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胸腺瘤:伴随综合征
    413
    0

            伴发疾病有全身或自身免疫疾病,也有伴第二个原发肿瘤。国内关于伴发疾病报告较少,多集中在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障及低蛋白血症等。
           对胸腺瘤伴发其他疾病Rosenow[43]报告有40%发生率,而Kornstein报告除MG外,胸腺瘤10%伴有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可发生在胸腺瘤之前,也可与胸腺瘤同时或在胸腺切除之后发生。现将有关胸腺瘤伴发的症状[1,4,22]列表如表10–9。

    胸腺瘤伴有的瘤伴综合征(或称胸腺伴随综合征)有以下两多的特点:
           胸腺瘤的并发症发生比率多,约40%的病人伴有各种并发症(包括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伴有的并发症种类多,几乎没有像胸腺瘤这样伴有如此多并发症的肿瘤。

           胸腺瘤常见的、较为确定的胸腺伴随综合征有以下四类:重症肌无力、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胸腺外恶性肿瘤,目前已有报告的胸腺伴随疾病有:

    血液系统

    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发育不良

    红细胞增多症

    巨核细胞减少症

    T淋巴细胞增多症

    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神经肌肉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

    Lambert-Eaton综合征

    Isaac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

    边缘性脑炎

    脊神经根病

    肌炎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皮肤病

    天泡疮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肾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

    肾病综合征


    骨骼疾病

    肥大性骨关节病


    胶原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皮肌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肌炎(巨细胞)

    多肌炎

    Sjogren综合征

    硬皮病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功能亢进

    全垂体功能减退

    Addison病

    生殖器畸形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化学感受器瘤


    免疫缺陷综合征

    低γ球蛋白血症

    T细胞缺陷综合征


    肠道

    Whipple病

    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溃疡型结肠炎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癌(肺癌、结肠癌)

    Kaposi肉瘤


           伴有胸腺伴随综合征的病人,1/3的病人可伴有两种或更多种综合征,多为同时存在,这与自身免疫有关。除重症肌无力最为常见以外,其他伴随疾病较为罕见。

    神经肌肉综合征状
    重症肌无力
    肌强直性营养不良
    Eaton~Lambert综合征
    肌炎
    血液学综合征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再生不良
    自主免疫贫血
    红细胞增多症
    各类白细胞减少
    巨噬细胞不足
    T淋巴细胞增多症
    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恶性贫血
    免疫缺陷综合征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T细胞缺乏综合征
    腹腔疾病及自身免疫紊乱
    全身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肌炎
    心肌炎
    硬皮病
    Sjogren综合征
    节段性回肠炎
    皮肤病变
    寻常性天疱疹
    慢性黏膜与皮肤念珠菌病
    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桥本甲状腺炎
    阿狄森病
    化学感受器组织细胞瘤
    肾紊乱
    肾病综合征
    小变化肾病
    骨紊乱
    肥大骨关节病
    恶性疾病及其他
    恶性淋巴细胞瘤
    癌(肺、肠及其他)
    Kaposi肉瘤
    混合性胶原血管疾病
    病毒性恶性疾病
    结节病
    簇状脱发


    胸腺瘤伴发疾病中几个较突出的疾病如下:
    1、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发生率差异甚大。国内资料显示胸腺瘤合并MG在15%以下,而国外在9.1%~73%之间。现将各家报告胸腺瘤合并MG的发生率列表 10–10。
    由上述材料可看出国外胸腺瘤合并MG的发生率在30%~50%间居绝大多数。
    胸腺瘤伴MG者,Kornstein[10]总结女性多于男性,为53% :47%。其发病年龄比重症肌无力大,比单纯胸腺瘤又年轻些。
    重症肌无力发生胸腺瘤约为10%~30%[44,45]。MG患者50%以上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肌肉无力和容易疲劳。Slate[44]分析MG患者40岁以上46%有胸腺瘤,40岁以下7%有胸腺瘤,说明MG患者伴胸腺瘤年长者多。MG在临床分4型,即眼肌型(仅眼肌无力)、全身型(由眼肌无力开始渐累及全身肌肉)、重型(发展快,最后呼吸肌无力而死于危象)和暴发型(疾病进展迅速,可在数月内死亡)。此外杨明山[2]介绍改良Osserman分型,并指出此分型包括受累肌群、病程、治疗和预后。此分型如下:
    Ⅰ型(眼肌型):单纯眼外肌受累,无其他肌群受累,临床和电生理可见,也不向其他肌群发展,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预后好。
    Ⅱ型(全身型):一组以上肌群受累,主要累及四肢,药物治疗反应好,预后好。
    ⅡA(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轻度受累,常伴眼外肌无力,一般无咀嚼、吞咽和构音困难,生活能自理,对药物治疗反应好,预后佳。
    ⅡB(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中度受累,常伴眼外肌无力,一般有咀嚼、吞咽和构音困难,生活难自理,对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一般。
    Ⅲ型(重度激进型):急性起病,进展较快,多于起病数周或数月内出现球麻痹,常伴眼肌受累,生活不能自理,多在半年内出现呼吸肌麻痹,对药物治疗反应差,预后差。
    Ⅳ型(迟发重症型):隐性起病,进展较慢,多于2年内逐渐由Ⅰ、ⅡA、ⅡB发展到球麻痹和呼吸肌麻痹,起病半年以后出现呼吸肌麻痹者属此型。对药物治疗反应差,预后差。
    Ⅴ型(肌萎缩型):指重症肌无力患者于起病半年即出现肌肉萎缩者。因长期肌无力而出现继发性肌萎缩者不属此型。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预后各家报告不完全一致。Elgert[47]认为胸腺瘤有MG者预后比单纯胸腺瘤好,可能是因为有MG的出现而早就诊之故,此外,胸腺瘤有MG者恶变率为19%,而单纯胸腺瘤恶变率为46%。Verley[25]根据手术治疗的经验,认为MG不影响胸腺瘤预后。MG伴胸腺瘤的预后比单纯MG的预后差。此外,胸腺瘤合并MG手术预后不如胸腺增生合并MG者[1]。
    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
    为一组选择性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的综合征。PRCA分两大类即先天性与获得性,而获得性又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又分急性与慢性。急性PRCA多继发于某些病原感染或某些特征性疾病,如: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SL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中胸腺瘤最常见。
    PRCA伴胸腺瘤者较多,约占20%~50%[1,4,48]。胸腺瘤合并PRCA的发生率少于MG的发生率。王德元[1]收集文献报告胸腺瘤合并PRCA的发生率为1.9%~14.9%(1.9%,2.4%,5%,14.3%,14.9%)。此发生率差异的原因:①可能为各家报告病例少;②对胸腺瘤合并贫血未予重视;③PRCA患者少,未能及时查出;④一部分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而无贫血(往往胸腺切除而得以纠正)。
    胸腺是中枢性免疫器官,是T细胞增殖分化的主要场所。胸腺瘤合并PRCA的确切关系尚未确定,但一般认为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瘤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体(IgG)可直接抑制B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及EPO(红细胞生成素),并对自身细胞免疫机制起抑制作用[49,50]。胸腺瘤发生PRCA患者多为梭形细胞型胸腺瘤。切除胸腺瘤贫血症状可改善。天津市肿瘤医院胸科切除3例,均于两年内死亡。
    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胸腺瘤合并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Good首先报道,此后人们即称之为Good综合征[10]。约10%的胸腺瘤患者伴发此症(梭形细胞型),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对过敏反应延迟,易感染、腹泻、肺炎、淋巴结炎,如再伴红细胞再障而发生贫血,随之而来的是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切除胸腺瘤对低丙种球蛋白的改善帮助不大。
    4.第二个原发性肿瘤
    胸腺瘤可合并第二个原发瘤,Mayo诊所为17%[51],MD. Anderson癌瘤中心[52]为21%(11/52),此外一系列报告为3%~18%[10,53]。第二个原发瘤多为乳腺、肺、胃、肾、宫颈、宫内膜、卵巢的肿瘤。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及淋巴瘤则很少与胸腺瘤一起发生。重症肌无力伴有胸腺瘤的胸外肿瘤较重症肌无力而无胸腺瘤者为多,因此可以说胸腺瘤增加发生第二个恶性肿瘤的危险性。
    5.其他疾病
    胸腺瘤还可合并表10~9中的一些疾病,此外尚可合并Cushing综合征、心包炎、营养不良等。


    2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