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PSA 筛查:早期前列腺癌应当监测还是治疗?
    277
    4

    美国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Anthony V. D’Amico 表示: 针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利用PSA 的主动监测对比积极治疗会增加疾病转移的风险。为了避免前列腺癌转移及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只有当患者合并其他影响预期寿命的疾病、且生存期小于10 年时才可以考虑主动监测。另外,手术治疗与短期内分泌联合放疗比较,患者死亡率无变化,因此低危和中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更加自由,无需考虑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NEngl J Med. 2016 年9 月14 日在线版)

    背景资料
    针对早期前列腺癌(低危或者中危)最好的治疗方案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观点;通过积极监测PSA 的替代治疗是否会增加早期前列腺癌转移和死亡的风险目前仍存在争议。如果会增加风险,那么哪种治疗,例如前列腺癌根治术或者放疗(联合或不联合3~6 个月的内分泌治疗),能够减少前列腺癌转移和死亡的风险。Freddie C. Hamdy 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应用4 种处理方案中的三种,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10 年的随访。Jenny L. Donovan 等收集了这批患者6年随访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患者平均年龄62 岁,均进行了PSA 检查,76% 为临床T1c 期,Gleason 评分6分和7 分的患者分别占77% 和21%,平均PSA 水平为4.6 ng/ml。
    尽管10 年的随访时间对于评估前列腺癌的死亡率而言相对较短(主动监测组545 例患者中有8 例患者死亡,553 例手术组患者中有5 例死亡,545例根治性放疗组患者中有4 例死亡),但对于评估是否存在继发转移(包括影像学显示的骨、内脏器官、淋巴结转移或者PSA 浓度> 100 ng/ml)的结果来说是足够充分的。

    三点关键性的观察证据
    此外还有其他重要的调查证据。第一点,主动监测组与治疗组患者相比更容易出现前列腺癌的转移(P=0.004),几乎是治疗组患者的两倍(6.3‰ vs 2.4‰ ~3.0‰)。与主动监测组相比,手术组/ 放疗组/ 内分泌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也明显下降(HR=0.63,95%CI 0.21~1.93)。尽管还需要更长的随访来证实这一现象,但是目前的随访数据已经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主动监测组患者更有可能存在挽救性治疗(例如间断性内分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全身转移的情况。
    第二点,65 岁及以上的患者中,与治疗组相比,主动监测组患者更有可能因为前列腺癌死亡。这项数据提示年龄越大前列腺癌的恶性度可能比实际穿刺的结果更高,这部分有可能与穿刺误差造成的前列腺癌分期的降期相关。按照患者发病年龄分层后,前列腺癌死亡率在主动监测组和积极治疗组间会存在差异。因此,针对65 岁及以上的患者还是建议积极进行治疗,能够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HR=0.63,95%CI 0.36~1.09)。
    最后,与手术治疗相比较,目前更倾向于应用放疗联合短期内分泌治疗。数据显示这两类治疗的前列腺癌死亡风险比为0.80(95%CI 0.22~2.99)。如果这种趋势更加明显,那么65 岁或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内分泌治疗联合放疗,因为这种选择比主动监测会明显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P=0.09)。

    4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4
    • luca 管理员 2020-06-17 15:59 15:591楼

      美国专家呼吁恢复前列腺癌PSA筛查

      目前关于人群前列腺癌筛查仍存在争议,尤其是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2012年推荐反对健康男性接受常规基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前列腺癌筛查。
      但是前列腺癌专家坚持PSA检测是有用的,能够降低死亡风险,《临床肿瘤学杂志》(JCO)近日发表了一篇相关评论。
      纽约Presbyterian医院的研究者称,证据显示PSA检测的确能够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他们呼吁恢复筛查。
      然而,他们建议所有男性在40多岁或50岁初都应当接受至少基线水平的PSA筛查,除了那些预期寿命很短的患者。后续的筛查可以进行个体化调整。
      有些研究已经表明,自从PSA筛查取消后,许多疾病在诊断时已经较为晚期。
      研究小组还强调USPSTF做决定的两个重要的PSA筛查试验的其中之一存在重大问题。PLCO试验存在缺陷,之前曾有所报道,因为其对照组被污染,许多未接受筛查的男性患者实际上接受了PSA检测。然而直到最近才发现这一点。对数据进行再次检验发现90%的未筛查组患者实际上接受了PSA检测。


      参考材料[size=1.4em]



    • luca 管理员 2020-06-17 16:10 16:102楼

      PSA 筛查:重审证据方能明确道路

      以人群为基础的前列腺癌筛查仍
      然存在明显争议,尤其是在2012 年美
      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不建议
      把PSA 作为任何年龄健康男性的常规
      筛查之后。纽约长老会医院的Jonathan
      E. Shoag 等报告,PSA 检测可以降低
      前列腺癌死亡率,所以建议:即使每
      年不进行全民范围的筛查,也应该重
      新启动PSA 筛查项目。他们还建议,
      基线PSA 筛查应该始于40 多岁或50
      岁多一点儿,这一点对预期寿命有限
      的男性而言尤为重要;随后应根据新
      指南的推荐制订个体化的筛查计划。(J
      Clin Oncol. 2016 年7 月18 日在线版)
      既往证据的不足
      Shoag 等提出:“ 在美国,PSA
      筛查被迅速接受,然后又遭到迅速抵
      制,导致政策如钟摆样前后不定。”
      近几年的PSA 筛查近似恢复到无PSA
      筛查的时代,这将导致美国出现更多
      的前列腺癌死亡病例。因为有部分研
      究显示,停止PSA 筛查后晚期前列腺
      癌的确诊率有所升高。
      PLCO 癌症筛查试验提示PSA 筛
      查无生存获益,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
      机研究显示PSA 筛查可大幅降低前列
      腺癌的死亡率。Shoag 等表示,基于
      USPSTF 基于这两项大型研究结论做
      出了PSA 筛查的推荐,但这本身就存
      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而言,PLCO 筛
      查研究存在的明显缺陷已被报道出来,
      因为其对照组人群的资料有瑕疵,其
      中大部分自称未接受过筛查的男性其
      实都是检测过PSA 的。Shoag 等重新
      核实数据后发现,对照组中90% 的男
      性实际接受过PSA 检测。2016 年5 月,
      Shoag 等曾在美国泌尿协会年会上公
      布了这一发现,数据也发表在《新英
      格兰医学杂志》上。
      在本次数据公布中,Shoag 等表示:
      “鉴于PLCO 筛查试验对照组中数据
      不实的情况已被发现,这项试验的结
      果不再适用于指导指南的制订。我们
      希望自己的分析可以让指南制订者修
      改其关于PSA 筛查的建议,并鼓励使
      用优化的筛查诊断策略。”
      目前支持USPSTF 推荐的证据仅
      剩下来自欧洲的随机研究结果,但该
      研究显示PSA 筛查可降低21% 的前列
      腺癌相对死亡率。由于缺乏更多相关
      研究,该试验证据其实是支持将PSA
      筛查作为预防前列腺癌死亡的一种手
      段。这一生存获益也可能出现在美国
      流行病学数据中,自从第一次使用
      PSA 筛查后,前列腺癌死亡率就出现
      了戏剧性的持续下降。Shoag 等提出:
      “PSA 筛查无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错
      误观点,只有通过指南来明确PSA 筛
      查的获益风险情况才能改变这种观
      点。”
      筛查可行,但该怎样实施?
      范德堡大学的David F. Penson 和
      田纳西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的Matthew
      J. Resnick 在相关评论中提出PSA 筛查
      不应该被完全放弃。他们认为PSA 筛
      查需要更精细及个体化,但是他们对
      如何实施的问题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USPSTF 正在更新已经备受微词的前列
      腺癌筛查指南。Penson 和Resnick 声明:
      “鉴于Shoag 等给出的数据,将不得
      不认真考虑再次审议PLCO 试验数据
      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在制订筛查
      策略前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例如
      Shoag 等提出的对40~50+ 岁男性基线
      筛查后进行的个体化筛查;虽然这最
      终可能是一个合理的推荐,但其目前
      的支持数据有限(还包括专家的意见)。
      在加深对最佳筛查方法的理解方
      面,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Penson
      和Resnick 指出来自PLCO 的数据毫
      无帮助,新的筛选标志物将进一步改
      变目前的筛选争议。这场争论的所有
      参与者必须接受前列腺癌筛查不是“全
      或无”的命题。作为一个科学团体,
      寻找单一标志物来满足不同人群的筛
      查需求无疑是徒劳的。所以,既不能
      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支持PSA 的人群
      普查,也不能忽略筛查可以改善生存
      获益这一事实。
      毫无疑问,新的证据将被验证,
      更多的个性化筛选策略将被制订,这
      些无疑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获益并
      尽量降低危害。



    • luca 管理员 2020-06-17 16:39 16:393楼

      前列腺癌是西方发达国家男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所有男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一位,死亡率第二 。日本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发病率同样居男性肿瘤首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质的改善,人均寿命逐步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西化,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 以上海为例,发病率从1990年2.6/10万人上升至2010年32/10万人,成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第一大恶性肿瘤。




      中国部分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如同其他肿瘤一样,前列腺癌预后和疾病分期有关。如果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患者可以获得很好的预后。但在中国绝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发现时已是转移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SA筛查的价值与争议
      前列腺癌PSA筛查是指通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和直肠指诊(DRE)等手段对无症状的特定健康男性开展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




      PSA筛查的价值


      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提高了早期前列腺癌的发现,降低了肿瘤特异性死亡。今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EAU2016)分享了关于前列腺癌PSA筛查的最新研究结果,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ERSPC)中Göteborg试验1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 50-64 岁男性中,PSA 筛查使前列腺癌死亡率下降了 35%。


      而PSA筛查争议体现在筛查可能带来过度诊断与治疗的担忧,目前泌尿外科领域各专业指南推荐意见也未统一。        




      优化中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


      当讨论PSA筛查的争议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与发达国家前列腺癌现状的差异经过近30年的推广使用,欧美地区的中老年男性对PSA检测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已具有充分的认识这点和中国现状迥然不同。 由于PSA筛查尚未普及,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以晚期居多, 同时普通大众对PSA检查和前列腺癌认知水平较低。


      为普及PSA的检查及应用,2015年6月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前列腺癌临床应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并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标准》指出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个体化筛查指标,  筛查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筛查年龄可从5 5岁开始;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可从45岁开始。





      为避免过度诊断治疗的担忧,个体化的前列腺癌筛查是未来发展方向,纳入风险分层综合考虑PSA动力学、DRE、家族史、合并症及预期寿命、性功能和排尿情况、社会、经济等因素,根据PSA水平和多风险评估对筛查间隔进行个体化定制; 利用新型标志物如PHI, PCA3, TMPRSS2:ERG等早期确认侵袭性前列腺癌;改进穿刺活检方法,充分结合影像学、核医学等技术;发展临床工具,对患者提供治疗选择的客观信息,使患者更多参与到前列腺癌预防、筛查活检和治疗的决策中,搭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


    • 音乐人生 VIP会员 2020-06-19 19:02 19:024楼

      美50 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攀升原因分析

      美国癌症学会Jemal 等 报告,美国≥ 50 岁男性区 域性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 发病率持续增高,需要进 一步研究以明确该升高趋 势的原因。(J Natl Cancer Inst. 2020 年5 月20 日在 线版 doi: 10.1093/jnci/ djaa068)

      既往研究显示,在美国预防服 务工作组2008 年提出反对≥ 75 岁 男性接受基于PSA筛查的推荐后, 至2012 年美国的局限性前列腺癌 发病率下降,而区域性和远处转 移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

      为了明确该模式是否 能持续至2016 年,该研究 使用美国癌症统计局公用 研究数据库,在≥ 50 岁男 性中按疾病分期(局部, 区域和远处转移)、年龄 (50~74 岁和≥ 75 岁)、 种族/ 民族(所有种族/ 族裔,非 西班牙裔白人和非西班牙裔黑人) 分层, 并分析了2005~2016 年的浸润性前列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 并使用Joinpoint 回归模型估算年 度百分比变化。

      结果显示,汇总所有的种族/ 族裔,在50~74 岁和≥ 75 岁中局 部疾病的发病率从2007 年开始下 降,但在2013~2016 年≥ 75 岁男 性的下降趋势趋于稳定。50~74 岁 的男性2007~2016 年发病率每年 下降6.4%(95%CI 4.9%~7.9%), ≥ 75 岁男性2007~2013 年发 病率每年下降10.7%(95%CI 6.2%~15.0%)。

      研究期间两个年龄组的区域性 和远处转移性疾病的发病率均增 加。例如,2010~2016 年, ≥ 75 岁男性的远处转移疾病发病率每 年增长5.2%(95%CI 4.2%~6.1%)。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的生物统计学家Vickers 认为:该 研究中报道的晚期癌症发病率上 升和早期癌症发病率下降是“暗 示因果关系”和存在“筛查效应”。

      他认为有5 条“黄金法则”或有 助于明晰目前的状况:首先,医 生需要获得所有PSA 检测的知情 同意书;其次,不应对“无获益” 的老年男性(如≥ 75 岁且合并心 脏病者)进行PSA 检测;再次, PSA 检测应仅限于年轻人;第四, 临床医生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活 检;最后,不要治疗不太可能受 益的男性, 尤其是Gleason 6 级 疾病的男性,此类患者需要主动 监测。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