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支气管镜检查?
    333
    0

        很多患者听到需要“往气管里插一根管子,都感到恐惧。其实,医生在操作之前会严格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只要不过分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支气管镜检查对多数患者而言是安全的。

            

    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患者准备:

    告知医生既往有无相关呼吸道疾病病史,如哮喘,COPD

    如果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停用1周后才可做支气管镜检查。

    告知医生既往手术史和药物过敏史。

    检查前4小时禁食,2小时开始禁止饮水。

    有活动性假牙应取出。

    戒烟。医生准备:

    评估患者操作指征,排除禁忌证;

    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筛查等常规血液化验,掌握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和凝血功能,以判断出血风险;

    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还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及血气分析检查;高血压或者心脏病患者,需要做心电图甚至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心肺功能能否耐受操作。

    向患者讲解检查的目的、意义、不良反应和操作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脾切除、安装人工心脏瓣膜或者有心内膜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哮喘患者检查前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高血压患者应提前口服降压药。

    在操作前建立静脉通道,并保留到术后恢复期。

    检查中要注意什么?

    具体操作时,先由护士进行局部麻醉,也就是通过气道吸入、咽喉喷洒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之后经鼻或口插入支气管镜(一根细长、柔软、直径约4-9毫米、一端带镜子的管子),按照一定顺序先后对双肺各段支气管逐一检查,必要时取活检及开展治疗。整个过程患者意识是清醒的。

        在检查过程中,尽管患者接受了局部麻醉,但仍会出现咳嗽、咳痰甚至喘憋等不适,医生通常会解释、安慰,症状严重的,医生可能会给一些针对性的治疗,以减轻不适感。能耐受全身静脉麻醉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做无痛气管镜检查,也就是在全麻,患者无意识状态下完成这项检查。

         作为患者,需要配合的是,

    按照医生要求完成呼吸、咳痰等动作。

    不要剧烈咳嗽,可通过深呼吸抑制咳嗽冲动。

    心态平和,避免过于紧张或情绪激动。

    检查后要注意什么?

    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待麻醉药效力消退后,从少量饮水开始,逐渐恢复饮食。

    如果检查中活检取样导致少量出血,检查后可遵医嘱适当服用止血药、镇咳药,减少术后出血。

    部分患者(特别是肺功能损害和使用镇静剂后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后,仍需要持续吸氧一段时间。

    对于行支气管肺活检的患者,应在活检1h后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气胸。

    参考文献:《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2008).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