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藏
    X
    过敏性咳嗽的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临床“药”点
    • 宁静致远 2019-09-27 06:40 06:40 华为
    996
    0

    医脉通导读

    过敏性咳嗽/变应性咳嗽(A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者,有特应质,痰嗜酸粒细胞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将此类咳嗽定义为AC。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油烟、灰尘、冷热空气、刺激性气体、花粉、汽车尾气、运动、大笑、讲话等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常伴有咽喉发痒或痰液黏附在咽喉的感觉,女性者可因咳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其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敏感性增高,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正常,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AC危险因素可能是特应征体质和环境职业因素,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来自环境中或上呼吸道感染及定植的真菌吸入也可引起AC。
     
    此外,过敏性鼻炎者中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20-38%)明显高于一般人群(3-8%),过敏性咳嗽者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28-60%)也多于一般人群(5-20%)。许多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常存在于同一患者,过敏性鼻炎在时间上常早于过敏性咳嗽,治疗过敏性咳嗽可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咳嗽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常合并出现。
     
    过敏性咳嗽/变应性咳嗽(AC)治疗药物主要为抗过敏药(如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及镇咳药等。
     
    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有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鼻减充血剂、鼻腔冲洗剂等。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鼻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过敏性哮喘治疗药物有抗哮喘药(如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炎与抗过敏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甲磺司特、色甘酸钠)、奥马珠单抗等。

    表1 过敏性咳嗽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36
    [2] 宋迪等.变应性咳嗽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79-80
    [3]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84-188
    [4]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2
    [5] 王海翔等.变应性咳嗽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9,29(15):954-957
    [6] 赖克方.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10
    [7] 朱紫亨.变应性咳嗽中医病证特点的文献研究[D].2016
    [8] 李彩琴.儿童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咳嗽的关系及中西医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8):239-240
    [9]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18(3):149-156
    [10] 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68
    [11]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6):393-395
    [12]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1,333
    [13] 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2
    [14] 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0):3144
    [1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3):973-975
    [16]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3
    [17] 孙立薇等.2017年美国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治疗循证指南更新解读[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4):193
    [18] 徐虹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儿科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9
    [19] 蔡映云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呼吸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6-66
    [20] 童荣生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科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17-220,283-286
    [21] 药学专业知识(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051-052
    [22] 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13,477-479
    [23](第7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87-189,231-232
    [24] 王晓玲.儿童哮喘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1,61
    [25] 药物警戒快讯2018年第8期(总第184期)
    [26] 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9,58(9):636-655
    [27] 朱依谆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19,374-375
    [28]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9):680-685
    [29] 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2-445
    [3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31


    欢迎投稿│tougao@medlive.cn


    8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推荐内容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