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问题1:身体出现什么症状,可以判断已耐药?
回答1:通常情况下,在治疗过程中的患者,每隔2个月需要做全面检查以评估疗效。有些患者肺癌相关的症状加重,比如咳嗽加重,胸腔积液增多导致气促,新出现骨痛、头痛等肺癌转移相关症状,可能会提示疾病进展以及当前治疗方案失效,但是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进行评估后才能进行疗效评价。比如口服一代或二代TKI靶向药物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再次活检的测序结果提示EGFR-T790M突变,这就是表示耐药了,需要更换为三代TKI靶向药物治疗。但是,完全通过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来判断是否耐药并没有绝对的科学依据。
(头痛,图片来源:千库网)
问题2:术前有结节,术后复查再次发现结节,是转移还是复发?
回答2:需要动态随访,判断结节大小有无变化。如果结节进行性增大,则高度怀疑转移或同期多原发恶性肿瘤。
问题3:肺癌能预防吗?
回答3:主动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对于高危人群(吸烟、肺癌家族史、肺部慢性疾病史)而言,建议接受低剂量螺旋CT扫描,排除可疑肺结节,做到早诊早治。
(低剂量螺旋CT,来源:千库网)
问题4:术后要勤换药吗?术后多久拔管?术后多久拆线?术后如何复查?
回答4:如果出院时,主管医生查看伤口没有感染迹象,出院后,遵医嘱每天消毒伤口,连续一周即可;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迟发性感染表现,一定要及早就诊处理。术后拔管时间不是确定的,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手术的方式、术后肺复张情况、是否漏气、引流液的性质与量等多种因素。如果采用的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方式,通常不需要拆线。
问题5:停止吸烟为什么还得肺癌?
回答5:吸烟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戒烟不足15年仍然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戒烟,图片来源:千库网)
问题6:肺癌患者要不要吃些保健品?
回答6:没有必要。请参考文章:《要不要吃些保健品?》
问题7:术前为什么要定位?
回答7:因为有些病灶较小,质地较软,或者位置远离肺的边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术中寻找病灶的难度,延长手术时间,甚至会不得已而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所以,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术前定位尤其重要。
(CT导航,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问题8:肺癌患者怎么护肝?
回答8:如果治疗过程中,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需要进行相关护肝药物治疗。
问题9:磨玻璃结节能治愈吗?
回答9: 磨玻璃结节只是影像学上的一种表现,不能作为最终的病理诊断。关于肺结节的问题,请关注健康全纪录公众号,参考文章《磨玻璃结节科普问答汇总——基础篇》。
问题10:肺癌术后营养问题、康复训练问题
回答10:请参考科普文章: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