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肺癌知识 -> 医学研究 -> 医学前沿

    启点·未来——第15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聚焦肺癌脑(膜)转移

    2018-03-19

    2171 0

    作者: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三月,万物苏发。在这个象征生命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肺癌医学研究领域的大咖们齐聚羊城,只为赴一场思想盛宴。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在广州圆满召开。传承十五载,本届论坛聚焦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精准医学与转化研究,最终达成该领域重要共识,将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直面国际难题:肺癌脑/膜转移

    本届的论坛主题为“聚焦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精确诊断,精准治疗”,大会执行主席吴一龙教授解释了本届高峰论坛的选题。随着肺癌发病率上升,诊疗技术不断发展,患者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和诊断率也逐年升高,曾经不突出的问题变得突出。而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很短,是癌转移后一剑封喉的杀手之一。“大脑跟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不一样,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机制,即不让其他物质进入到大脑内部。过去所有方法都很难进入大脑内部,所有的治疗方案都会打折扣,治疗效果普遍较差,这就给医学治疗造成了非常大的困境,造成肺癌脑转移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这是国际国内学术界共同面对的难题。”

    随着近几年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但是总体来说,各种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在国内乃至世界还是一个相对模糊、混乱的阶段。

    吴一龙教授谈到,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生存期也得到了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已达到11-24月。

    本届肺癌高峰论坛就是针对这个关注较高、争议较大大的论题进行纵深探讨,集合内、外、放疗、病理、影像、基础研究甚至政策层面的专家百家争鸣,激情讨论。

    肺癌领域中青年科学家的崛起

    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视察广东代表团提出的重要命题。本届高峰论坛中,我院中青年科学家团队勇挑大梁,成为实力担当。据悉,本次主题由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杨衿记带领着团队策划。张绪超和周德祥分别做了《脑脊液基因谱指导精准治疗:前哨站还是马后炮?》、《局部外科干预:如何因地制宜?》的大会引导发言并参与讨论,肺癌研究所钟文昭、杨学宁、周清、涂海燕、江本元、影像科黄飚、胸外科乔贵宾等专家成为座上宾参与讨论,展示出了我院肺癌MDT团队亮眼的“团队风采”和中青年专家在肺癌研究领域的国际视野。

     值得自豪的是,今年高峰论坛关于共识的提取依据、证据,不少来是自于我院肺癌研究所原创研究成果,例如brain临床试验和脑膜转移转化性研究等。


    左起:乔贵宾、黄飚、江本元、涂海燕

    大数据下的学术研究

    从临床关注的具体问题入手,共同探讨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疗效评价和治疗策略。会程高度浓缩学术精华,精准聚焦前沿观点,全面集纳文献证据,最终形成共识,积极推动临床实践,因此每年的肺癌高峰论坛也被很多专家称为一场“不可缺席”学术会议。

    本届高峰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陈晓媛博士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全国众多的肿瘤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现场参会人数超600人,网络直播收看达35,811人次。同时,这又是一次大数据网络语境下开放式的大学术讨论,在论坛前,高达5726位临床医生在网络参与问卷调查,他们的投票意见成为学界共识形成的重要参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的陈晓媛博士表示,论坛的共识为总局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近年来,药物研发蓬勃发展。在脑(膜)转移的相关新药上,该如何设置入排标准、临床终点如何选择、前瞻程度如何把握、标准如何确立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总局。这次会议的讨论和形成的共识,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给出了清晰的思路。

    曾有报道提出,求真、实证、创新、理性的怀疑等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每一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的“成功基因”,主题明确、集中发力、形成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这是15年前由该领域大咖和肺癌专委会的各位专家的一个共同理念,十五年来初心未改,匠心凝聚,使得这场在春天的盛会迸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大会共识


    吴一龙教授作大会共识总结

     共识一:诊断和分型

     脑(膜)转移应进行评分评级,推荐使用GPA;软脑膜转移诊断的3要素:临床中枢神经功能评价、影像学表现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脑膜转移的CSF突变基因谱不同于原发肿瘤和血ctDNA, CSF可检测出突变基因.有条件者建议CSF的NGS。

     共识二:疗效评价

     建议临床试验应尽量包括脑转移患者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普适性;推荐RECEIST结合RANO-BM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建议临床试验的终点指标应包括脑和脑膜转移的疗效评价指标,分别评价和综合评价应联合应用。

     共识三: 驱动基因阳性脑(膜)转移的治疗

     对于脑(膜)转移伴有EGFR或ALK等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推荐TKIs为首选治疗;对于复治的脑膜转移,可考虑TKIs大剂量冲击治疗;建议探索多发脑转移TKIs序贯或联合全脑放疗的临床试验。

     共识四:驱动基因阴性脑(膜)转移的治疗

     驱动基因阴性的脑(膜)多发转移,放射治疗、全身化疗、鞘内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最佳的化疗方案还未确定,但培美曲塞方案对腺癌脑转移似有更好的的生存获益;抗血管生成显示出抗脑和脑膜转移的良好前景;小规模试验显示Check-point抑制剂的治疗活性。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