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肺癌知识 -> 医学研究 -> 医学前沿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领衔全球研究 克服靶向耐药创新法

    2018-08-29

    2818 0

    作者:杨衿记

    2018年8月30日早上5时,国际著名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影响因子25),在线首发由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领衔的一项克服靶向耐药的全球研究,这是距去年吴一龙团队发表的克服耐药新突变的治疗模式后,针对另一种耐药机制的治疗方法,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由此诞生!

    20180830-41.jpg

    全球来自欧洲、澳洲、新西兰、亚洲共31个中心参与,中国4个中心参与,681例患者筛查,1B入组61例,2期入组100例。

    结果显示,如果以免疫组化强阳性(IHC 3+)选患者,有效率32%,如果以拷贝数大于6选择患者,有效率为47%,疾病控制率73%,无疾病进展时间为5.5个月。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和脂肪酶、淀粉酶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但都是可控的。

    这一种新的药物称为卡马替尼(Capmatinib),是由瑞士诺华公司制造的,2010年7月12日诺华在广州花园酒店召开第一次专家委员会,讨论了INC280的发展策略。吴一龙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2007年报道的EGFR耐药中有20%为cMET扩增,之后吴一龙和哈佛大学Dana-Faba的Pasi教授联合证实了cMET旁路激活的耐药机制,坚持应该瞄准EGFR耐药的患者,并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用,才可能达到双阻断的目的。正是这一次会议,奠定了广东医生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开创了中国的临床试验批件还没有拿到,中国临床试验还没有开始而且时间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医生领导全球临床试验的首例。

    2012年4月5日国外第一例患者入组成功,8个月后的2012年12月17日,中国的研究才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2013年5月8日中国第一例患者入组成功; 2016年6月10日最后一例患者入组。

    这一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EGFR 耐药的第二种类型--cMET扩增的治疗策略--联合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和cMET抑制剂卡马替尼(Capmatinib);

    首次认定了cMET扩增作为首选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效能接近50%; cMET蛋白高表达(IHC 3+)可作为参考。

    目前Capmatinib尚未上市,同类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市场是已上市的药物中,克唑替尼也具有抑制cMET异常的功能。

    1.jpg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