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肺癌知识 -> 医学研究 -> 医学前沿

    灰霾可致多个器官受损,大雾天千万不要晨练

    2011-12-20

    2204 0

    作者:羊城晚报;南都记者曾文琼 实习生柴可

    指导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

     肺癌专家:应关注空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

          “关注空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非常重要,近年来我国的肺癌发病率的确在上升,其重要原因是我们自体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基因突变,是否中国人对空气污染更为敏感,肺癌与空气污染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证实,”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指出,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吸烟还是导致肺癌的首因,占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也引发了人们对空气污染的重视,研究证明2%的肺癌源自空气污染,灰霾容易导致肺部炎症,而肺部炎症是引发肺癌的重要原因。

          “现在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用的煤气、炒菜的油烟以及家用空调不断循环的废气,都会对人体肺部造成伤害。如果不加以防范,大气污染引起的肺癌的确会增多。”吴一龙教授强调。

        肺癌早发现可治愈

          由于肺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等到有了明显咳血、胸痛等症状时,则基本已是晚期,造成治疗难度大,患者生存率低

          “我们或者可以不吸烟,但却无法逃避污染的空气,所以要防治肺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治愈!”吴一龙教授表示,近期一项在美国完成的5万人的研究表明,如果每年通过肺部螺旋C T的检查,那些有吸烟史或者是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的死亡率将降低20%,这一研究已经得到世界科学界的认可。由此提醒大家,有重度吸烟史(一天吸两包以上的烟)不分年龄应每年进行一次肺部螺旋C T检查,而45岁以上的人群,即便你没有吸烟,也有可能因为空气污染等其它原因致病,如果有条件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部螺旋CT检查,因为肺部螺旋C T检查可以发现1厘米以下的肺癌,而这种早期的肺癌经过一个小小的手术就可治愈。

        ●提醒

            保护肺部灰霾天气千万不要晨练

            1 .在持续的灰霾天气中,早晨大气中的灰霾是最多的,傍晚时候灰霾相对较少。因此灰霾天气时,应该尽量避免早晨出门活动,通风和出行都尽量选择在傍晚。,特别是有晨练习惯的人,如果早晨出门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最多,反而对身体不利。

            2 .灰霾天气如果出门,要戴上医用的多层防护口罩,能够减少对污染物的吸收,同时要注意口罩的每日清洗与更换。外出回来后应该清洗面部及裸露的皮肤。

            3 .多喝水、多吃新鲜的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身体清理杂质、排除毒素。而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贴士

            如何判断灰霾天气

            大雾就是灰霾天气

            灰霾有垂直分布的差别,在10米以下的近地层和400-600米的高层,灰霾的分布最严重,其他高度相对稍低,但也影响人体的健康。一般认为,能见度低于10公里,就属于灰霾天气。因此可以选择与你距离10公里的某一建筑物作为定位点,如果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这个建筑物,就说明是灰霾天气。

            此外,吴兑提到一个简单的判断策略:可以巧妙利用天气预报来判断是否灰霾天。现在雾天是重度大气污染的表现,城市中已经没有纯雾天气。上海和北京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PM 2.5在雾天是最多的,因此只要天气预报有雾,就是重度污染,需注意多加防范。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吴一龙教授

             近来,雾霾频发,空气污染严重,让肺癌再次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近日,在一个高峰论坛会上,肿瘤专家表示,继烟草、草木灰之后,雾霾已经成为肺癌的第三大诱因。目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男性肿瘤的首位。而且肺癌的发病人群也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四五十岁的肺癌患者增多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5个恶性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个人死于肺癌。在国内这种状况更令人震惊。据2012年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男性肿瘤首位,女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和死亡率的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同时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美国肺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7岁,而在我国,四五十岁的肺癌患者却越来越多。至于为什么患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吴一龙教授表示,一是吸烟的人数依旧很多,而烟草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二是在农村里,使用秸秆、稻草等做燃料形成的烟灰也是引起肺癌诱因。目前,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已经成为肺癌的第三大诱因。

      “取组织”活检是确诊肺癌的“硬证据”

      肺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然而公众对肺癌的认知却远远不足,对肺癌的诊断上存在众多误区,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专家表示,肺癌的临床表现不太具有典型性,有时很像感冒、发烧等症状,因此不太容易引起警惕,往往被患者忽略。临床上常见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咯血、喘鸣、胸痛、阻塞性肺炎、体重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及早就医。

      专家说,对于肺癌的诊断,医生或患者要问三个问题:第一,是不是癌症?医生一定要在病人身上取一些标本来进行活检,比如淋巴结取一些组织来做检查,一定要找到癌细胞才能确诊是肺癌,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做了CT或PET就能确诊;第二,是什么类型的癌?肺癌有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鳞癌、腺癌之分。而每一类肺癌的治疗方案是完全不同的;第三,肺癌有无扩散?这还需要做脑部的MR,甚至还要做PET-CT,如果癌症已经扩散了,治疗方案又不同了。

      专家最后向记者强调的是,肺癌的临床诊断必须依据临床表现和各种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但最后的确诊必须取得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的证据。任何没有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据的诊断,都不能诊断为肺癌,因而取组织活检被称为诊断肺癌的“硬证据”,因而在场的专家们均鼓励怀疑肺癌的病人应接受活检检查。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多数要化疗

      近30年来,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专家说,肺癌的治疗进步不大,在80年代,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13%,如今也只有17%,在30年期间仅仅提高了4%,可以说总体上,肺癌的治疗结果的确很让人无奈。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肺癌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呢?专家说,首先肺癌的早期率发现比较低,临床上大约60-70%的病人就诊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不能做手术,无法根治,治疗效果肯定不好。其次,以前对肺癌的分型不够清晰,只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来治疗。现在专家们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中又细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

      专家指出,在临床中进行诊断时,仅仅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组织学分型,最好还有分子分型。比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定要根据组织学类型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特征来制订治疗方案。专家还指出,化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石。因此,对于绝大部分的患者(临床上85%的肺癌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化疗,合理使用化疗和靶向药物,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获益。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