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肺癌知识 -> 医学研究 -> 医学前沿

    吴一龙教授荣获世界肺癌研究会杰出科学奖

    2015-09-15

    2169 0

    作者:南方日报 南都讯等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李瑞娜


    吴一龙在会议现场领奖

    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于美国时间2015年9月6日在美国丹佛拉开序幕。在开幕式上,国际肺癌研究会(IA S L C )执行总裁H irsch宣布,今年的IA SLC杰出科学奖颁给来自中国广东的吴一龙教授。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临床肿瘤科学家获此殊荣不单单是个人荣誉,更意味着中国肺癌精准治疗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肺癌专家吴一龙教授是中国肺癌治疗领军人物之一。他是广东省人民医院(G G H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G A M S)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 L C I)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 SC O )主任委员、国际肺癌研究会(IA SL C )领导团成员(B O D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 T O N G )主席。

    在会议现场,吴一龙教授说:“年轻的肺癌患者一句‘我们需要你,需要你们的研究’深深感动了我,当看到患者渴求的眼光,还有什么比此更为激励、更感到肩膀上沉沉的责任呢?”此次获奖意味着吴一龙教授是国际肺癌研究会有史以来首位荣膺此项大奖的中国临床肿瘤科学家。

    据介绍,该奖项的评审是由全世界的知名同行提名,奖励推动肺癌科学领域进步,以及对国际肺癌研究会组织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昨日,获奖消息一出,业内人士纷纷转发。业内专家认为,获此殊荣,是世界同行对吴一龙教授以及他所引领的团队在过去15年间做出努力和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是我国几代肿瘤学专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获此奖项更意味着中国肺癌精准治疗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中国的老百姓不必跑到西方国家,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际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的肺癌精准治疗服务。

    背景:精准医疗使肺癌病患中位生存期延至三年

    中国每年新发肺癌超过60万人,平均每隔30秒就有1个人死于肺癌。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肺癌发病182.5万例,中国就有6 5 .3万例,占35.8%.更可怕的是,肺癌一旦发现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晚期肺癌病人都活不过一年,肺癌医生常被戏说成“没有超过一年的朋友”。

    精准医疗打破这一僵局。15年来,吴一龙教授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占了肺癌大多数的肺腺癌。近20年可能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变化,我国肺腺癌发病大幅上升。吴一龙说,他们11年前就敏锐抓住肺癌精准医疗的第一步,针对EG FR、A LK等基因突变不断深入研究,让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到三年多,有三项研究还改变全世界的肺癌治疗指南。希望通过精准医疗发展,未来5到10年,让肺癌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

    南都讯 记者薛冰妮 实习生谢媛媛 通讯员李瑞娜

    【南方日报】国际医学大奖颁给省医肺癌专家吴一龙

    9月6日,美国丹佛。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举行。
            

    会上,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执行总裁Hirsch宣布,今年的IASLC杰出科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吴一龙教授。这是国际肺癌研究会成立40年来,首次将此项大奖授予中国临床肿瘤科学家。        

    正是这位中国临床科学家,针对一系列基因突变进行深入研究,让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3年多;正是他,将中国目前在肺癌方面取得的成果推向世界,改变了全世界的肺癌治疗指南。
            15日,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和团队对抗肺癌的故事。
       

    发现中国人的肺癌“特别”基因        

    故事得从2000年说起。当年,吴一龙应邀参加美国肺癌大会,在飞机上偶遇一位国际药物研发方面的专家,聊起了肺癌靶向药物“易瑞沙”。易瑞沙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药物。当这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易瑞沙的主要功能是阻止EGFR基因突变,让癌细胞不再复制。        

    一年后,吴一龙的一名肺癌患者病重,当时国内并没有相应的药物治疗。他想到了易瑞沙。为了患者,在查阅了相关的法律文件后,吴一龙冒着风险从国外引进“易瑞沙”,使这位患者“起死回生”。       

    可是当时西方一项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易瑞沙在欧美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不到10%。通过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145例及北京、上海、广州等6所协作单位共506例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活化突变状态,吴一龙团队发现EGFR对中国人来说就是“特别”的驱动基因。“EGFR在中国等东亚地区的人群中的突变发生率特别高,大概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的30%,而在西方人群则少于10%。”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2005年,在业界引起很大轰动。
            2006年,吴一龙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莫树锦教授以及来自日本、泰国等地的7位临床科学家牵头发起“易瑞沙(吉非替尼)泛亚洲研究计划”,进行大范围的实例研究。逾千例临床试验结果证明,跟传统化疗相比,易瑞沙对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有效率达到了60%—70%。该研究成果震动肺癌研究学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前主席Shepherd教授特别撰文称该研究是“肺癌研究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研究之一,建立了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的治疗新标准”。

    促进靶向药物纳入医保        

    此前,以药物易瑞沙为例,一名肺癌病人一个月用药费用近两万元。这对许多肺癌患者而言是沉重的负担。吴一龙为此积极奔走,与广州市医保局整整协商了两年。为了说服社保局,吴一龙甚至还计算出纳入医保前后的费用对比。在精准医药的基础下,吴一龙设定一旦确定了患者的特定基因突变,医院只需要开特定靶向药物,不需要其他药物治疗方案。        

    2010年,好消息传来:广州市将易瑞沙和特罗凯纳入医保范畴,每月报销1.5万元左右,病人自付1000元—2000元就能吃上对的药。此举开创了靶向药物纳入医保的先河。到目前,广州市11家医保定点医院已设置了肺癌治疗药物,覆盖约1000万医保人口。此外,国内多个省市,浙江,青岛,深圳,内蒙等也陆续通过多方共付的模式将靶向药物纳入医保。

    肺癌有望成为慢性病        

    “癌细胞很机智,经常‘换脸’和我们捉迷藏。癌靶向药物也从一代、二代到现在的第三代,癌细胞与药物来回攻守。这说明一种药物用着用着,可能就不管用了。”随着对靶向药物和耐药机制研究的深入,吴一龙发现患者的耐药情况也越发复杂,“所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已摸清了70%的耐药机制,并根据机制发展出新的治疗耐药的方法。”        

    吴一龙透露,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可延长患者十几个月的生命。        

    吴一龙团队还牵头研究描画中国人肺癌驱动基因图,研究导致肺癌发生的不同特殊突变基因。他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治疗,找到相应的药物,提高治愈的可能性。“目前,现在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基因突变靶点的位点已经找到近10个,覆盖85%的肺腺癌驱动基因。针对54%的驱动基因,我们已经找到抑制药物。”

    “未来5到10年,肺癌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吴一龙说。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通讯员 张丹娜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