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CheckMate 017/057研究:O药5年生存率达13%,超多西他赛4倍!丨2019 WCLC
    371
    0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肿瘤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CheckMate017和057是第一个报告经治晚期NSCLC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5年随访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2019世界肺癌大会(WCLC)接近尾声,多项重磅研究数据已相继在会上发布。当地时间10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的Scott Gettinger教授发表了CheckMate 017/057研究的5年生存数据,这是迄今为止随访时间最长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NSCLC患者5年总生存(OS)率达13%,多西他赛组仅为3%,长期生存获益得到进一步证实。

     Scott Gettinger教授

    过去,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极差,常规化疗的5年生存率仅为5%,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纳武利尤单抗是一种PD-1抑制剂,于2015年被FDA批准用于先前经过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这一决定主要基于两项随机III期研究,CheckMate 017(NCT01642004,鳞癌)和CheckMate 057(NCT01673867,非鳞癌),与多西他赛相比纳武利尤单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OS率。
     
    两项研究纳入的是IIIb/IV期,ECOG PS评分≤1,以及经过一线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N=854;CheckMate017/057合并),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纳武利尤单抗 3mg/kg Q2W或多西他赛75mg/m2 Q3W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完成初步分析后,多西他赛组进展患者可以交叉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都是OS。

     研究设计
     
    经过5年的随访,目前还有50名纳武利尤单抗组患者和9名多西他赛组患者存活。
     
    首先,Gettinger教授分别比较了两组总生存时间<1年和≥5年患者的基线特征,发现,在纳武利尤单抗组,生存超过5年的人群PS 0分以及PD-L1表达≥1%的更多;在多西他赛组,超过5年生存的人群仅是PS 0分更多。
     

    患者基线特征
     
    纳武利尤单抗对比多西他赛,5年OS率为13% vs 3%[HR=0.6895%CI,0.59-0.78] ,5年PFS率为8% vs 0%[HR=0.7995%CI,0.68-0.92] 。亚组分析显示,在PD-L1表达<1%、基线肝或肾上腺转移、中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上限或无基线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纳武利尤单抗相较于多西他赛都有OS的获益。
     

    亚组分析结果
     
    此外,纳武利尤单抗还有缓解率较高、缓解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客观缓解率方面,纳武利尤单抗组和多西他赛组分别为20%11%;在有效人群中,32%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患者在5年生存时仍有疗效,但是多西他赛组无1例出现长期反应,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19.9和5.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对纳武利尤单抗组患者OS及PFS进行Landmark分析显示,在第2年未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3、4、5年PFS率分别达76%、68%、60%,5年OS率达82%;在第3年未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4、5年PFS率分别达90%、78%,5年OS率达93%;在第4年未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5年PFS率达到88%,5年OS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00%。

     Landmark分析结果
     
    治疗安全性方面,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未发现新的安全事件。8/31例(26%)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患者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1例(3%)为3-4级。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可能与免疫相关)的是皮肤毒性,发生4例,但无一例为3-4级。
     

    安全性结果
     
    Gettinger教授总结说,CheckMate017和057是第一个报告经治晚期NSCLC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5年随访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证明了纳武利尤单抗(13%)对比多西他赛(3%)5年OS率增加4倍以上,并且纳武利尤单抗保持了良好的耐受性,没有新的不良安全信号出现。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医学界WCLC报道组(Mark)

    责任编辑:Sharon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转载须经授权


    - End -



    征  稿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l@yxj.org.cn

    请注明:【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你在看我吗?

    ↓↓↓↓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