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转移瘤的手术
占约20-30%,原因可能是结肠癌和软组织肿瘤较多。另外病人的治疗也较多,已经无效了。病人均为肿瘤内科医师介绍而来,他们被认为再化疗也没有价值了。
转移性软组织肿瘤的肉瘤
肉瘤的治疗现在多从化疗开始,然后考虑手术,出现复发后则考虑化疗。此后,
----如仍复发则能够考虑手术则手术;
----或转移灶能够保持稳定三个月,且为可手术切除,则手术;
----或化疗后PET显示肿瘤仍存在,无其他远处转移,手术可切除,则手术。
为何以前我们未考虑这类手术呢?
原因可能包括:
考虑可能已有其他远处的转移,因此治疗价值不大。目前已有PET检查可以排除这些。
认为可能不能延长生存。而现在有关的资料已证实了能够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
继发性肺肿瘤
肺部是常见的转移部位:
大的血流量;
易于种植;
第二原发瘤。
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7;113:37-49)
分析5206例:
五年生存率:34%
10年生存率:25%
51%是复发的肺肿瘤
73%适合再次手术:
5年生存44%
10年生存率29%
治疗原则:
分期:
控制原发瘤
排除胸外病变
肺部病变的范围
切除所有的肺部肿瘤:
能否找出所有的肿瘤
保留正常的肺功能
手术的并发症
结直肠癌
Ann Int Med 1998;129(1):27-35
肝转移
49/222例“挽救性”手术(Salvage Surgery)
28(57%)治愈性切除
10(36%)生存5年
5年无病生存率32%
中位生存期22个月
预后不佳的因素:
原发灶手术切除术后小于1年出现转移;
多数肝转移
肺转移瘤,单个肺结节
20/222例“挽救性”手术(Salvage Surgery)切除肺转移(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
6(30%)长期生存
5年无病生存率27%
中位生存期22个月
Metastasectomy
王女士三年前患了结肠癌做了根治手术。手术后经过正规的抗肿瘤治疗并且定期复查,“肠”通无阻。一个月前,王女士“感冒”咳嗽,去医院拍了一张胸片,发现左下肺有一硬币大小的病灶,经过采用经皮穿刺肺活检,确诊为肠癌肺转移。医生又为她详细检查了其他脏器,未发现转移癌灶,于是准备行胸腔镜辅助胸部小切口为王女士做肺转移癌切除术。
肠癌肺转移还能手术吗?病人的亲属拿着胸片及病理检查结果到多家医院会诊,众说不一:有的医生认为肿瘤一旦发生其他器官转移,即属晚期,应首选放疗或化疗;而大多数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王女士肺转移癌仍可手术治疗,理由很明显,虽然是转移癌,但距肠癌手术已3年多,并且肺上只是孤立性癌灶。最后,王女士本人还是要求做了外科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目前正在接受后续的抗肿瘤治疗。
有关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几率最高。多年来,因为任何肿瘤一旦发生肺转移多属晚期,因此多数患者都放弃手术而选择放疗或化疗,但效果不令人满意。近10余年,肿瘤专家们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外科治疗肺转移瘤大有可为,单一的肺转移瘤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5%。
肺转移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即患者曾经有肿瘤病史,或已接受外科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不论有无胸部症状,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单个或多个病灶,同时经进一步检查排除原发癌瘤之后,便可得出肺转移瘤的诊断。
关于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一般认为原发肿瘤已切除或通过其他治疗手段已控制,除肺部外未发现其他器官有转移瘤,且肺部为单个或虽为多个但是在同一肺叶的可考虑手术治疗。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实施一侧全肺切除要十分慎重。近年来,随着胸腔镜外科技术的进展,胸腔镜下肺转移瘤切除已在众多医院开展,优点是创伤小,尤其适合于肺周围型转移瘤的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常出现远处转移。人体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包括骨、肺、和脑部。肺是仅次于骨骼的第二个最常见的被癌症转移的器官。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的肿瘤病人最终死于肺部转移。
肺转移主要来源于血行转移,这是由于全身的静脉血液都要回流到心脏,并由心脏泵出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的毛细血管直径非常细小,从原发病灶进入到血液的肿瘤细胞容易在此滞留、增殖形成转移瘤。另外,全身淋巴系统内的淋巴液最终也汇入大静脉回流到心脏,淋巴液内含有的肿瘤细胞也可能滞留在肺泡毛细血管内形成转移瘤。
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肺转移瘤最有效、而且是唯一有希望争取治愈的方法。有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类型肿瘤肺转移手术切除后的五年生存率为35%,远高于对转移灶只进行化疗或放疗的结果。
但是肺转移瘤患者是否能进行手术和术后生存时间的长短受到以下因素制约:
一、有无其他远处器官转移:如果肿瘤病人在发现肺转移的同时伴有其他远处器官,如脑部或骨转移,一般手术的治疗效果不如单一的肺转移。因此对这类病人不建议手术治疗。
二、转移灶的数量:单发转移灶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多发转移灶患者。如果肺转移灶的数量超过三处,手术的效果不会明显,因此不建议手术治疗。
三、原发肿瘤的类型:乳腺、宫颈、肾脏肿瘤和低分化肉瘤的转移灶切除术后生存期较长,而结肠癌、其他部位的肺癌和高分化肉瘤的转移灶切除术后生存期相对较短。
四、有无淋巴结转移:没有伴胸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会更好。
由于目前还没有能有效防止肿瘤肺转移的方法,尽早发现并尽早治疗才是治疗的关键。肿瘤患者应当定期随访做胸片或CT检查。此外,患者出现胸部疼痛,干咳不止或咳血,应当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肺转移的可能。
近几年来,对于肺转移癌主张选择性的进行肺切除治疗,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使病人从中得到受益而不是损害。因此在术前周密进行X线胸片、CT(脑、腹部)或超声检查,可以检查发现其他部位有否潜在转移病灶。以及细胞学或组织学的定性、定量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等,以尽可能地定期。目前,已有文献报告,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层成像法(PET)可以发现胸外转移灶或对侧纵隔肺门、锁骨上的N 3 淋巴结有助于使术前定期更加精确。
Mc Cormack等提出转移性肺癌手术适应证为:原发病灶必须充分控制,无肺外转移,病人能够耐受手术而无其他可取的有效治疗方法。李泽坚主张对肺转移癌不论是孤立性或单侧多发性还是双侧肺转移癌,均应争取作手术治疗,只要临床判断可以切除,就没必要考虑转移癌的倍增时间和无癌时间。Robinson认为转移灶切除距初次手术时间不影响生存。
以往认为恶性肿瘤肺转移是全身转移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不是说转移性肺癌已丢失治疗意义。
坏死液化的巨大的肺转移癌,在做好相关的准备下,进行手术切除,仍有可能获得较好疗效。对转移性肺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原发癌的性质和转移灶的扩散程度来决定以及推测其预后也是很重要的。若转移灶位于肺实质深处,病灶较大或一侧多发性肺转移且靠近肺门或肺门淋巴结有转移时应选择全肺切除并清扫转移淋巴结。术后常规对原发性癌加以化疗及免疫生物制剂的应用能够减少合并症,明显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多数学者认为无病间期越长,预后越好。但也有学者认为无病间期的长短对预后无影响。
参考文献
1 路直美,陈继贵,胡亚明.八例转移性肺癌患者的治疗体会.中国肺癌杂志,2002,5(6):413.
2 Mc cormack patrici M,Martini N.The changing role of surgery for pulˉmonary metastases.Ann Thorac Surg,1979,28:139.
3 Jabions D,stieinberg S,Roth J,etal.Metastasectomy for safe tissne sarˉ came.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89,97:695.
4 Carter SR,Grimer R J,sneed RS,et al.Results of thoracotomy in esˉ teogenic sarcame with pulmonary metastasis.Thoray,1991,4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