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土榨花生油
    • 胸有朝阳 2020-07-08 23:35 23:35
    1079
    1

    近年来曝光的餐馆地沟油事件层出不穷,着实吓坏了一众食客。很多消费者去选择食用小时候记忆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浓郁香油”“纯天然、无添加、原生态”的小作坊土榨油,或家庭自榨油。然而,没有经过完整榨油程序的产品,实则隐患重重,尤其是土榨花生油。

     
    国内不少研究报告显示,土榨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过氧化值高、掺假等一系列问题。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可以说是土榨花生油最致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土榨花生油难以克服的问题。
     
    黄曲霉毒素是某些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所产生的剧毒代谢产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毒性,尤其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毒性。受生长和贮藏环境的影响,原料花生特别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因此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也会较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中花生及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限量为20μg/kg,较其他油料和食用油要高。因此,通过加工过程降低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就显得特别重要。
     
    制油的方法主要有浸提法和压榨法。压榨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但随着技术发展,现代油脂工业使用的压榨法与土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制取的油脂也更为安全和优质。大型油脂工厂的花生油生产工艺为:花生验收、储藏、去杂、分级、破碎、轧胚、蒸炒和榨油等工序。榨出毛油需要经过精炼工序来保证成品食用油的质量。精炼步骤又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胶就是脱去磷脂和部分蛋白,减少油加热时出现起泡、冒烟、褐变和臭味;脱酸是为了脱除游离脂肪酸,减少油的酸败和刺激性气味;脱色是脱去粗油的色素;脱臭是脱除一些异味物质,同时去除过多的金属离子,抑制油脂氧化酸败作用。
     
    没有经过专业榨油工序的产品,虽然保持了油脂特有的风味,但没有其他任何优势。油脂加工中缺少上述步骤中的任何一步,都可能造成微生物、毒素、重金属、农药等残留,又或者温度控制不当生成致癌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会有很大影响。同时,没有精炼的油性质不稳定,易酸败,产生难闻的哈喇味,保质期短,不宜长期储存。
     
    经过严格精炼步骤的油,才是安全、健康的食用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规定,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料。如果选择小作坊土榨油,一定要确认经过国家监管部门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


    7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1
    • 胸有朝阳 小编 2020-07-08 23:49 23:491楼

      其实土榨花生油,一直以来都是强致癌物「黄曲毒霉素」超标的重灾区。

      2015 年我国对 8 省 738 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 4 种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散装植物油(土榨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明显高于定型包装样品。

      2016 年,福建省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也显示,黄曲霉毒素总量超标的均为散装样品(土榨油)。

      2017 年,广东省曾经对小作坊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B1 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作坊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 B1 超标率 11.8%,检出率高达 56.9%。

      2019 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通报,一家杂货店的店主夫妇,因长期销售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的土榨花生油而被刑拘。

      据悉佛山顺德公安 2018 年以来共查处类似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B1 超标案件 35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48 人,刑事拘留 47 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土榨花生油的黄曲霉毒素容易超标?

      土榨花生油,原料很容易出问题

      作为花生油的原料,花生到底有多容易长黄曲霉毒素?

      不熟悉花生的人根本想不到——一切都是花生天生的。

      研究发现,土壤是花生黄曲霉菌的主要来源,而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花生果实跟土壤中的黄曲霉,可以说是亲密接触了。

      而潮湿的环境有助于黄曲霉毒素生长,花生恰好躲在厚实的外壳下,水分含量较高,先天就适合「藏毒」。

      如果花生采收后没有充分干燥,放着放着就会产生大量毒素。

      而自榨花生油是小作坊生产,选原料往往依赖个人经验。你想想,没有标准规范的流程去除毒素,只靠一双眼睛,就算再诚信再用心,也免不了有毒素隐患。



      一处被执法人员查封的土榨油作坊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土榨花生油没有精炼,杂质非常多

      土榨花生油,最大的特点是「土」,其实是指传统土法手工炼油。

      采用传统方法,人工确实可以做到很仔细,但最大的问题是,设备和工艺落后。

      现代化的食品设备和工艺,目的是什么?简单说就为了四个字:去除杂质。

      杂质没有去除的油,在现代食品技术中被称为「原油」,也叫「毛油」或「粗油」。

      原油中的杂质特别多,有水、机械杂质(粉尘)、胶质(磷脂、蛋白质、糖类)、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金属化合物,还可能含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残留农药。

      很显然,这些杂质成分,许多都对人有明显危害。

      正规生产的食用油会经过脱水、脱涩、脱臭、脱蜡等处理,去除杂质,保证安全。

      而土榨油由于是小作坊纯人工生产,普遍投入不高,通常不可能有配套的原油精炼设备。



      一处土榨油生产设备实拍截图

      图片来源:西瓜视频

      正因没有精炼过的原油存在如此多的健康风险,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料。

      致癌物 + 毒素 + 易腐败

      土榨油的风险远比想象的多

      除了黄曲霉毒素,土榨花生油中的危险成分还有很多。

      ❶ 致癌物:苯并芘

      苯并芘也是一种致癌物,油脂高温加热过程中可大量产生。

      很多土榨油为提高出油率,在炒籽时会把温度升得特别高,容易产生较多苯并芘。

      ❷ 有毒物质:丙烯醛

      做过饭的人都知道,油烧热会冒油烟。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油烟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刺激,土榨油恰恰含有比较多的丙烯醛。

      正因如此,正规品牌的食用油厂家,会千方百计提高让油冒烟的温度。(这个冒烟的温度简称为「烟点」)精炼的大豆和花生油,烟点能达到 230 度以上,一般锅烧开了也不容易冒烟。

      土榨油没有精炼,烟点低,通常只有 150~160 度,炒菜时油烟大,也就意味着剧毒物质丙烯醛比较多,危害大。

      ❸ 易腐败:脂肪氧化

      前面说过,土榨油杂质多,容易受温度影响,那么还有一个后果是:难以储存,容易变质。

      尤其在夏天,很多土榨油总有一股子哈喇味,这就是油脂发生酸败的结果。

      酸败后的油脂,不仅有变质的气味,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A 、D 、E 、K 等也会被氧化破坏,吃下去对人也有害。

      「纯天然、新鲜实在」的土榨油

      存在巨大健康风险且违法

      年轻人一般都不买这种油,甚至可能都没有见过,但不少居住在小城镇的中老年人,很可能是这类油的受害者。

      土榨油可能是在农贸市场里现榨现卖,看起来很新鲜实在;也可能是来自乡村亲友,一片好心当土特产带来的。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长辈会非常疑惑:

      实实在在的原料,天然 + 纯手工 + 无添加 + 还很香,哪一点不比工厂产的油强?

      其实这些表面上的好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风险。

      前面说过,土榨油中有很多杂质和毒素,而土榨油小作坊多数生产工艺不完善,没有原油精炼处理设备,更不用说最后要检测一下是否能吃了。

      根据央视报道,一些花生油作坊老板在采访中就说,「自己的产品不用检」:



      图片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而前面提到的,月销数万网红土榨花生油,有保障吗?

      如果你去咨询店主,往往得到的是拍胸脯的保证:我们也在吃!

      但如果追问一句,很容易就得到「这是三无产品」的答案:



      图片来源:与商家对话截图

      从媒体的曝光中,我们还能看到的更多土榨油的不靠谱:





      图片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持续爆出的土榨油问题不禁让人怀疑,那些所谓的「农家自制」是什么样的产品,到底含有多少毒素和杂质?

      是不是拍几张看似淳朴的照片,就扮演起了「良心、实在」,开始收我们爹妈的智商税?





      图片来源:电商网站截图

      追求天然无公害的食品,这种愿望是没错的。


      但盲目追求「自制」「土法」「原生态」,很容易适得其反。

      当家乡的老一辈人为吃一口「香油」去买土榨花生油,冒的风险很大——有毒,有害,不安全。

      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健康,我们有义务转发本文,并提醒他们,一定去买正规品牌的食用油。

      一定在正规超市或网店

      购买品牌食用油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