] 沈铿,郎景和. 妇科肿瘤临床决策[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5.
[3] Danson S, Middleton M R, O'Byrne K J, et al. Phase III trial of gemcitabine and carboplatin versus mitomycin, ifosfamide, and cisplatin or mitomycin, vinblastine, and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 Cancer,2003,98(3):542-553.
[4] 马军,王杰军,张力,等.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11):92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