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需要有效的治疗选择,因为超过半数的I期至III期疾病患者经历复发[1]。Chen等人在他们的动物模型中证明,肿瘤PD-L1上调对转移的扩散和存活至关重要[2]。基于这些考虑,一些临床试验正在研究免疫疗法在新辅助条件下的潜在获益。 随机化II期NEOSTAR试验包括44名患有I期至IIIA期NSCLC的手术候选者[3]。将他们随机分配为在第1天、第15天和第29天接受3个剂量的3mg/kg纳武单抗(nivolumab),或者接受相同的纳武单抗方案并在第1天添加1 mg/kg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在末剂量后3至6周内进行手术。主要病理缓解(MPR),即≤ 10 %存活肿瘤细胞,被定义为主要终点。据推测,与历史对照相比,纳武单抗和/或组合将产生大于使用诱导化疗所达到的MPR率。在构成意向治疗(ITT)人群的44名随机化患者中,23名接受纳武单抗单药,21名患者使用纳武单抗加易普利姆玛治疗。39名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
在组合组中观察到的MPR率满足预先指定的试验疗效范围。对于ITT人群,显示33 %的接受纳武单抗和易普利姆玛治疗的患者发生MPR加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即,0 %存活肿瘤细胞)(图1)。纳武单抗单药的这一比例为17 %。在切除的人群中,组合诱导44 %的MPR加pCR率,其中pCR占38 %(对于纳武单抗,MPR加pCR率为19 %)。根据成像,由RECIST确定的总体缓解率(ORR)分别占ITT人群的19 %和22 %。组合组中有一名患者(5 %)达到完全缓解(CR);在两组中,共有8名患者(36 %)有部分缓解(PR)。 未观察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者围手术期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增加。然而,作者指出,在新辅助免疫疗法的背景下应当注意结节免疫突发,因为患者可能会由于出现肉芽肿而经历放射照相结节进展,需要与肿瘤生长进行区分。这很重要,因为如果临床医生无法区分结节免疫突发与疾病进展,可能会停止潜在的治疗手术。 RECIST缓解显示与MPR率呈正相关。升高的基线PD-L1表达与放射照相缓解和病理性肿瘤消退相关。根据缓解率的改善,通过流式细胞术对手术样品的免疫表征显示,联合治疗与较高频率的CD3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及组织驻留和效应记忆T细胞相关。此外,纳武单抗加易普利姆玛导致肿瘤中T细胞库多样性和反应性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