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鼠尾征
病理特征是以肺门区肿块合并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受累支气管截断,断端呈杯口状,鼠尾状,可见腔内肿物。
4、棘状突起征(棘突征、锯齿片伪足征):
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同小的三角形,病灶边缘不规则。棘状突起密集排列就构成锯齿征,棘状突起粗细、长短不一时,如螃蟹足,就是伪足征。是肺癌的重要征象。
5、毛刺征:
是肿瘤细胞向邻近血管鞘或局部淋巴结浸润,或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形成的纤维带,良性结节如炎性假瘤和结核球,边缘也见毛刺,常为长毛刺。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8、血管集束征:
表现为肺结节周围一支或几支血管到达瘤体内或在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的现象。有3种情况,肺血管进入肿瘤内或穿过肿瘤,肺血管受牵拉向病灶移位,肺血管到达肿瘤边缘截断。
11、胸膜凹陷征(PI)
为肺癌侵达胸膜的最直接征象。病理基础是肿瘤方向的牵拉而局部脏壁胸膜无增厚粘连。多见于周围性肺癌,以腺癌最多见,也可见于良性病变,如TB球、炎性假瘤、肺脓肿、硬化性血管瘤等。
13、反晕征:
和晕片表现相反,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中心为低密度为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致的致密气腔实变。常见于隐原性肺泡炎及类球孢子菌病等
14、晕轮征:
毛玻璃的晕轮病理上是肺出血、肿瘤浸润或非出敌国炎症过程
15、CT血管影征(血管包埋征肺静脉包被征):
常用来描述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肿瘤沿肺泡壁生长浸润尚未完全破坏肺泡间隔,肺泡壁增厚或邻近肺泡内有分泌物,部分仍含气,形成肺炎型改变,增强时病变内见血穿行的血流强化,称CT血管造影征。
16、黑边征(黑胸膜线):
在胸壁和肺内微石的衬托下,肺实质和肋骨间的细条状低密度影。是肺泡微石症的X线征象
18、空气半月征(海蚌含珠征):
为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缩的结果,也可见于结核病,韦哥肉芽肿,空洞内出血和肺癌。
19、支气管充气征:
在病变的肺组织区域中见到透亮的支气管影。
I型空气支气管造影征
III型支气管造影征(枯树枝征),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现
20、细支气管造影征:
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为病灶内细管状或条状气体样低密度,是由于扫描层面和充气支气管所在平面平行所致。
21、空泡征
下为空气支气管征:
23、马赛克征(马赛克灌注):
为肺密度增高区和肺密度减低区夹杂相间呈不规则的补丁状或地图状
24、粘液支气管征:
病理是肺不张内有支气管粘液栓塞。
25、树芽征:
指病变累及细支气管,炎性渗出物或分泌物堵塞细支气管,CT表现为小叶中心分枝状线影和与其相连的细支气管横断面结节影,状如树芽,是细支气管扩张、阻塞的特征之一。
26、水上百合征:
是包虫内囊破裂塌陷漂浮于液面上,有气体进入形成的不规则凸起影。双层壁破裂,部分囊液排出,内、外囊剥离,内囊漂浮于液面,CT表现为水上浮莲征。
27、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或称铺路石征,是胸部CT上的一种影像学征象,主要表现为在弥漫性或散在分布的毛玻璃样浸润影中,有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线状影重叠存在。碎石路征在PAP的特征性表现,但是,象感染性疾病,肿瘤,特发性肺弥漫性疾病,吸入性病变也可以出现。
28、星系征:
指的是肺结节病的大结节(d>1cm)有无数小结节构成,大结节周围环绕小结节卫星灶,晚期支气管血管周围受累呈条带状,与卫星、慧星、银河相象。星系征有肺结节病,还有肺TB、肺转移瘤,BAC及癌性淋巴管炎等。
30、胸腹水鉴别四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