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报告显示,采用一种简单、便宜、快速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鉴定出非吸烟的肺癌患者亚组中的一种特殊肿瘤类型。 将近8-12%从未吸烟的肺腺瘤患者的肿瘤能够表达一种特别的蛋白质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美国梅奥诊所的Ping Yang及其同事概括说,同那些ALK-阴性的非吸烟肺腺瘤患者相比,ALK阳性非吸烟肺癌患者初始诊断后5年内的疾病进展或复发风险是前者的2倍以上。 Yang研究了303例患者,采用免疫组化(IHC)对ALK进行检测,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证。 结果发现,IHC同FISH结果相关性较好,IHC评分较高的组织样本都是FISH阳性,而没有IHC染色的组织样本都是FISH阴性。 Yang解释说,由于IHC已经在大多数的病理实验室都具备,因此,可以在现场立即进行组织检测,而不必将样本送至其他诊断检测地点。IHC可以作为一种ALK状态的有效初始筛查工具。 |
EML4-ALK融合基因:2007年开始报道该融合基。在一般的NSCLC人群中,EML4-ALK阳性率很低,约为3%~7%左右。其临床特征为:多见于非吸烟的年轻人群,男性比例较高,绝大多数为腺癌,其中大部分为印戒细胞亚型。在有肿瘤转移的患者中,EML4-ALK阳性与EGFR-TKI耐药相关。在2010年ASCO年会上,韩国Bang也报告了Ⅰ期临床试验,采用ALK激酶抑制剂crozotinib(PF02341066)治疗82例ALK融合阳性患者,在50例可评价患者中RR 达64%,疾病控制率为90%,中位治疗时间已超过25.5周,中位PFS尚未达到。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该试验虽然只是I期试验,却得到了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一个对合适患者使用合适药物的典范。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方法:FISH vs Ventana-IHC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现在肺癌靶向治疗史中具有程碑式的意义。而随着Crizotinib(克唑替尼)作为第一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其已显示出卓越的疗效。根据Profile1014研究报道,克唑替尼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缓解率为7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0.9个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判定ALK阳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荧光原位杂交(FISH)、增强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immunohistochemistry,V-IHC)法、RT-PCR法等。本文就临床使用最多的FISH和ventana-IHC两种方法进行对比。以下表格为大家总结了两种方式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研究信息。
总结
目前,肺癌仍然居癌症致死率的榜首。随着肿瘤特定致癌基因研究的发现,以及临床上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所取得的良好疗效,肺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及治疗亦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非小细胞肺癌致癌基因的检测和靶向治疗患者的选择无疑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文献报道,非小细胞肺癌的ALK基因融合突变的发生率为1.4%-13%。 自2014年以来,基因重排检测的金标准FISH和新型检测设备Ventana IHC相继被美国FDA批准用于ALK检测,然而在欧洲并没有相应的统一标准。然而,FISH检测的设备要求高、过程复杂、周期长,病人花费大等,影响其作为一种筛查手段进行推广。多项研究证实:普通IHC检测ALK基因突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比较高。
鉴于此,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何建行教授和江泷博士等作了此项研究,ALK突变检测手段:普通IHC与FISH对比, 近期发表于美国外科病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该研究通过检索Embase,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至2015年4月,纳入12篇文献共分析了3754例NSCLC患者标本。采用线性混合模型方法评估计算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以及满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SROC)的双变量汇总分析。
结果如下。与FISH检测结果相比较,IHC方法检测结果1+/2+/3+, 2+/3+,和3+定义为ALK阳性时的敏感性分别为99%(95%CI:97%-100%),86%(95%CI:73%-93%)和56%(95%CI:36%-74%);特异性分别为98%(95%CI:95%-99%),99%(95%CI:99%-100%)和100%(95%CI:100% -100%)。
本研究证实,IHC方法检测ALK基因突变结果为3+阳性以及0阴性时,其结果与FISH相比敏感性为99%、特异性为100%。然而,IHC检测结果为1+和2+时,建议需进一步使用FISH证实(图1)。此外,该研究敏感性分析发现D5F3和5A4抗体检测的敏感性高于ALK1抗体。因此,普通IHC可作为一种可选的初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