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迷信“多喝热水”的中国人,清醒一点吧!
    • 胸有朝阳 2020-07-09 00:00 00:00
    1382
    1

      




     

     

     





    这位美国姑娘的回答很直接:“我从小就是这么喝的,喝冰水就是喝正常的水。”



    “如果你不要冰水的话,得单独提出来‘我能不要加冰的么’,在我们这里,不管你去哪儿,默认都是给你加冰的。”



    一位美国男士也说出了自己喝凉水的习惯:“我冬天也喝热饮,只是我喝水的时候比较喜欢冷水。如果喝热水的话,我会搭配茶或咖啡这些一起喝。”




     






    原来,外国人不爱喝热水、爱喝凉水,不仅仅有历史传统,更有现代因素。



    3


    对“多喝热水”

    有哪些误解?


    如今,在中国,人们对热水的追捧,不仅关乎卫生,更因它被赋予了一种社交功能。


    但对于“多喝热水”这件事,人们其实存在不少误解。


    一段情侣对话走红网络,让曾经那句单纯的“多喝热水”,添了一丝只可意会的含义。

     

    女:“亲爱的,我肚子疼……”
    男:“多喝点热水就好了。”
    女:“我来大姨妈了……”
    男:“喝点热水就好了。”
    女:“我感冒了……”
    男:“喝点热水就好了”
    女:“我们分手吧!”
    男:“我心里会难过的……”
    女:“你TM多喝点热水就好了!”

     

    这句“多喝热水”早已被一些女孩列入黑名单,是直男朋友们的送命雷区。

      

    “全民养生”时代,各类养生大法纷至沓来,“多喝热水”占据各大养生方法热门排行榜前列。


    而“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佛系养生,更是激起了人们的朋克养生欲望。

     

    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之前在微博上晒出一张手持保温杯的照片。

     

    网友们纷纷感叹:曾经叱咤风云的摇滚界铁汉,也要靠热水枸杞开始养生了……



    而“保温杯泡枸杞”的功效却遭到医生的质疑:“如果谈养生的话,保温杯泡枸杞的方法并不是很推荐。”

     

    保温杯内的水温较高,枸杞长时间浸泡其中,不仅容易产生细菌,还不利于枸杞中营养成分的溢出,反而发挥不了原有的养生作用。

     

    口口声声自称遭遇“中年危机”的养生大军,这是对热水的又一次误解。

     

    曾经有一项广为流传的科学研究:刚烧开的水千万不能喝!

     

    因为直接喝的话,烫嘴。

     

    虽然是调侃,却说出了人们容易忽略的问题:热水,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包治百病吗?


    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了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者们对咖啡、马黛茶与过热饮品的致癌性进行了评估。


    这项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评估报告指出,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等地区,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因此,温度超过65°C的过烫饮品,被IARC列入2A类致癌物名单。

     

    所以,下次再要趁热吃、多喝热水的时候,也得问问你的食道和口腔答不答应。

     

    不仅是因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可能会被烫伤。

     

    其实,“多喝热水”只是说对了一半,这四个字的关键在于“喝水”,而不是喝滚烫的热水,温水或许比热水更适合你的身体。

     

    人体的70%都是由水组成。水对于人类维持日常的生理机能必不可少,对于缓解痛经、感冒、肠胃疾病确实有一些作用,但也只是缓解而已,真的生病,还是去医院更靠谱。


    尽管如此,“没事多喝水”,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不少人挂在口头的叮嘱。

     

    其实,饮水的量也要适宜。

     

    如果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取了过量的水分,可能会产生中毒症状,也就是常说的“水中毒”。

     

    此前,一位孕妇为了催尿,在10分钟内喝下10多杯水,造成水中毒,一度抽搐昏迷。


    因此,专家建议: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100~200毫升为宜。


     广州日报微博截图 / @广州日报


    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医学研究证实,饮用低于人体温的水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多喝热水”也不是治愈所有疾病的良药,尽管这个习惯流传已广。


    一句话总结:


    当下次有人劝你多喝热水时,正解是:“别太烫,也别太多。”


    给文章点个赞吧,破除“多喝热水”的迷信。




    5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1
    • 胸有朝阳 小编 2020-07-09 00:11 00:111楼

      前两年有一场关于“中年人的保温杯”的大讨论,后来有人总结,这事儿谁也不能笑话谁。因为就算没有保温杯,中国人的杯子也是一个千奇百怪的大坑,里面装着枸杞,装着各种各样的茶叶,装着胖大海牛蒡决明子胎菊,还装着各种你压根不认识的奇怪玩意儿。中国人什么都能拿来泡水喝,可算是几世纪以来的真相。


      至于保温杯,它只是个载体,便于随时随地喝到这些仍有热度的泡水玩意儿罢了。它作为工具,其背后是对“热”的信任。不管你的杯子里泡了些什么,都得趁热喝。中国人这么迷信“热开水”,其实跟水质有关。


      这事儿还得先笑话一下古代的欧洲人,因为不懂得烧开水,欧洲人经历过中世纪肆虐的疫病。不过,步入近现代文明后,欧洲人对饮用水极为重视,早已达到了自来水可直接饮用的标准,日本对自来水的安全检测更是严苛。相比之下,中国的自来水显然不能直接喝。


      但问题是,即使是纯净水矿泉水,或者家里装了净水器,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习惯把水煮开了,趁热喝或者放凉再喝。甚至有些人出门在外,连矿泉水也要倒在酒店的电热水壶里煮开了再喝。


      很多人在这事儿上还有一套中医理论,什么寒啊凉啊虚啊之类。你如果跟他说老外都喝凉水,他们会告诉你中国人跟老外体质不一样,老外能喝不等于中国人能喝,何况老外现在喝得欢,以后肯定受罪。还有人说,老外整天吃热性食物,必须喝凉水中和一下,如果吃凉性食物,再喝凉水,身体就会垮掉。


      如果你再告诉他,即使大冬天去日本,端上来的肯定也是凉开水甚至冰水,而且大家都是东亚人,体质差不多。另外,如果按照他们的寒凉理论,日本人整天吃鱼生,据说都是寒凉的,可是再喝凉水也没垮掉啊。他们就会告诉你,眼光要放长远,日本人这么干,身体肯定好不了,就像日本小孩大冬天还光着腿一样,以后肯定要吃苦头。




      如果你继续告诉他们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排名世界前列,他们又会愤愤然告诉你,日本人活到八十岁又怎样?如果你坚持喝热开水三万六千五百天,你就能长命百岁!我掐指一算,果然说得一点也没错啊。


      其实食物的所谓凉性热性,人体的所谓寒热,都是中医玄学化的代表作。当然,你无法唤醒那些装睡的人。


      其实,东西方体质论肯定站不住脚,日本人就是典型例子。另外,认为老外吃的都是所谓“热性食物”,也完全站不住脚。且不说这个寒热理论本身的荒谬,单说欧洲人的膳食摄入,就相对更科学,营养更均衡,肉类固然不少,但蔬果摄入量远高于中国人,而且还是不破坏营养成分的沙拉。


      反观中国人,这二十年来饮食普遍更重油重辣,而且即使是不重油重辣的地区,在蔬菜的烹饪方法上也往往大大破坏营养成分。如果真按某些人所说的寒热理论,其实中国人反而更适合喝冰水才对。


      其实中国人喝热水,多少跟担心水质的传统思维有关,觉得不烧开就没法喝。但烧开水不等于要喝热水,喝热水之所以变成某些人口中包治百病的玄学,既是以讹传讹,也是伪科学大行其道的表现。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