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
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在增加肿瘤诊断准确性、指导肿瘤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1、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细胞遗传学常用分析方法,用形态学方法研究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是肿瘤诊断一种辅助方法。需要新鲜组织
2、荧光原位杂交(FISH)用荧光素标记已知DNA探针与组织切片上肿瘤组织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与其相应染色体某个区段或整条染色体。适用于染色体易位、缺失和扩增的检测,对肿瘤确诊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新鲜组织/石蜡切片。缺点:荧光易淬灭,不能长期保存。
3、比色原位杂交(CISH)用酶代替荧光检测,在保持肿瘤结构和细胞学特点下分析染色体改变。最常用于基因扩增。
优点:不需要荧光显微镜、照相设备和分析软件,且价格更低廉,组织切片能长期保存。
缺点:敏感性不如FISH法。
4、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将消减杂交、荧光原位杂交相结合,检测DNA序列拷贝数变异并将其定位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优点:仅需微量肿瘤细胞DNA,一次实验就可对整个基因组中所有遗传物质异常进行分析。可用新鲜标本、石蜡包埋标本甚至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缺点:对缺失的检出需由其他方法加以证实,对结构重排不能检出。灵敏度和分辨率有待提高。
5、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在DNA图谱分析及PCR产物分析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优点:检测抗原受体基因所有的重排。缺点:操作复杂、费时。
6、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如果提取肿瘤细胞中mRNA,经反转录酶作用,合成cDNA,再以此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称为反转录PCR(RT-PCR)。优点:技术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已作为常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7、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按生物芯片上样品储存的不同类型信息,可分为:基因芯片:在临床上可用于肿瘤的诊断、筛查及抗肿瘤药物的选择;蛋白质芯片:在临床上可用于肿瘤的诊断、筛查及抗肿瘤药物的选择;组织芯片:是将数十个至数百个小的组织片排列在载体上而成的组织微阵列。是一种高通量、大样本以及快速的分子水平的分析工具。
8、DNA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SSCP)是一种基于单链DNA构象差别来检测点突变方法。广泛用于肿瘤诊断和研究。
9、DNA测序技术(DNA sequencing)能可靠地检测出发生点突变的DNA核苷酸。第二代测序技术通过捕捉新合成的末端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比新一代测序平台通量更高、速度更快。可以开展全基因表达图谱分析,临床医师可以通过全基因组图谱,了解肿瘤患者整体遗传信息,对诊断、治疗和用药提供指导性意见。
作者:健康全记录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